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 廖宪文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金坪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学生平时阅读要注重整体的文章把握和知识的整合,教师要从认知的角度去探究阅读理解过程的本质。而集中强化词汇教学,渗透、扩充非视觉信息,实行语篇整体教学等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培养其英语阅读的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乐趣;阅读课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能较好地反映学生掌握语言的深度和广度。《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阅读技能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可见阅读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阅读课,充分开发阅读课的潜力,有效地利用阅读课的资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何恰当地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创设语言环境,提高阅读认识
  语言的交流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氛围,才能为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提供环境支持。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需要创造一定的口语表达氛围,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外部环境对自己情绪的调动作用,从而更加有效地融入到环境中,激发学习口语交际技巧、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热情。但教师在创设这种环境与氛围时,须注意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发展差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的能够在一个轻松的、自由的环境之中进行自由地朗诵、学习和交流。其次,这个过程还需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使师生之间形成有效的双向交流沟通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勇于说出英语,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二、指导学生运用适当阅读技巧
  (1)注意看标题和文中插图或照片(the title and picture)。文章标题是文章内容最简练的概括。图片是文章的进一步说明和补充。通过标题积极思考,让学生养成图文结合起来读的习惯。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文章的主要或重要内容。例如在处理“life in the future”这篇阅读文章时,不让学生直接去看文章,而是先让他们根据题目猜测一下文章会告诉我们什么,学生都能知道文章会告诉我们未来生活相对于现在生活的对比,然后学生带着这个侧重点一边阅读,一边把这些知识点罗列出来,这样做既快又准确。再如讲“Happy New Year”这一文时,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新年的图片和歌曲,随着这些图片和歌曲来认识文中的单词和表达方式。
  (2)略读。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作准备,寻找主题句,获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题。一篇文章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展开的。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找出主题句,抓住中心,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文章的具体事实细节的关系,没有主题句的段落就引导学生依靠段落中的衔接、句际关系来分析,推断和概括段落的大意,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获得文章表达的正确信息。在这一层次的任务中,一定要注意有意义的语言训练,逐步地由语言形式向语言内容过渡。这一层次的活动一般是在教师的半控制下进行,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参与者。这一层次属于While-task and Post-task过程。
  (3)跳读。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这样做对全文理解有很大帮助.
  (4)细读。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所以弄清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对于把握文章主题,文章大意非常重要。细读教学中,我要求学生“Reading with focus:1.Adjust the speed you read according to the amount of detail you need to take in;2.Underline key points as you read, to remember what you read;3.Read faster the second time you read.”共同找出文章大意或者主题,使全文变得简单明了,读起来很轻松.。
  三、合理利用课本阅读资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在复现、巩固旧词,学习新词汇,扩大词汇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思维,提高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对发展个性,磨励意志,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等都起着重要作用。英语教材在编排上,每个单元都安排了适当的有一定代表意义的阅读材料,针对学生已有的阅读水平,教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已有的课本阅读教学资源组织好阅读教学,在教学中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一种更加灵活、范围更广的阅读方式,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材料。材料的选择由浅入深,注意题材的多样化,以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推荐简易英语读物或刊物,甚至课本里的材料,指定阅读份量,在大量的阅读中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另外要注意的是,朗读可以增强语感、加深理解,而默读可以克服心读和有声阅读,提高阅读速度。在课外阅读中可根据情况采取合适的阅读方式。
  《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除教材以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15万词以上。这也充分说明了课外阅读在初中阶段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要达到《课标》对读的要求,单靠教科书是远远不行的。没有足够的语言输入量,就无法保证一定的输出量。为此,我们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生在课外阅读时,不仅仅在提高阅读的流利程度,还在增加新词汇,加深旧词汇,巩固语法知识。另外,课外阅读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及听力和口语,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培养学生阅读英语的积极态度,提高英语学习的动机,所以对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活动迫在眉睫。在课外英语阅读中,教师应给学生选择适当的材料,生词不能超过阅读材料词汇量的5%为宜。材料可以是故事、寓言、小说等,学生可以读报纸、说明书、新闻等这些容易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内容。
  总之,教无定法,殊途同归,做好英语阅读教学工作,必须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而对于“问题情景教学法”教学,我还是仅仅在探索和实践。以“问题”的形式,以“情景”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体验英语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也正是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 【发布时间】2021/11/5 19:56:48
  • 【点击频次】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