节点文献
巧用表扬 激发动力
【关键词】 ;
【正文】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是比较不容易的,而小孩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如果你是老师,更是班主任,那么你要真正有爱心,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要吝啬表扬,更要善用巧用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表扬是尊重学生的表现,也是学生的心理需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尊严的成长。但是表扬不能随意和盲目,要讲求一定的技巧,否则,可能不会取得想要的结果,甚至会适得其反。最近我认真阅读了《班主任的表扬技巧》一书,从中受到了很多启发。
一、授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人说:“如果没有高昂的学习热情,学习就是苦役,而授权将使其学习生活变得富有生气。”当学生被推选为班干部时就是对他最好的表扬,这名学生实际上就获得了充分发挥自己某种潜能的机会。只要班主任正确引导,可以让学生形成一种自觉向上、不断完善自我的进取心理,这对改善整个班级的面貌也是大有好处的。因此,班主任不要吝啬一些头衔、名号,这些头衔、名号往往可以换来学生的认可感。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在班集体中,班主任经常怕这怕那,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凡是亲力亲为,就好像扶着小孩走路一样,怕他摔跤一直不放手,小孩就很难自己学会走路,学会奔跑。班主任的授权就是对学生的一种信任,是最好的表扬方式,被授权的学生会认识到班主任对自己的信赖,从而大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主动性。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多提供一些机会,多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去参与班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不要怕他们会失败。只有让学生从小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长大后才能成为社会的主人。
当然班主任授权给学生并不等于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撒手不管,而是要采取“有扶有放”、“扶中放”、“放中扶”的原则,以增强学生成功的信心。
二、用具体可行的目标表扬学生
所谓具体的目标,是指该做什么,怎么去做,要达到怎样的要求学生都一清二楚。所谓可行的目标,即指确定的目标要与学生的年龄、经验、能力水平相适应,是他们经过努力能过实现的。这就要求目标不能定得太低也不能定得太高。太低,学生学不到新东西,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太高,学生难以实现,即便有一定的毅力,最终也会放弃。因此,只有在短期内学生经过努力就可以实现的目标,才能激发学生不断促进自己去努力进取。完成一个目标,成功的喜悦会强化学生的进取精神,激起他确定并完成下一个目标的热忱,从而养成不断进取的习惯。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我们更要把学习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小的目标,让完成小目标后获得表扬的快乐激励学生努力坚持下去。
三、放大学生优点,给家长发喜报
在班主任的实际的工作中,往往有这样的倾向:当孩子在学校表现的不好时就发信息请家长;当孩子表现平平或者很好时反而不发消息,不告诉家长。其实,放大学生优点发一份喜报可以大大增加一个家庭的欢乐指数。喜报,喜的是学生,还有家长。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一个星期集中发一次喜报,也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及时发喜报,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守纪律、讲文明、爱学习、爱劳动。让这种表扬方式成为一种常态,多数学生甚至所有学生都能随时得到老师的认可,家长也能感受到班主任对孩子的用心。作为班主任,我们还可以与家长沟通,每发出一份喜报,家长可以满足孩子们一个小小的心愿。我想这样的激励方式,孩子更愿意不断努力,成为各方面都优秀的人。
四、善用眼神,肯定学生
带有爱意的眼神,能感动所有人。如果说眼睛时心灵的窗户,那么眼神就是这扇窗里所展现的全部内容。一个表扬的眼神,可以让拙于回答问题的学生大胆举起手来,让退缩不前的学生勇敢的向前迈步。冷漠的眼神造就惴惴不安的学生,他们从老师眼里看到一种不屑,感受到一种轻视时,就会变得更加胆小、懦弱。美国新泽西周一所中学的优秀教师——休伊斯先生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许多成为了非常有名的教授、学生。学校在他的众多学生中,选出100位最有成就的人进行问卷调查:休伊斯先生的哪一方面对你的人生影响最大?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休伊斯先生给他们的人生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眼神,那种发自内心的温暖的眼神。
