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作者】 黄胜琼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杉木树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教师们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数学这门学科在素质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文章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初中数学的教学特性,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展开了论述,望给广大教师带来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是初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开展数学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提到数学,学生们就会联想到“题海战术”、“枯燥”等词。数学之所以被贴上了这些不好的标签,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错误所导致的。开展数学教学,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法,不仅要帮助学生们掌握数学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这样,学生们才能获得全面的提高[1]。
  一、创设数学学习情境
  在对初中数学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思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热情,促使师生之间形成相对平等且和谐的关系,与学生展开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利用正确积极的态度对待班级学生,实现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有效结合,创建真实的教学场景,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放松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积极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线与线之间存在的关系”时,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可以先抛出一个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觉得哪些事物中存在着线与线平行或者交叉的关系?此时学生会在大脑里搜集与问题相关的场景,主动进行思考,有的学生回答“课桌”,有的学生回答“饼干”。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情境教学的案例,借助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下,有助于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同时将数学知识与真实的生活场景联系起来教学,有助于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体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二、在赏识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教学活动中,最被动的莫过于后进生了。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后进生就不能放弃,要人人都能学数学用数学。根据后进生基础差、学习习惯不良容易情绪低落,甚至自暴自弃的特点。本人认为,应从赏识入手,多给后进生一些鼓励和帮助,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降低对后进生在学习难度上的要求,积极发现后进生在课堂中的闪光点,及时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例如,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的教学中,安排这样一道题:你能用6根火柴组成4个一样大的三角形吗?若能,请说明你的图形。其中,有一个后进生说:“能”,虽然声音不大,却能被老师听到,及时给他一个机会。这个同学说:“图形是棱锥,是三棱锥。”因为之前老师有分析过三棱锥有6条棱,在这一题目中,6根火柴就是6条棱,所以要回答本题并不难。由于该生的特殊性,老师鼓励他说:“你看,你有很好的空间想象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只要你能像现在一样,你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的。”这个同学的积极性马上就有了,其他同学也是深受鼓舞。当然,不仅仅后进生需要老师、同学的赏识,在学习生活中,每一个同学都渴望能得到理解和肯定,都希望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我们知道,不是聪明的学生被夸奖,而是被夸奖的学生会变得更聪明。课堂中,赏识的目光象阳光,照到哪里哪里亮,有赏识就有成功,有赏识,学生都愿意动起来。
  三、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直观方式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思维方式
  在过去的教授环节中,教书主要是通过课堂形式,单方面的向学生输送内容与知识,学生们对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往往都是被动的,学生们很难发挥自身的特点,挖掘自身的优势,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中的思维方式的培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们应该积极发挥学生的作用,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将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化为主动学习的状态。举例来说,教师在提及图形展开图的教授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到立体图形的展开,化空间想象为直观感受,以此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中的思维方式能力。
  当然,在课前教师应该让学生们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准备好多个正方体以及剪刀。让学生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将正方体剪开,观察它们的展开图。在学生们自己动手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分组探讨:正方体的展开图形是不是唯一的?若并非唯一的,以小组为单位总结一下小组发现的展开图形。同时小组进一步探讨,是不是6块相同的正方形随机组成的展开图就一定能够折成正方体?若并不一定的话,以小组为单位总结一下小组发现的非展开图形。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们自主参与,自己动手,相互配合的方式,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们学习的热情高涨,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对数学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中的思维方式,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的职责已由知识的传授转向促进学生发展,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而在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则是教学的根本目的,这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内容,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 【发布时间】2021/12/4 14:58:53
  • 【点击频次】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