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幼儿园班级管理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整体形象。本文从认真对待每一位幼儿;抓好班级常规管理;注重培养孩子观察力、自信心、良好的道德品质;家园合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班级管理经验。
关键词:班级管理;方法
作为一名多年的幼教工作者,在工作中有豪情壮语,也有悲观失望,有挫折失败,也有成功喜悦。在班级管理中,我全力以赴,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工作激情,使我的班级管理工作得到学校领导及家长的一致好评。现就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点滴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抓好班级的常规教育是关键
每学期开学与配班教师共同讨论制定班级制度和规则,让幼儿懂得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这是幼儿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其次,教师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做出榜样,让幼儿进行监督,实行班级民主管理和民主评价,并进行记录,让教师和幼儿在班级中,有着同一种身份和角色—主人翁。长此以后,教师和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自律好习惯,共同学习和成长。
二、做个“跟屁虫”,让孩子体验做“小主人”的快乐
户外活动应该是孩子最自由、最释放的时候,但大多数时间孩子们只能在老师的组织下开展游戏,每天玩着表上按排的体育器械,久而久之,孩子们早已记住了每天所玩的玩具,兴趣不是很浓。因此,我常常看到我们班一些孩子拖着玩具,往操场角落里钻。看到他们专注于一条蚯蚓、一只小虫子,甚至一块泥土时,我便放下了老师的架子,好奇地跟在他们身后,不是去干涉而是去观察。渐渐地,孩子们接纳了我的跟随,又渐渐地,他们把我当成了玩伴,若哪一天我没跟着,不多会儿,就有人来拉着我去看他们的新发现了。于是,湿漉漉的草丛里我们一起寻找蜗牛;争奇斗妍的花丛中我们一起看蜜蜂采蜜,欣赏蝴蝶飞舞;操场角落的树丛里我们一起目睹蜘蛛捕食小虫……我会和孩子们一起大笑,会和他们一起狂奔,也会和他们一起惊叫。在这样的师幼互动中,孩子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万老师,你跟我来!”我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今天万老师又成你们的跟屁虫了。”孩子们乐得大笑,那掩饰不住的快乐告诉我:“我们喜欢你这个什么虫。”在这样的户外活动中,孩子们获得了主动观察周围环境的机会,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逐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更主要的是孩子们很快乐,我也很快乐。
三、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感受,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比如,通过开展“我知道遇到困难怎样办”,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利用在生活中经常发生的问题,他人抢了你的玩具,不小心摔倒了等等,启发幼儿讨论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办?鼓励幼儿积极地开动脑筋想办法,并踊跃发言。这时一直内向胆小的瑶瑶把小手轻轻地举了起来,但当老师的目光投向她时,她又把小手缩了回去。我马上鼓励她:“今天我们的瑶瑶小朋友真棒,她会举手发言了,我们一起听听她的想法吧!”瑶瑶咬着小嘴唇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并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对于她的发言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并带动幼儿为她叫好。这时瑶瑶开心地笑了。这种形式不仅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帮助幼儿树立了自信心。
四、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讲文明不仅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反映,也是每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上的表现,幼儿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才能和别的小朋友友好相处。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习惯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环节。每天早上幼儿到幼儿园时,我微笑着对幼儿说“早上好!”,下午放学时对幼儿说“再见!”,幼儿在玩玩具时我对幼儿说“幼儿园里的玩具大家玩,不能一个人玩。当幼儿想玩小朋友的玩具时,要对小朋友说“我们一起玩好吗?”不能抢别人的玩具。不打小朋友,不抓小朋友,不咬小朋友,要和小朋友好好相处。
五、密切联系家长,促进家园合作
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家长都认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的事、是教师的事;另外,现在孩子大都是在家娇生惯养,因此有些工作开展的不是很好。为了保证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取得最佳的效果,在每学期初召开的家长会上,我们向家长介绍我们将要开展的一些工作、幼儿开学来的一些情况、家长将要配合的一些事情、提出家园合作的重要性等,让家长了解到,孩子每一个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家长与老师的共同努力,只有家长切实地参与,才能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得更好。这次的半日开放活动中,我们就家长关心的一些话题,展开了讨论:熊婷娇的妈妈说:“孩子回家进门就看动画片,饭都不吃,就是管不了。”她的话引起了好多家长的同感,结合类似的问题,家长们开始纷纷发表意见。正好这时王培臣小朋友回来上厕所,趁机问我:“老师,我可不可以玩一会儿陀螺?”“不可以。”“为什么?”“因为我们有约定,下午起床后才可以玩,现在小朋友是不是应该在草地上游戏?”“噢,我知道了。”这是当天的对话,一字不差,抓住这个小插曲,我们与家长一起讨论了为什么孩子在家任性、不听话,看电视管不了、买吃的、买玩的,要就得买,否则就哭闹,为什么就听老师的,其实道理很简单,老师能够理性地坚持原则,不行就是不行,闹也没用,而家长有时拗不过孩子,妥协了,放弃了原则,因此,孩子就越来越不好管。最后家长们都觉得,老师和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都应该做到坚持原则,并且有些事情还要以身作则。接着我们就孩子经常忘记带书包、水杯等现象又谈到了要家园一致培养孩子管理好自己的东西,定时整理书包的习惯;就孩子做事拖拖拉拉,不专心谈到了要家园一致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等。只有家园双方能够及时互通信息、交流看法,我们才能全面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从而在教育上达到共识,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总之,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实践、反思,我们也总会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探索班级管理的新思路,促进幼儿各方面协调发展,使班级管理更规范、更有效。
