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者】 曾良富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古宋镇第一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一、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二、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三、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四、养成作业认真的习惯。五、改错的习惯。
  关键词:倾听;思考;发言;合作学习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切好的开始。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特殊意义,而且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教学中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学习新的知识更为重要。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足可以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下面,我就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习惯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对学生来说,上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只有抓住这个中心环节,才能使学习获得成功。然而小学生注意力集中度通常有限,但是并不意味着大脑一次只能学习少量东西,而是因为事物的新鲜感已经逐渐消退,孩子需要更新的刺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的环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吸引住。例如在学习“角的度量”这一节时,教师问:“同学们几乎每天都要拿笔写字,你知道正确的书写姿势吗?”学生会说:“眼睛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手离笔尖一寸。”同学们说的真好。然后老师出示正确执笔姿势的课件,注意看,笔杆所在的直线与纸面形成了一个夹角。想知道这个科学、合理的角有多大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教师由学生再熟悉不过且有教育意义的书写和执笔姿势导入,自然而然地引发了量角大小的必要。揭示课题的同时激起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不容易“走神”,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做错题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在计算中有的是把运算符号看错;在排序题中按从小到大排列看成从大到小排列;在文字题中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视(如“6个8的和”理解成“6与8的和”),致使学生造成解题出错;在应用题中由于数量关系没有仔细分析,造成数量关系混淆,列式错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审题能力习惯的培养。所以,我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还有,在作一些计算题目时,我要求学生不要马上就进行死算,而是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算法,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形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其次要注意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序的进行思考的习惯;第三,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一般情况下,学生想出比较新颖独特的解题思路,大多是在整个思考过程的后半段时间内形成的,如果教师过早的作出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拓展。
  四、养成作业认真的习惯
  作业是教学的升华,作业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巩固课堂学到的知识,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1)认真审题。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在课堂上教给学生读题方法,要求学生边读边想,理解题意。
  (2)规范书写。教给学生写作业方法,格式书写整齐美观,写数字清楚规范要求学生限时内完成作业。
  (3)细心演算。演算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技能。我们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计算必须慎重,切勿草率从事。不管题目难易都要认真对待。对认真演算有进步的同学给予鼓励表扬。
  (4)检验改错。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有错误是难免的。我要求学生在做完作业以后认真检查,发现并改正错误。
  五、自觉检验、改错的习惯
  在数学知识的探索中,有错误是难免的,正如在人生的旅途中,总是难免有各式各样的错误。因此,检验改错的习惯正是学生必不可少的一个发展性学习习惯。而检验是学生解题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防止解题错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重要措施,要结合实例有计划地教会学生几种不同的验算方法,使他们能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验算。常用的验算方法有:一步一回头法、互逆法、估值法、弃九法等。每当有错误及时改正,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有人说:“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惯毁于一生。”这话不假。对于小学生来说,正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在各方面养成好习惯,将来才有所作为。作为小学数学老师的我们,应该在数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为学生将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 【发布时间】2021/11/5 19:57:11
  • 【点击频次】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