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初中生物教学的策略

 

【作者】 刘宗琴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杉木树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对于生物教师来说,如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素质,提高教学的效率,已经是一个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策略;创设情境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改革给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相关策略。
  一、 注重兴趣培养,帮助学生们学的更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完全局限于讲解课本上的知识结构,也不能机械地给学生讲理论知识,在这种模式下听课,学生极易产生疲劳感,一节课接受的知识甚少。我们教师应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采取合适的、新颖的、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对此,笔者认为教师可根据学生好动、好奇的特征,在课堂中安排一些活动,如游戏、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如在讲人体消化系统、运动系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拼出消化系统图和骨骼系统图,在拼图的过程学生就能了解并掌握两个系统的结构;在讲食物链和食物网时,教师可给出一片森林图片,让学生绘制出多条食物链和这个系统中的食物网,让学生在小组协作中,互相竞争,进而产生学习兴趣,取长补短,完善自身知识。另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采用比喻的方法對生物知识进行讲解,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细胞分裂和成长时,可以这样比喻:细胞可以比作孙悟空的金箍棒,平时是根绣花针,在打妖怪时,就变成了一根擎天大柱,细胞的生长就好比金箍棒一样,是一个由小长大的过程;细胞还可以比作孙悟空的毫毛,孙悟空在打妖怪时,拔一根毫毛一吹,一下子就变成了成千上万个孙悟空,细胞的分裂就好比孙悟空的毫毛,会由一个分成好多个。这个比喻通俗易通,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能够较轻松地理解和掌握细胞的分裂与增长,课堂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倡导手脑并用的学习方法
  操作是一种手、脑等器官的协调活动,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提供让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这样可以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从而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实现有效教学。?例如,在“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一节教学中,关于“肺的容积到底有多大”的问题,我告诉学生,直接测出肺的容积比较难,不过我们可以借助其他手段进行大致测量。我提供了圆气球、软尺、细绳等,并提示:①如果用c代表圆气球的周长,则圆气球的体积=c[3]/6π[2]。②如果周长以cm为单位,则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体积单位正好是毫升。请动手测量并计算出自己的肺的容积。我引导学生根据提示分组讨论确定测量的方法:先深吸气,然后尽力呼气,呼出的气体吹进圆气球内,接着用软尺量出气球的周长(注意测量),代入圆气球的体积公式,经过计算,就可以得到肺的大致容积。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两人一组,相互合作。通过测量和计算,学生对自己肺的容积大小有了初步认识,并在教师指导下经过统计还能计算出全班同学肺的容积的平均值。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使学生手脑并用主动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而且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类似的还有:学习细菌和真菌部分时让学生自己培养霉菌、酵母菌;蚯蚓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学生用矿泉水瓶灌注水来感知人内体总血量等。
  三、生活化的实验活动
  学习完“呼吸作用原理”后,为了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可以再通过一些实验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如探究水果保鲜的条件。先由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分组设计实验步骤,分别探究同样的新鲜苹果在下列三种情况的保鲜效果:室温、低温;隔绝空气、不隔绝空气;干燥、湿润。通过比较各小组观察到的现象,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水果保鲜的适宜条件:低温、低氧、适宜的湿度。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知识梯度,提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例子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如探究保存绿豆种子的方法,让学生借鉴上面实验方案,自主设计、大胆实施,加深了解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的一般程序和遵循的原则,进一步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和技巧,从而使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向更高层次升华。
  四、鼓励质疑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质疑,使之养成质疑的好习惯,大力培养学生创新潜能。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五彩缤纷的生物界。奥妙的生命活动规律和形形色色的生命现象为学生质疑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作为生物学教师,首先要创造一个优良的教学氛围,构建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要向学生讲明主动提出问题的好处。另外,列举一些名人和同学中由于善思好问而取得巨大成就和优异成绩的例子,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其次,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难。应对敢于大胆提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提问者,问题即使很简单或是没什么意义,都必须认真解答,与此同时,认真研究学生的思路,并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怎样问才更有意义,教给他们提问的方法。对于学生提出的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可根据情况因势利导,及时组织大家讨论。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如果一时难以回答,要实事求是地给学生讲清原因,并在课后给予回答。总之,学生能否质疑,质疑水平的高低,老师的态度和方法非常重要、非常关键。正确的态度永远应当是鼓励和引导。通过鼓励,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时就需要初中生物教师结合新课改要求来引入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这样既可以确保课堂教学活动与生活实际的有效结合,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发布时间】2021/11/5 19:55:24
  • 【点击频次】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