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中低段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作者】 彭晓玲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永兴镇中心校小学部

【摘要】 数学语言是表达科学思想的语言,是广泛应用和交流的工具,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媒介,也是数学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小学低段学生因识字量少、理解语言组织能力弱、缺少锻炼等原因,语言表达能力广泛较弱。所以,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十分关键。

【关键词】 低段数学;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正文】

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革的自然语言构成的科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主要构成部分。数学知识与数学思维终究要由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并获得理解、把握、互助与应用,各类概念、规则、公式、性质都是由数学语言表述的。我们理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密切地结合起来,把它看着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致,加强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成绩。那么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该怎样培养低段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呢?

一、教师语言要规范,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语言要规范,给学生做出榜样。在备课时,要注意备教师的数学语言,做到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思路清楚、叙述有条不紊。数学语言规范的教师,他的学生表达能力也较强,表达也较准确、清楚、简练。不要把不规范或不科学的语言带进课堂,如将“长方体”说成“长方形”,“这个物体是长方形的”;又如“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加宽乘以2”,这些不科学、不规范的语言,也给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二、注重培养学生数学阅读习惯

数学语言不同于我们日常用语,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它的每个符号、术语都有着明确的含义,不存在模糊不清的概念,一个小小符号错误也会造成最终结果的错误,可谓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因此,数学阅读务必要求学生认真,要多读多想,从小做起,为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提供基础。其实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与阅读的关系显而易见,书读的多了,语言表达能力自然会有所提升,就如同写文章一样,古今中外的大文豪、大作家,无一不是饱读诗书之仕。

三、鼓励学生勇敢地说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总会有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任何事只有“对”与“错”两种形式。课堂中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回答对了,或者说到教师心中的答案了,就“兴高采烈”地肯定回答继续往下讲;而回答错了,或者不是教师心中期待的答案,就“不耐烦”地叫下一个同学回答问题,有时还会不经意说出几句:“笨死了,这么简单都不会。”“我都讲过多少遍了,怎么还不会。”……这种绝对以“对错”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往往在无形中给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学生不能够完全的集中精力去思考,而是内心犹豫、担心:我的想法是正确的吗?说出来老师会不会受到老师的批评?这种犹豫和担心使学生的思想被限制在特定的轨迹上。

在新型课堂中,教师要对学生多进行鼓励,说错也没关系。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知识的传承,而是促进人的发展。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能够勇敢的举手回答问题,就表明学生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学生通过思考,说自己的结论,谈自己想法,经过思考才知道说些什么,而在说的过程中又促进了思维的活跃,提高了思维能力。

四、训练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正因为数学语言的严谨,它讲究用词精确、简练、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等等,需要大量训练才能形成规范化的数学语言,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往往不能清晰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小学阶段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在完善,思维能力也处在发展之中,因此,教师要通过大量的训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步加强,做到表述准确、观点清晰、思路完整.训练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教师要做到使自己的语言成为课堂典范,成为学生规范语言的范本,教师的语言要准确,用词恰当,只有通过这样的训练,才能达到有效的结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在动手操作训练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不像语文,它要求用词准确、简练、逻辑性强,是对学生思维发展的体现。而动手操作是学生大脑和动手的协同活动,在动手中拓展思维,思维又需要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动手操作是训练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比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难点,可要求学生通过教具“摆一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就等于这个三角形面积的两倍,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底×高/2”。然后教师追问:“是不是任意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能否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这时,再组织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两个完全相同的钝角三角形进行拼凑,从而使学生在操作中得出结论,并要求学生能够有条理地表述思维过程。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必须持之于恒。作为老师不能操之过急,我们应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给予其恰当的机会,为其创设数学语言情境和语言氛围,使全班同学都有所提高,并且能达到使用准确、规范、和谐的数学语言。

  • 【发布时间】2021/11/13 16:42:08
  • 【点击频次】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