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对于老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在教育领域也是一种不容小觑的“学习方式”。其重点在于其自身有很多的内涵值得深入挖掘与探索,对于正确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在阅读中体会其知识的丰富性,提高学生全方解锁的能力都有功不可没的“力量”。
一、确定主题方向,选好文章
所谓群文阅读,就是把一些文章,按照不同的主题呈现出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对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指导。比如说,现在是春季,我们可以选取一些描写春天美景的文章来进行阅读,也可以选取对学生具有思想教育的题材,比如说感恩类的文章来进行阅读。把怎样的文章如何放在一起是个关键?“群文阅读”教学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把怎样的文章放在一起,如何放在一起。“群文”最应该强调的还是它的“结构性”,这种“结构性”体现在两点。
二、实现文章链接
虽然小学语文教材内所有的文章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但是由于小学语文教材文章篇幅有限,所以教材内的文章数量也十分有限,因此教师可以适当的为学生增加一些课外阅读文章,实现文章之间的链接,这样就能及时拓展学生的阅读层面,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阅读知识。另外,教师在将教材文章与课外文章进行链接时,首先应注意挑选文章主人公,要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文章主人公,其次在对文章某一片段进行群文阅读时,应引导学生主动去阅读整本书的内容,最后在对同一作者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要利用文章描绘事物的不同,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文章的风格和情感所在,更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
三、群文阅读教学中提高作品整合的技能
首先,需要按当前小学语文课本多数是以一个章节设计一个主旨思想来整合的,每个单元包括三篇或四篇课文,去细分相关内容的课文。具体说是同一个章节的课文在某些地方都有共同的特性,并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性,比如秋天篇、生活中小动物篇、培育科学意识教育篇、好人好事篇等。教师们在教学进程中,根据章节的主旨思想进行有理的内容微调和扩散,提取出精华,筛选出具备代表性的章节,并一并引入课外优秀的作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文章。在教学进程中贯穿参考章节为主旨,寻找章节关联的教学观念。并设立主旨回忆步骤,指点小学生对已学过知识点内容进行归纳回忆,坚固课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再向课外作品知识蔓延。其次,整合同一事情的来进行阅读,由于每个课文介绍的事情的侧重点不一样,如果把一类事情的作品统一进行阅读,则会从多个不同的视角来全面的理解该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最后,整合创作的手法,群文阅读的根本就是为了小学生今后的作品创作打下基础,小学生通过阅读不同作者创作的思路技巧,这样便可以先模仿在创新的思维模式上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四、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或缺
虽然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新课程改革理念告诉我们:应当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这里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指导,确保教学活动沿着有序方向前进。因此,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可或缺。从阅读素材的选择到议题的制定,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阅读和讨论,教师都要对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有效指导和评估,确保学生阅读教学朝着有序的方向前进。
五、设计问题理解文章内容。
群文阅读教学需要单篇文章阅读作基础,但重点是指导学生在多篇文章阅读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教学时,我们要把多篇文章看成一个阅读整体,设计比较性、迁移性、冲突性等问题,将多篇文章横向联合起来,培养学生重整、伸展、评鉴、创意等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如略读课文《刷子李》的群文阅读教学,先指导学生理清课文"黑衣上没有白点-黑衣上出现白点-黑衣上的小洞"的情节结构,习得"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再引导学生阅读《张大力》《苏七块》《泥人张》等多篇文章,并思考:哪些文章也运用了"一波三折"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在迁移中巩固知识、形成能力。教学群文阅读《创世神话》,在引导学生感受各国创世神话的民族性、本土性等特点之后,让学生深入思考:创世神话是先人的想象,不是科学,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读?从而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六、在群文阅读中学会质疑讨论
群文阅读教学,不同体裁、不同表达形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作者的文章,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信息量和巨大的思考空间,也给学生带来了许多疑惑,难以全面理解,需要在交流讨论中理清。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渗透质疑讨论的阅读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同学进行讨论。如李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创世神话》,在引导学生寻找各国创世神话故事的共同之处时,激发学生质疑: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原始人都认为原始世界像一个蛋、神话故事中都有一个本领超人的神、世界万物都是神变化而来的......质疑后引导学生猜测讨论。
七、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兴趣感程度
传统式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讲解一篇课文通常很短的时间就讲完了,差不多一个课时的左右时间,而学生的阅读速度通常很快,这样的结果导致教师还在讲课文内容知识,而学生却差不多都已经理解了。所以老师应该针对这种情况来开展群文阅读,让学生在一节课堂上多看几篇相似的文章,这样做的目的是学生的知识储备丰富程度能有所提高,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时间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足够量的文章,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开拓性。
八、求同”阅读,感悟主题
群文阅读较单篇阅读,其最大的优势,就是突破了传统阅读文章形式、主题等单一,不易让学生在最佳时机举一反三,进行拓展性阅读,丰富对主题的认识,更全面地认识阅读教学的主题的局限。而充分利用好群文阅读的这一优势,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群文阅读、生活化阅读的方法,也能让学生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九、有效丰富学生的阅读,让学生读得更深。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育提出的建议是,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重视朗读和默读。目前我国的阅读教学大部分都集中在某节课上的某篇课文中,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咬文嚼字、有感情的朗读,可谓是一种精读与朗读相结合的阅读教学方式。虽然精读的优点很多,但是群文阅读,更容易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可以让学生读到不同风格的作品,并通过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式来实现阅读的多样化,使略读和默读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为提高学生阅读水平、进行深入阅读提供了可能。
十、开展班级读书会,感受阅读真谛
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开展班级的读书会,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的书籍,让学生读到一些高质量的作品,扩大的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比如说在低段的语文教学中,可以开展绘本类故事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学习一个绘本故事,来学习多个绘本故事,经过比较、思考,深入理解文本,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应正视群文阅读模式的运用,重视群文阅读教学的重大价值,并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完善教学措施,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充分发挥群文阅读展现的好处,增加小学生阅读数量,同时培养阅读乐趣,激发学习热忱,促使小学生完成由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学习态度的转化,并且从根源上解决小学生不爱阅读问题,让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充足活力。
- 【发布时间】2021/11/8 22:45:01
- 【点击频次】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