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
英语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或某个教学活动开始时,组织学生快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的行为方式。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教学过程就是艺术的呈现。一名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有法、授业有道、解惑有方”,课堂教学就会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而课堂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开端,也是前奏和灵魂,它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好的导入能引领学生愉悦的进入学习的状态,激发学习的动力。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尽可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歌曲导入法。
设计这种歌曲导入,一般是一些有规律的单词或为了让学生快速转入英语课堂。可以用一首歌(song)或一首韵律歌(chant)可以唤起学生的动机和兴趣。如七年级的问候歌——How are you?月份歌——The months of the year,数字歌——One little finger,人身歌——The parts of the body。这些歌通俗易懂,且容易跟唱,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向课堂,便于教师组织新知识的学习。
二、以旧带新进行导入
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要以较低层次的知识掌握为提前,才能保证与此联系的较高层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类知识,要提升到新的台阶更需要原有知识作铺垫。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很注意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新知识有内在联系的已学过的知识,以复习、提高、做练习等教学活动开始,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起点,这样导入,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便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易于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三、直观导入法
传统的直观导入法主要是通过具体的实物、图片、简笔画、幻灯片等手段导入教学,它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直观的手段要比言语描述更为清晰明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互联网是传统教学的高级发展产物,通过互联网呈现图片使得英语课堂导入更快、更直接、更丰富,大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授新目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1a时,我先将事先准备好的关于the Nile, the Caspian Sea, the Sahara等世界之最图片展示给学生,使得学生对这些陌生的抽象的地点产生熟悉,继而减弱学生学习的难度。然后出示有关这些地方的图片配上字幕,加深加宽学生的知识面,为接下来的听力练习及口语练习提供背景知识。
四、生活化导入
现代外语教育家张士一先生曾指出:“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汲取语言,因为语言是人对于环境的一种反映。”英语教学要贴近生活,从学生关注的话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方面来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能力。
五、视听导入法
新教材中的阅读文章题材多样,对于学生来说,有的文章内容是熟知的,具体的,有的则较为抽象。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教学设施日趋完善,录音机、录像机、电视机、投影仪、电脑、VCD在课堂中的引入使视听导入法成为成效较高的一种教学手段。如在呈现不同种类的音乐形式时,可播放“美国乡村音乐之父”John Denver演唱的“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及另一首非常优美动人的“Wind Flowers”,使学生享受了音乐之美,又通过设疑,小组讨论的方式使他们大致领会到乡村音乐的特点,达到了外部教学渗透美育教学的目的,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如教授马丁路德金遇刺的那篇文章时,教师可播放Martin Luther King所做的著名的演说“I Have a Dream”的片段,使学生在欣赏演讲中撼人心肺的话语里感受到Martin Luther King无比的愤慨及鼓舞人心的力量,从而加深了对 King的认识。视听导入法在感官上给予学生更直接的刺激,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六、谈话导入法。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教师设置谈话主题,通过谈话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新的学习目标中来。比如在初二讲动物园这课,设置了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 ?Why do you like it? 通过一系列学生的积极回答,我有设置了Do you know where we can see these animals ? 学生都回答in the zoo, 所以我又问,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zoo?当然学生说:“yes”,我说:“ OK,now let’s go."就这样在师生间的一问一答中引出了新的内容。
七、游戏导入法
玩游戏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教师可抓住孩子这一心理特点,采用合理的游戏导入。在外研版八年级下册Module 5 Unit 2 “Tintin has been popular for over eighty years”一课中,正是采用了游戏导入法。教师通过对卡通人物的描述,让学生进行抢答游戏。
(1)He is brave and clever.
(2)He is a monkey... Who is he?
Students: Monkey King.
教师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引入了新课,在游戏中铺垫了与卡通人物有关的知识,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地过渡到新课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八、问答导入法
问答导入法是指教师通过对上一节英语课堂中的相关知识的提问,将学生引入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问答导入法不仅能够产生较好的导入效果,教师还能通过这种方法对学生上节课知识的学习情况进行合理判断,进而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方面进行合理调整。例如,学习anything、 something 以及 nothing 的使用, 教师在开始新的英语教学之前, 可以准备一个装着糖果并严密包装的小盒, 拿着小盒对学生进 行提问,让学生猜测盒中是否装着东西,这时,有的学生可能会 回答:I think there is nothing in the box. 还有的学生可能会回 答:I think there is something in the box. 针对猜测小盒中装着东西的学生,教师要鼓励学生猜出具体是什么,如果有学生猜出正确答案,教师可以将盒中的糖果当成奖励送给学生。问答导入法的应用能够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初中英语课堂的氛围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九、趣味导入法
这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儿歌、谜语、绘画、游戏等形式导入新课的方法。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思维活动由抑制状态转入活跃状态。
十、情境导入策略。
课前导入对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有着极大的作用,当然,如何实施课前导入工作也是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从初中英语教学的本质上来分析,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因此,在课前引导的过程中,可以以“语言”为基础,为学生创建相应的语言情境,当然,在整个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定,适宜的语言场景才能将学生充分引入到情境中,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加积极,从而有效的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术质量。
例如,在“I'd rather wear orange”教学中,对学生的课前引导可以利用简单的英语对话情境来完成,如:
A: What are you working on?
B: I'm trying on clothes.
A: What color of clothes do you like?
B: I like orange.
A: Why?
B: Because the colors are beautiful.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掌握新的词汇、新的句型等,更有利于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值得探索的艺术,其中的导入与呈现的技巧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教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把备课的时间延伸到上课铃响之前。只有不断探索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做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 【发布时间】2021/11/13 16:44:53
- 【点击频次】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