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幼儿园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的策略
幼儿园校园环境建设已成为近年来幼儿园教育的热点,优秀的幼儿园环境也成为每个幼儿园的共同追求。幼儿园是幼儿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舒适温馨、清洁安全、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能让幼儿感受到环境带来的乐趣,通过环境的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品质,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技能,快乐健康的成长。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是幼儿园后勤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幼儿园有限的空间进行最大优化、如何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如何加强环境管理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好务等等,都是幼儿园管理者必须深入思考的。要高度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结合幼儿园实际通过多种措施来优化幼儿园环境,并强化管理,切实提升幼儿园校园环境建设质量,遵循儿童性、趣味性、动态性、教育性原则,为幼儿的发展创设充满童趣的“乐园”。
一、站在幼儿视角,建设幼儿园校园环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应当将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合理利用室内外环境,给幼儿创设开放 的、丰富的教育环境。”幼儿喜欢什么样的幼儿园?怎样的校园环境才能更好地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这就需要在幼儿园校园环境建设中站在幼儿视角,坚持“以幼儿为本”,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1.幼儿园校园环境建设应具有“幼儿意识”。
幼儿意识,即对幼儿这一特殊年龄阶段的人的独特性及其价值的认识与体悟,主要表现为对童年价值的肯定、对幼儿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对幼儿基本权利的追求。我们要守护幼儿天真、纯洁的美好天性,按照幼儿的需要来充分创设和构建校园环境。因此,幼儿园应该是幼儿觉得好玩的地方;幼儿园的环境在幼儿的眼中应该是有趣的,能够引发幼儿的注意和喜爱;幼儿园的环境应该是自然的,它应该有树、花、草、沙、石、藤、泥土、水等元素;幼儿园应该是一个能够保障幼儿生命安全、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探索需要、蕴涵发展价值的环境……。只有充满幼儿意识,体现幼儿喜好、幼儿需求、幼儿特性的校园环境才会赢得幼儿的心。
2.注重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建设一体化。
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园环境不再被片面理解为宽敞的户外场地、美观的室内装饰、丰富的硬件设施、先进的电教设备等,也不单纯局限在班级区角、室内布置之间。实施幼儿园室内外环境一体化建设,正是站在幼儿发展的视角,突破传统上在教室里学习的思维定式,实现了室内外学习区域的融合与渗透。一方面,户外游戏区域让室内区域中发生的学习继续延伸;另一方面,室内区域让户外游戏区域中发生的学习进一步深化,这也是将环境从扁平单一的功能衍生为幼儿经验发展的支持者及园所教育取向的体现。
实施幼儿园室内外环境一体化建设,要整体考虑室内外环境的共性和特性,统筹规划室内外区域设置,利用室内与室外的环境优势相互补充,以此来填充完善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完整经验。室外安全性与挑战性并存的游戏场、积娱乐与科学探究一体的沙水探索区、走廊尽头的休闲阅读区、栏杆上的科探材料、墙上的乐高玩具、室内既是午睡床又是游戏场所的空间打造、既是收纳柜又是展示幼儿学习过程的主题墙、到处可见的低结构材料……,幼儿园的每一块场地、每一个空间,都体现以幼儿为本,投放丰富多样的材料且跟随幼儿的需要灵活调整,让幼儿的学习、游戏从室内到室外,又从室外到室内,充分实现园内每一个角落的教育价值,为幼儿的活动、成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重视幼儿园精神环境建设。
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到无形影响的是精神环境,它包括幼儿园所有教职工的人际关系、精神风貌与价值观念、师幼关系等等。所以,站在幼儿的角度,教师要有正确的道德情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热情地工作,有进取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同事之间相互理解、互相关心,让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幼儿、家长之间的关系也要积极向上,这种平等、友爱、和谐的氛围,能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使幼儿在幼儿园轻松愉快地游戏和生活。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二者相辅相成,只有相互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园环境的教育与导向功能。
二、多措并举实施幼儿园校园环境管理
幼儿园的校园环境离不开有效的管理,环境正是在建设与管理的磨合过程中不断得以调整和优化,更好地发挥出环境育人的作用。因此,在环境建设之后,也需要做好环境管理工作,制定出更符合幼儿发展、符合幼儿认知的环境管理措施,让幼儿在良好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1.完善环境管理制度,实施环境考核机制。
校园环境管理离不开制度的支持和保障,通过制定《幼儿园校园环境管理制度》《户外环境卫生消毒制度》《班级卫生管理制度》《通风换气制度》《午睡室卫生消毒指南》等制度,强化幼儿园的环境卫生工作,时刻维持环境卫生和整洁,为师生营造绿化、美化、净化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管理需要人人参与。将校园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并将各区域的环境卫生落实到人头,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确保校园每一个角落都有人员负责。制定各区域环境卫生考核细则,每周由后勤部门组织开展全园检查并对照细则进行记录和评分,期末再进行综合评比,对表现优异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从而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
2.增强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共同参与幼儿园环境管理。
幼儿也是幼儿园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人翁意识,让幼儿主动参与到幼儿园环境管理中来。如将幼儿园的种植园划分到各个班级,由幼儿负责本班级种植区的规划、种植,在打造幼儿园自然环境的同时也感受劳动的辛苦和收获劳动成果的快乐;定期开展“劳动日”活动,当天全园幼儿齐参与,校园每一个角落都有小小劳动者们的身影,他们拿着抹布、扫帚、小桶,窗台、桌子、椅子、走廊、玩具柜......一处也不落下,为校园的洁净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孩子们的脸上也洋溢着快乐而自信的笑容。
3.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
以幼儿为本是创设幼儿园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则,只有当环境和幼儿真正互动后,环境应有的教育才能发挥出来。在进行幼儿园环境管理时,需要从幼儿园总体环境、班级环境与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氛围环境三个方面来实施管理与完善,并帮助幼儿在和谐、趣味、温暖、丰富的环境中体验、感受,进而帮助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实现能力、素养的全面提升与完善。
幼儿园校园环境既是幼儿生活的场所,更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资源。在此背景下,幼儿园必须积极以幼儿发展为导向,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帮助幼儿在幼儿园生活中感受环境设置的美感、体会教育实施的美感、营造心灵建设的美感,通过优秀的校园环境来引导幼儿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徐晨.幼儿园环境建设与管理探讨[J].科普童话,2017,(4):95
甘丽琼.“以儿童为本”理念下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的思考与实践[J].广西教育,2018,(1):159
严前妮.关于幼儿园室内外环境一体化的理解与思考[J].成才,2020,(3):89
- 【发布时间】2021/11/13 16:46:38
- 【点击频次】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