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析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作者】 四川省开江县开江中学实验学校

【机构】 许素川

【摘要】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群文阅读要以提升阅读效率和质量为前提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切实发挥群文阅读的价值。群文阅读是在教师寻找课本外的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学生阅读文章的数量和提高阅读文章的速度。群文阅读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阅读习惯,还能帮助教师营造高效率的初中语文课堂。

【关键词】 语文课堂;群文阅读;策略探讨;
【正文】

群文阅读由来已久,随着其应用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受重视,其所发挥出来的积极作用也被更多人认可。阅读是了解世界、探索世界的有效途径,也是拓宽学生视野的方法。相比较传统的阅读来说,群文阅读是一种新颖的阅读方法,能够紧抓学生的阅读心理,引起学生的阅读注意,激发兴趣,群文阅读还能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与群文的文本信息结合,自主建构新知识,将有效整合学生的阅读。因此,教师应利用好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以群代替单一,助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一、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群文阅读课堂

群文阅读教学与传统的语文课堂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针对单篇课文进行文本分析,知识讲解。而群文阅读则侧重于学生们在教学中以多篇幅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比阅读、整体阅读等形式进行文本的对比分析,从而获得文本分析的能力,积累素材,从中获取语文知识。由此可见,想要实现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因此,教师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构建中。在群文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参与到阅读主题的选择,以及文本的选择。教学以学生的阅读、分析和探讨行为为主。

二、制定合理教学目标,体现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才能够逐渐的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发展特点有一个准确的掌握,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的提高课堂中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效果。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最后一课》这一章节内容时,学生在理解文章主旨的含义的过程中,都可以从文章的题目中进行入手,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朝着合理的逻辑方向进行有效的思考。并且教师在制定课堂中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都需要通过群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体现不同的教学效果,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对于不同的文章内容都可以有自己的主动分析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能够积累相关的写作素材,也能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不同的文本内容都可以进行合理的探究。而且教师在让学生对于文章题目的含义通过文章内容的阅读进行有效思考的前提下,才能够让学生理解作者所描写这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意义的所在,与作者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情感共鸣。所以教师都需要通过群文阅读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提升。

三、合理选择文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讲课模式基本都是保持不变的,教师会根据课本中的文章安排顺序负责讲,学生负责“机械性”听和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缺乏阅读的兴趣,对所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较差。而且教师的讲课方式枯燥乏味,只是按照教材的要求进行复刻,导致学生不喜欢,教师讲课也很累。尤其对于一些较复杂的文章,教师很难调动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群文阅读的重点在于“群”,可选择的文章多,教师可以较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多篇文章中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点,再从这些地方进行延伸拓展,进而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在逐渐褪去一些童真与幼稚,他们学习过程中最需要就是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正好能适应他们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文章的题材、类型等进行明确分类,再根据学生的不同阅读能力进行合理的群文阅读教学,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基于同主题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体悟不同情感

群文阅读时,文章的篇数一定是大于等于二的,为了降低教学的难度,教师可以选择同一主题或者相似主题的文章作为群文阅读的对象,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拓宽阅读面,同时也提供给学生学习名人大家们写作技巧的渠道。当多篇相似主题的文章整合在一起后,往往学生的印象会更为深刻,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能够更好地记忆自己喜欢的作者是如何写人叙事、抒发真情实感的,还能够看到同类文章中的值得借鉴的优点。比如采用倒叙的手法更能凸显时间的变化以及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情感,又比如多用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能够使文章读起来更有“质感”,这些宝贵的写作技巧是可以在平常的阅读过程中实现有效的积累的。

五、提炼群文阅读的主题内容,促进学生阅读水平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从整体上把握群文阅读课文中的“相同的主题内容”,使学生通过这样的群文阅读,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群文中所蕴含思想与内涵。并在阅读主题内容的引领下,更加高效地开展群文阅读。例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将《猫》《动物笑谈》这两篇课文融合起来进行群文阅读,这些课文虽然描写的对象各有不同,但却具有“关爱与保护动物”这样一个共同的主题,并培养学生环境保护与保护野生动物的理念。教师可让学生通过群文阅读的阅读学习方式,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这些群文课文内容,描写了不同的爱护动物与保护动物的故事,但从其本质而言,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构建生态环境、营造美好家园的主题。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应从自身做起,关爱环境、保护动物、为建设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作出积极的贡献。”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开展群文阅读模式促进教学实效是非常可取的。教师要注意在群文阅读的开展中,要引发学生的阅读共鸣,汲取可讨论性的话题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要针对文章内容进行读写结合,加强学生的阅读实效,促进学生的语文发展,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林惠.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J].教师,2020(36):45-46.

[2]吴旺明.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J].甘肃教育,2020(7):166.

[3]赵小平.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中外交流,2020,27(27):180-181.

  • 【发布时间】2021/12/6 14:45:49
  • 【点击频次】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