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

 

【作者】 刘 玉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天立学校小学部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普及,在教学过程中,人们更加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加快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教学手段和方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加快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有效措施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与规律,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但是就小学生来说,由于其思维比较呆板、单一,一般难以进行独立的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思维创新性、独立性、灵活性和多向性的培养,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知识,探索规律,从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完善学习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新授课开始时,首先教师要围绕本节课学习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做好课前设计,认真创设出有标向且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后,会带着问题,跟随教师的思路,在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下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逐步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围绕重点设计一些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教师在设计这一环节时,需在前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有所深入,循序渐进。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利用教具、学具,动用心、眼、手等各种感官参与、探究,使学生自行发现和掌握知识的规律,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再次,教师要围绕难点,从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系统性和规律性等方面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着力解决重点问题,突破难点,由此及彼,拓宽知识层面,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和内容的印象。
  二、进行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能善于深入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到复杂的现象中,抓住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缺损,他们不善于将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因而考虑问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以下三点:
  1、培养学生对数的概括能力。
  数的分解能力,是数的概括的核心。如教20以内的加法,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某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和如何组成的,引导他们将20以内的数比较实际意义,认识大小,顺序、进行组合与分解练习。
  2、让儿童逐步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
  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儿童进行类比推理。例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先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步骤,让学生展示“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2—4的乘法口诀的可信性,还了解每句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们模仿老师的做法去试一试,推导出5—6的乘法口诀。生模仿获得成功后,就与他们一起总结步骤。
  3、培养掌握应用题结构的能力。
  各科教学问题,都有一个结构问题。狠抓结构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而不受题中具体的情节干扰,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重要一环。由于低年级学生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如:补充条件和问题,不变题意而改变叙述方法,根据问题说所需条件,扩题训练,拆应用题缩题训练,审题训练,自编应用题训练等等,拓展学生思维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精心设计练习,训练学生思维
  数学是练出来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多变的练习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1、一题多问。一题多问是就相同条件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提出不同问题,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三年级有女生45人,比男生少1/10。问:(1)男生有多少人?(2)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3)男生占全年级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2、一题多变,这种练习,有助于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其异同点,抓住问题的实质,加深对本质特征的认识,从而重好地区分事物的各种因素,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促进和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某工厂原来每天生产40台机器,现在每天生产50台机器,是原来的百分之几?变化题:(1)某工厂原来每天生产40台机器,现在每天生产50台机器,比原来增产了百分之几?(2)某工广
  现在每天生产50台机器,比原来增产了25%,原来每天生产多少台机器?(3)某工厂原来每天生产40台机器,现在比原来增产了25%,现在每天生产多少台机器?
  3、一题多解,一题多解主要指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启发诱导学生得到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沟通内在联系,选出最佳解题方案,从而训练了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克服了思维定势的不利因表,开拓思路,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正确、灵活地解答千变万化的应用题。能做到课标要求的“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解答方法。”通过以上形式多样的练习,不仅调动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深化,而且可以达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4、开放性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比如设计条件型开放题,就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选择性。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通过套构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模型来解决问题,要通过逆向思维的方式来让学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要通过联系生活创设情境的方式来拉近数学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切实感觉到数学的实用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孩子的实际认知水平,选择适合孩子的教学素材来设计教学活动,从而让孩子在数学课堂上能够激发潜能,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 【发布时间】2021/12/4 15:03:18
  • 【点击频次】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