亲切眼神的背后,必定有一份平和的心态,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这样的眼神必定有一份深深的爱在支撑。
五、及时准确的给予表扬
一位高明的班主任,不仅会表扬学生已经表现出来的优点,还善于发现学生潜在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肯定。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从各种角度看问题,从细微之处看出学生的优点。只要学生表现出良好的行为,班主任就应该及时鼓励强化,巩固这种行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自然而持久的良好行为习惯。
在学习中,有的同学作业进步了,老师在上面写上:“你进步了!”“你今天的作业真棒!”“今天你的字写得真漂亮!”“老师希望每天都能看到你这么认真地作业!”等等。这样的评语,会产生无穷的魔力,使学生的作业一次比一次好。
六、表扬优生,更不别吝啬对“学困生”的表扬
优生一般受到过多的赞誉,从小就处在受表扬、获荣誉、被羡慕的顺境中,他们很容易产生骄傲、自负的心态。班主任不能只注重优生的学习分数,不能“一好遮百丑”,应该对这些学生加以严格要求,让他们在班集体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1.用长远的目标铺就成长之路。引导他们树立理想,明确志向,真正做到“志存高远”。2.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激励他们超越自我。3.让他们保持平常心态。班主任要让他们通过与班上同学的平等相处,感受到其他同学身上值得自己学习的优良品德,让他们在为同学服务的过程中体验一种奉献的幸福,让他们在面对荣誉时学会淡然处之和互相谦让。
班主任对优生的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甚至是严格要求,也许更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从而为其他同学做好表率作用。
较之优生,学困生更需要班主任的表扬、鼓励。因为他们长期受歧视、遭冷落,一般都很自卑,对外界极敏感,他们的内心深处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信任。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交往动机。一种是荣誉动机。后者是一种更高级的动机,他是人们要求在社会上取得一定地位、待遇的愿望体现,如追求别人对自己的尊敬,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等。对学困生的表扬要切实做到:降低学习门槛,作业批改时加入赏识性评语,正确评价学困生的进步,努力创造成功的机会,甚至是“学困”帮“学困”。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爱满天下”为教育宗旨。只要老师始终用一颗爱心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善于捕捉任何一次转瞬即逝的表扬契机,不失时机的给予鼓励,就会让每一个孩子更自信。 表扬你的学生,是一位班主任应该的素养,也是一种人格魅力的释放,更是一位班主任的智慧之源。
一、授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人说:“如果没有高昂的学习热情,学习就是苦役,而授权将使其学习生活变得富有生气。”当学生被推选为班干部时就是对他最好的表扬,这名学生实际上就获得了充分发挥自己某种潜能的机会。只要班主任正确引导,可以让学生形成一种自觉向上、不断完善自我的进取心理,这对改善整个班级的面貌也是大有好处的。因此,班主任不要吝啬一些头衔、名号,这些头衔、名号往往可以换来学生的认可感。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在班集体中,班主任经常怕这怕那,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凡是亲力亲为,就好像扶着小孩走路一样,怕他摔跤一直不放手,小孩就很难自己学会走路,学会奔跑。班主任的授权就是对学生的一种信任,是最好的表扬方式,被授权的学生会认识到班主任对自己的信赖,从而大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主动性。所以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该多提供一些机会,多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去参与班级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不要怕他们会失败。只有让学生从小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长大后才能成为社会的主人。
当然班主任授权给学生并不等于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撒手不管,而是要采取“有扶有放”、“扶中放”、“放中扶”的原则,以增强学生成功的信心。
二、用具体可行的目标表扬学生
所谓具体的目标,是指该做什么,怎么去做,要达到怎样的要求学生都一清二楚。所谓可行的目标,即指确定的目标要与学生的年龄、经验、能力水平相适应,是他们经过努力能过实现的。这就要求目标不能定得太低也不能定得太高。太低,学生学不到新东西,就没有学习的兴趣。太高,学生难以实现,即便有一定的毅力,最终也会放弃。因此,只有在短期内学生经过努力就可以实现的目标,才能激发学生不断促进自己去努力进取。完成一个目标,成功的喜悦会强化学生的进取精神,激起他确定并完成下一个目标的热忱,从而养成不断进取的习惯。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我们更要把学习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小的目标,让完成小目标后获得表扬的快乐激励学生努力坚持下去。
