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作者】 张联培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物理教学不能再单纯的停留在传统教学的方式上。这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结合现阶段初中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物理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五点教学认识,以便更好的进行物理教学。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课改;学习兴趣
  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更加注重教学的实践性,以实验为教学重点。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是引导学生学习好物理的重要手段,初中阶段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能够提升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够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有效思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物理知识探究。因此,物理知识学习,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进行分析,从而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物理学科。
  一、创设“情景”,巧妙“设疑”,无声胜有声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精心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农村初中生学习的兴趣,情景不仅是“一種刺激”更是教学目标相应的知识活动。与情景活动相应结合的一种人为优化的场景,这种有意识的创设、优化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客观情景,在教师语言的启迪下,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心理场景,如临其景,不仅促使全班学生全神贯注地认知,而且能激发学生有情感地主动参与学习。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初中生正处于体能和智力的发展阶段,他们对世界感到陌生和好奇。在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中,不是缺乏已有的知识,而是缺少把新知识与旧知识恰当联系起来的思路,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把学生已有的方法与新方法作适当的类比,以激活学生的兴趣。
  二、深入了解物理教材的内容设置
  面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如何选择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并能十分有效地组织表达出来,的确是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现行初中物理教材应该说较有特色,比较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任何事物都在发展,都需要不断地完善,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也是如此。再进一步使初中物理教材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更显示出科学可行、生动有趣的特点来,让现行初中物理教材成为初中生一本爱不释手的通俗科学读物,令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为此,我认为现行初中物理教材可在趣味性上更富有特点。
  1、插图形象化: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的插图形象生动,使得学生第一感官上就能对物理产生高度兴趣,使初中物理教材能更好地为青少年学习服务。
  2、物理历史趣闻:科学知识本身是严肃的,可表达的方式是可以多样化的。初中物理的教学对象特别是初二学生,其少年儿童的特点十分鲜明,感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入门的首要动力。因此,在教材整体可行的情况下,刊登些物理历史上的趣闻,再配上前面所说的卡通化插图,这样初中物理教材的“能量”不是更足吗?
  三、有趣的物理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灵感的源泉所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物理学科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有效的引导以及教学情境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自主探究式学习,不能够让学习成为学生的负担。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显得单调枯燥,学生缺乏兴趣。因此,让学生拥有学习兴趣会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应继续遵循教学特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教学的魅力所在。例如,在学习浮力相关知识时,笔者就借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堂上用课件演示浮力现象。将一些动态的视频和动画展示给学生,从而使学生了解这一物理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根据学生的探讨引导学生了解浮力现象。
  四、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书中的各种理论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因此,物理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很大帮助。初中生有着好奇心较强、好学好问好动手的心理特点,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置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在这里以初二物理为例,当上到大气压强时,教师可以将一张硬纸片放在装满水的烧杯上面,然后将烧杯倒立过來,这时学生会惊奇地发现烧杯里的水没有流出来,硬纸片没有被满杯水冲掉。通过这样一个实验现象来对大气压强进行讲解,可以大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把学生带动起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现有条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将书中的小实验及生活中有趣的实验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做,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如纸锅烧水、瓶吞鸡蛋、水火箭、细线割冰等实验。这样既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五、通过联系日常生活生产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不但能使学生学以致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压强时,首先出示一幅单杠的图片和一幅沙发的图片,问学生:“坐在哪里感觉比较舒服?”然后再拿出一个装有重物的背包让一个学生试背,一次用扁而宽的背带,一次用细绳做背带,让他告诉全班同学他的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得到“压力大小相同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的结论。又如在讲密度应用时,让学生计算用能装一千克水的饮料瓶去装13千克煤油,最少需要多少个饮料瓶。几乎全班学生都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处理计算结果,得出答案是16个。教师再问:“用16个瓶子装煤油后,剩下的0.2千克如何处理?”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生搬硬套的原则。
  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中看到自己不喜欢的老师上课,就产生一些对学习不认真、不想学、厌学的情绪。那我们就要采取一些方法去改变这样的情况,让他们自己主动的加入到这门学科中。首先,教师要知道,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的发掘情感的积极因素,促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追求、渴望和满足。
  (1)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自己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他们对老师的爱,对物理的爱;第二、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学生施教,不能偏爱一部分人,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
  (2)正确评价学生
  学生学习的态度、情绪、心境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方法被
  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钻研、探讨,可见教师正确的评价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一句赞赏的话,就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教学后的激励
  当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物理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特别是后进学生容易自暴自弃、泄气自卑,教师要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自尊心和荣誉感,让他们也感觉到自己的自信心。
  总之,新一轮课程改革,新的课程标准、新的物理实验教科书,都对物理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物理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我们物理教师只有转变教学理念,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上好每一节课,用热爱物理的情感去培养和激励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 【发布时间】2021/12/4 14:51:54
  • 【点击频次】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