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也谈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法

 

【作者】 陈发莲

【机构】 贵州省仁怀市第四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几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简单地讲,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对此,笔者根据曾参与群文阅读学习培训的经历与教学尝试有如下思考。
  一、增强专业功底
  在群文阅读的实践中,教师除了要读懂弄通教科书、读本上的文章,还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才能更好地从课内延展到课外,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才能得心应手,这更是让我深刻体会到2017版课标的修订f是要提高教师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能力,实现教师与课程同步发展。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改革力度大,读书的要求提高,教学的难度也相应增加了。那么,要真正实施好学习任务群和人文主题双线并进的课标要求,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学养。
  因此,教师本身要热爱读书,不能是碎片化的阅读,或者只是很功利的职业性阅读,要有属于自己的自由而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学生一碗水,教师一桶水”,教师只有多读书,增学养,有更高的站位,才能有比学生更深刻的思想、更精彩的语言,进而引导学生走向深度阅读、写作,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组织讨论交流
  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是教学中重要的指导。作为教师不能还针对于文化知识的教学和传授,需要与时俱进,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重视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得到全面提升。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的学科,在知识的教学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这需要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挖掘其中的思想情感,从而在知识的积累当中,吸收优秀文化,并使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群文阅读的进行中,学生的讨论交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让学生依据自己的阅读理解相互促进,相互教学的过程,也是群文阅读比单篇阅读效率更高的重要步骤。教师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在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中,就可以安排学生以群文素材中的核心思想为内容,指导学生相互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找到群文阅读素材中的文化,并建立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进行教材整合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它为不系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一个相对系统的教学依据,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强有力的指导作用。这是教材的确定性。但是教材的不确定性更决定了教师绝不能匍匐在教材面前,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具有整合教材的义务和责任。教材提供的是一个范本、一个思路和一种参考,或者说,因为语文教学的特殊性,教材仅仅只是教学的一个起点和一个跳板。教什么,是由课程目标规定了的;但怎么教,却是无法限定的。现在大部分教师都停留在单篇课文的梳理和评点上,很少有专著和具体的教案对语文教材进行整合和梳理。这就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站在语文教学大纲的高度,统领教材,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内容等,从宏观上对语文教材进行整合。
  整合就是将各体系中的各相关要素经过整理、组合、协调,打破原有各要素的封闭围墙,疏通各要素之间的扭结,以整体大于部分,以重组大于整体,产生重组效应,发挥更大的功能。在对教材整合时,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任务要具体,要便于理解和操作,使教有所依,学有其法。群文阅读在当下课堂展开的初步尝试便是有效利用教材,敢于打破教材常规,将教材按一定方式整合。
  四、培养语言建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一体的,在群文阅读中需要结合写作教学,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可以共同提升。例如,教师在群文阅读中可以让学生将自己阅读的文章总结成一段话,可以是文章描述,也可以是读后的感想,或者仿写文章中一段话,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进行落实,锻炼学生的写作基础,也让学生在写作中可以验证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便利。通过与写作教学的结合,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可以得到培养和提升,提升群文阅读的教学效益。
  五、开展审美鉴赏
  “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在传统教学中常常显得有些“空洞”,这是因为在评价这一素养的时候,往往不像“语言建构与运用”那么直接,而通过学生的语言表达,往往又无法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真实情况。因此,这一素养的落地,需要通过显性的学习过程来保证。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尝试了“仿写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从学生学习心理的角度来看,仿写,就得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而仿写实际上具有同时促进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两个方面的作用,因为要仿写,学生必然会去发掘自己所面对的文本的“美”,这自然将自己置于审美的情境当中,而只要进入了审美的情境,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去发掘寻找美的角度,感觉美的程度。同时,仿写又是面向创造的,某种程度上讲,仿写本身就是一个低阶的创造,能够为高阶创造奠定坚实基础。
  在基于“梅花”主题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中,笔者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然后去仿写。在明确任务的同时,特别提醒学生不必选择自己熟悉的诗词,因为选择陌生的诗词更容易让自己有学习的机会,当然如果选择了熟悉的诗词,那就要往深度处努力了。应当说仿写策略的运用还是成功的。
  有学生仿照王冕的《白梅》,仿写了这么一首:“雪藏深山不知名,桃李开前显真身。非为俗世混俗名,只报大地一片春。”这样的仿写,实际上已经能够证实这个学生已经读懂了王冕的《白梅》的意境,而且真正走入了王冕的内心世界,且又从这个世界里走了出来。这显然是一种审美鉴赏的表现,同时又彰显着创造的价值。
  “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落地策略需要更多的拓展。笔者采用的“仿写策略”,一定程度上可以将优秀文本中的意义显现出来,促进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可以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盯住一则文本,兼顾多篇文本,达到举一反三、以三专一的效果。实践证明,这一策略是有效的。
  总之,群文阅读教学的引入,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改变以往单一的阅读教学方式。然而对当下基础教育一线的老师而言,这一理念依旧是新鲜事物,我们期待有更多可学习的机会,期待能在科学的指导之下将群文阅读的精神践行下去。
  • 【发布时间】2021/12/4 14:56:25
  • 【点击频次】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