三、放大学生优点,给家长发喜报
在班主任的实际的工作中,往往有这样的倾向:当孩子在学校表现的不好时就发信息请家长;当孩子表现平平或者很好时反而不发消息,不告诉家长。其实,放大学生优点发一份喜报可以大大增加一个家庭的欢乐指数。喜报,喜的是学生,还有家长。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一个星期集中发一次喜报,也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及时发喜报,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守纪律、讲文明、爱学习、爱劳动。让这种表扬方式成为一种常态,多数学生甚至所有学生都能随时得到老师的认可,家长也能感受到班主任对孩子的用心。作为班主任,我们还可以与家长沟通,每发出一份喜报,家长可以满足孩子们一个小小的心愿。我想这样的激励方式,孩子更愿意不断努力,成为各方面都优秀的人。
四、善用眼神,肯定学生
带有爱意的眼神,能感动所有人。如果说眼睛时心灵的窗户,那么眼神就是这扇窗里所展现的全部内容。一个表扬的眼神,可以让拙于回答问题的学生大胆举起手来,让退缩不前的学生勇敢的向前迈步。冷漠的眼神造就惴惴不安的学生,他们从老师眼里看到一种不屑,感受到一种轻视时,就会变得更加胆小、懦弱。美国新泽西周一所中学的优秀教师——休伊斯先生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许多成为了非常有名的教授、学生。学校在他的众多学生中,选出100位最有成就的人进行问卷调查:休伊斯先生的哪一方面对你的人生影响最大?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休伊斯先生给他们的人生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眼神,那种发自内心的温暖的眼神。
亲切眼神的背后,必定有一份平和的心态,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这样的眼神必定有一份深深的爱在支撑。
五、及时准确的给予表扬
一位高明的班主任,不仅会表扬学生已经表现出来的优点,还善于发现学生潜在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肯定。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从各种角度看问题,从细微之处看出学生的优点。只要学生表现出良好的行为,班主任就应该及时鼓励强化,巩固这种行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自然而持久的良好行为习惯。
在学习中,有的同学作业进步了,老师在上面写上:“你进步了!”“你今天的作业真棒!”“今天你的字写得真漂亮!”“老师希望每天都能看到你这么认真地作业!”等等。这样的评语,会产生无穷的魔力,使学生的作业一次比一次好。
六、表扬优生,更不别吝啬对“学困生”的表扬
优生一般受到过多的赞誉,从小就处在受表扬、获荣誉、被羡慕的顺境中,他们很容易产生骄傲、自负的心态。班主任不能只注重优生的学习分数,不能“一好遮百丑”,应该对这些学生加以严格要求,让他们在班集体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1.用长远的目标铺就成长之路。引导他们树立理想,明确志向,真正做到“志存高远”。2.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激励他们超越自我。3.让他们保持平常心态。班主任要让他们通过与班上同学的平等相处,感受到其他同学身上值得自己学习的优良品德,让他们在为同学服务的过程中体验一种奉献的幸福,让他们在面对荣誉时学会淡然处之和互相谦让。
班主任对优生的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甚至是严格要求,也许更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从而为其他同学做好表率作用。
较之优生,学困生更需要班主任的表扬、鼓励。因为他们长期受歧视、遭冷落,一般都很自卑,对外界极敏感,他们的内心深处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信任。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交往动机。一种是荣誉动机。后者是一种更高级的动机,他是人们要求在社会上取得一定地位、待遇的愿望体现,如追求别人对自己的尊敬,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等。对学困生的表扬要切实做到:降低学习门槛,作业批改时加入赏识性评语,正确评价学困生的进步,努力创造成功的机会,甚至是“学困”帮“学困”。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爱满天下”为教育宗旨。只要老师始终用一颗爱心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善于捕捉任何一次转瞬即逝的表扬契机,不失时机的给予鼓励,就会让每一个孩子更自信。 表扬你的学生,是一位班主任应该的素养,也是一种人格魅力的释放,更是一位班主任的智慧之源。
- 【发布时间】2021/11/5 19:53:41
- 【点击频次】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