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初中毕业后如何适应高中化学学习

 

【作者】 韦传国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教育和体育局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初高中化学衔接初探

  摘 要: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无论是知识的难度,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都存在质的飞越,导致许多学生刚跨入高中,就感到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学好化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处理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与过渡,已成为高中化学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化学;高中化学;适应学习;衔接与过渡
  一、问题提出
  考上高中的学生回来聊天时谈到高中的化学比初中化学难多了,如何如何的难学。我回忆了十年前我读高中时的化学知识概况,认真翻阅了现行高中教材和《高中化学新的课程标准》,意识到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相比,无论是知识的难度,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都存在质的飞越,导致许多学生刚跨入高中,就感到难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因此,我想结合近十余年初中化学教学经验和曾经的高中学生双重身份,对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及高中教师就如何处理好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与过渡,谈谈自己的看法。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一年级的刚进校的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新知识前,首先是近十节课的初中化学知识内容复习,授课老师应如何做才能“旧中见新”,让学生尽快的适应高中化学学习,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同时树立起教师在学生心中的良好形象?
  二、优化“教”
  如何搞好初高中化学学习的衔接,笔者认为对于教师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一)了解高一学生实际能力,贴近学生实际进行教学
  1.了解学生实际,上好第一节课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作为高一新生的教师,第一节课的意义异乎寻常,它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最重要的一课。一般开学的课都是复习初中知识,教师容易“走马观花”式的复习,这样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有一定用处,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用处不大。其实高一教师应认真准备这几节复习课,理由是: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一开始就给学生作一个对比,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什么”和“是多少”,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贴近生活实际,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 
  2.教学过程要贴近学生实际
  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习很大程度依赖老师,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并能运用。如果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高中化学,则会事倍功半,高投入,低产出。故利用复习时间灌输高中化学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应是最佳时机。新生除逐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外,还要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教法不同,高中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为课堂教学的特点。利用学前复习时间使学生适应新要求,接受老师的教学风格和适应老师教学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尽快适应新教师的讲解。
  高中教师一般不会像初中教师一样讲解很多。复习时如果只是老师在黑板上列表归纳,口若悬河的总结,相信半数同学定会昏昏欲睡。那种认为学生一次不懂讲两次、三次甚至十几次这样不厌其烦就会使学生“总有一天”明白的错觉,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活动来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使复习课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俗话说“眼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题要躬行”,所以高中复习一般都是应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一道道题目中,一开始就参考当年全国各地的初中化学中考中涉及的知识,或初中化学竞赛题、能力题或高中部分能能用初中知识进行解决的问题,更有甚者是神圣的高考中涉及到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者“难解答”的问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第一节课进行练习,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知识点是初中的“旧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让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考到,学生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自觉地认真参与了,然后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解题实际情况,再组织一套涉及初中各重点知识的复习题,以精选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教师只是就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或点评。这样做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思维,学生要尽快适应这种高中常用的教学模式。
  (三)做好初高中解题技巧和能力的衔接
  刚进入高中的学习是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又要切记适时引入高中化学的要求;既指出初中化学的局限性,又会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如涉及化学计算内容中如何巧解巧算,初中一般只讲比例式法,像包括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端假设法、守恒法、关系式法等等初中教师一般会涉及讲部分方法,但不具体,不详尽,讲解得不够升入,对于优等生可能掌握,并能运用,但中等及中等以下的学生未能理解,这事高中教师利用复习的机会就应该讲清、讲透,并辅以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能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
  (四)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刚进高中,仅有的一点学习化学的兴趣都没难题击倒,要学生爱上这门功课的可能性就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复习结束时往往会出一部试题来检测学习情况,我建议出的题尽量不要太难,树立学生能学好学化学的决心和勇气,让学生产生喜欢高中化学这种良性循环。
  三、优化“学”
  (一)反思自己情况,制订复习目标
  高中开始几节课是初高中知识的衔接,是对初中重点知识的回忆和适当拔高,首先自己要反思初中化学那些知识掌握不够好,针对性的制定复习目标和计划,老师复习到自己不懂得地方要全神贯注听,边听边结合初中教师的讲解思考,不同的教师站在不同角度,讲解的角度和方法不一样。此阶段是查漏补缺的最佳时机。
  (二)会学生用脑去理解,提高化学成绩
  通过一系列的习题使学生明白化学“难题”如何去审题,如何去找“题眼”。既复习了初中的知识,又让学生逐步学会用化学原理去解答各种问题,不能停留在讲一道题记一道题的学习模式上,而是学一道题会解一类题,学会举一反三,并逐步过渡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调整好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准备,初步学会从本质上去理解每个知识点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每个问题。
  (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如何使学生从初中的局部知识扩展到高中的全面把握和理解知识,调整好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适应高中的要求?初中化学难度不大,学生凭上课教师的讲解,适当做点练习都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但高中化学知识难度加大,内容增多,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很难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复习中就要逐步让学生学会主动查漏补缺,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勾画出来,通过独立思考都还不能理解的,就问同学或者老师,总之要把“要我学”培养成“我要学”。
  高中化学无论是知识掌握还是对学生思维的理解都上升了一个较高的层次,只有把初高中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通过高中复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初高中知识,才能尽快的适应高中化学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建东 《高中数理化》 2011年第21期
  [2]刘勤暖 刘俊杰《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版)》2012年03期
  [3]刘家访·教育学[M] ·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8

  • 【发布时间】2021/12/4 15:01:13
  • 【点击频次】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