关键词:班级管理;方法
作为一名多年的幼教工作者,在工作中有豪情壮语,也有悲观失望,有挫折失败,也有成功喜悦。在班级管理中,我全力以赴,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工作激情,使我的班级管理工作得到学校领导及家长的一致好评。现就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点滴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抓好班级的常规教育是关键
每学期开学与配班教师共同讨论制定班级制度和规则,让幼儿懂得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这是幼儿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其次,教师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做出榜样,让幼儿进行监督,实行班级民主管理和民主评价,并进行记录,让教师和幼儿在班级中,有着同一种身份和角色—主人翁。长此以后,教师和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自律好习惯,共同学习和成长。
二、做个“跟屁虫”,让孩子体验做“小主人”的快乐
户外活动应该是孩子最自由、最释放的时候,但大多数时间孩子们只能在老师的组织下开展游戏,每天玩着表上按排的体育器械,久而久之,孩子们早已记住了每天所玩的玩具,兴趣不是很浓。因此,我常常看到我们班一些孩子拖着玩具,往操场角落里钻。看到他们专注于一条蚯蚓、一只小虫子,甚至一块泥土时,我便放下了老师的架子,好奇地跟在他们身后,不是去干涉而是去观察。渐渐地,孩子们接纳了我的跟随,又渐渐地,他们把我当成了玩伴,若哪一天我没跟着,不多会儿,就有人来拉着我去看他们的新发现了。于是,湿漉漉的草丛里我们一起寻找蜗牛;争奇斗妍的花丛中我们一起看蜜蜂采蜜,欣赏蝴蝶飞舞;操场角落的树丛里我们一起目睹蜘蛛捕食小虫……我会和孩子们一起大笑,会和他们一起狂奔,也会和他们一起惊叫。在这样的师幼互动中,孩子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万老师,你跟我来!”我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今天万老师又成你们的跟屁虫了。”孩子们乐得大笑,那掩饰不住的快乐告诉我:“我们喜欢你这个什么虫。”在这样的户外活动中,孩子们获得了主动观察周围环境的机会,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逐步提高孩子的观察能力。更主要的是孩子们很快乐,我也很快乐。
三、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要关注幼儿的感受,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比如,通过开展“我知道遇到困难怎样办”,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利用在生活中经常发生的问题,他人抢了你的玩具,不小心摔倒了等等,启发幼儿讨论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办?鼓励幼儿积极地开动脑筋想办法,并踊跃发言。这时一直内向胆小的瑶瑶把小手轻轻地举了起来,但当老师的目光投向她时,她又把小手缩了回去。我马上鼓励她:“今天我们的瑶瑶小朋友真棒,她会举手发言了,我们一起听听她的想法吧!”瑶瑶咬着小嘴唇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并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对于她的发言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并带动幼儿为她叫好。这时瑶瑶开心地笑了。这种形式不仅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帮助幼儿树立了自信心。
四、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
讲文明不仅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反映,也是每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上的表现,幼儿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才能和别的小朋友友好相处。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习惯也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环节。每天早上幼儿到幼儿园时,我微笑着对幼儿说“早上好!”,下午放学时对幼儿说“再见!”,幼儿在玩玩具时我对幼儿说“幼儿园里的玩具大家玩,不能一个人玩。当幼儿想玩小朋友的玩具时,要对小朋友说“我们一起玩好吗?”不能抢别人的玩具。不打小朋友,不抓小朋友,不咬小朋友,要和小朋友好好相处。
五、密切联系家长,促进家园合作
班级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了解到:许多家长都认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的事、是教师的事;另外,现在孩子大都是在家娇生惯养,因此有些工作开展的不是很好。为了保证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取得最佳的效果,在每学期初召开的家长会上,我们向家长介绍我们将要开展的一些工作、幼儿开学来的一些情况、家长将要配合的一些事情、提出家园合作的重要性等,让家长了解到,孩子每一个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家长与老师的共同努力,只有家长切实地参与,才能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得更好。这次的半日开放活动中,我们就家长关心的一些话题,展开了讨论:熊婷娇的妈妈说:“孩子回家进门就看动画片,饭都不吃,就是管不了。”她的话引起了好多家长的同感,结合类似的问题,家长们开始纷纷发表意见。正好这时王培臣小朋友回来上厕所,趁机问我:“老师,我可不可以玩一会儿陀螺?”“不可以。”“为什么?”“因为我们有约定,下午起床后才可以玩,现在小朋友是不是应该在草地上游戏?”“噢,我知道了。”这是当天的对话,一字不差,抓住这个小插曲,我们与家长一起讨论了为什么孩子在家任性、不听话,看电视管不了、买吃的、买玩的,要就得买,否则就哭闹,为什么就听老师的,其实道理很简单,老师能够理性地坚持原则,不行就是不行,闹也没用,而家长有时拗不过孩子,妥协了,放弃了原则,因此,孩子就越来越不好管。最后家长们都觉得,老师和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都应该做到坚持原则,并且有些事情还要以身作则。接着我们就孩子经常忘记带书包、水杯等现象又谈到了要家园一致培养孩子管理好自己的东西,定时整理书包的习惯;就孩子做事拖拖拉拉,不专心谈到了要家园一致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等。只有家园双方能够及时互通信息、交流看法,我们才能全面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从而在教育上达到共识,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总之,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实践、反思,我们也总会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探索班级管理的新思路,促进幼儿各方面协调发展,使班级管理更规范、更有效。
- 【发布时间】2021/11/5 19:54:16
- 【点击频次】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