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刍议红色文化与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

 

【作者】 虞美萍

【机构】 江苏省宜兴市洑东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红色文化的光辉愈发闪耀,它随着历史长河行至今日,彰显着国家的荣耀和无数英雄壮士的热血,这份赤诚与执着应当被传承和弘扬,应当被受教育者铭记。因而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红色文化也逐渐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历史,体悟文化,提升修养。回顾党的百年征程,处处充满红色文化,处处蕴含红色气息,处处彰显红色爱国情怀,每一个里程碑都镌刻着不朽的红色印记,都记录着一段红色过往,都值得当代学生细细研读,慢慢体悟。文章基于红色文化的时代背景,结合教学案例,从不从层面浅述红色文化与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策略。
  关键词:红色文化;小学德育教育;有效融合
  德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其他各育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促力和保障,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无论是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优化,还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都具有深刻的意义。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党史教育、爱国教育逐渐成为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课题,成为引领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指南,要求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将其与教学内容有效融合,并透过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知识直观生动地传达给学生,以促进学生文化底蕴和爱国情怀的养成。这样一来,教学与文化就能合理相融,学生也能经过专业课程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中国的特色文化——红色文化,同时经由红色文化的学习,重走红色道路、重温红色历史、重感红色情怀。基于这一教学背景,教师在德育课堂上,就应有计划地设置德育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走进生活,回顾历史,弘扬文化,传承历史,促进自身德育素养的有效提升。下面,笔者将根据学生的学习实情,深入探究红色文化与小学德育教育有效融合的科学策略。
  一、翻转课堂,引导学生结合视听感受红色文化熏陶
  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红色文化知识,更要让他们将所学所思铭记于心、活用于行。基于红色文化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打造信息化的德育课堂,透过视频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以此翻转课堂,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红色文化在小学德育课堂的渗透。对于小学生来说,爱国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关系到他们三观和基本意识的构建,而红色文化与教育教学的融合正反映了爱国教育实施的必要性,也成为教师培养学生德育素质的有效方式。因此,在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下,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激发学生积极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结合视听,深入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例如:在讲解有关红色人物和红色历史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微视频”的制作,为一些典型的红色事件和人物进行短视频的制作,并在课堂上以视频的形式传达给学生相关的知识点。这样一来,既能有效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学习目光,也能充分发挥信息视频的交互性,促进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助于学生思想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同学们自行到网络上学习有关红色文化的历史,可以让家长陪同学生一同学习,通过观看一些红色的影视资料或是红色文献,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红色文化这段中国文化的特色组成部分。可见,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德育课堂的翻转,也能帮助学生在红色文化的学习中进一步提升自我修养。
  二、引入案例,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体会红色历史文化
  德育作为教育版图中的重要一块,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探索新的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更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将所学内化为自身的修养,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国文化历经千年,历久弥新,永垂不求,红色文化作为其中的重要分支,从一而终飘扬于昨日青空,用缕缕耀眼的红色光辉向后人诠释红色精神,向新时代证明英雄本色。为了让这一文化成为莘莘学子求学路上的不灭之光,教师在德育教学中一定要落实好这一文化的输出性教学,或是借助案例分析红色人物的光辉事迹,或是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带领学生探索红色精神不朽的真谛,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会红色历史文化的深刻底蕴。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革命英雄时,就可以“追寻红色足迹,感怀红色英雄”为学习主题,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探究学习。首先,组织同学们观看视频,认识穿过历史风雨的英雄人物,激发学生内心大大爱国情。接着,组织学生表演情景剧,并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探究分析,合作探讨历史案例,即,伟大的革命女英雄——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先在小组内进行互动,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汇报。经此,让大家深刻意识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由无数英雄儿女浴血奋战所得。
  三、实践探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探索红色文化历程
  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帮助学生构建爱国观的基础,要想让学生真正领悟到红色历史、红色文化、红色精神,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历史博物馆或是红色遗址参观学习,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切实感受红色文化的发展历程。像教师可以联合学校为德育教育搭建红色文化游学实践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在各大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红色景区等进行“打卡”学习,教师提前设置“打卡点”,学生可通过游学打卡的形式落实学期的德育学习中的红色文化模块。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也能使其在切身实践中探索红色文化的发展历程,感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更急坚定爱国信念,成为无愧于自我、无愧于党和国家的爱国青年。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愈发凸显,而红色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必将渗透于小学德育课堂。因此,相关教师要好红色文化的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在课内外,线上下的学习中重温红色历史、重走红色道路、重塑红色精神。
  参考文献:
  [1]吴金平.中华传统文化与藏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20(13):65.
  [2]宋生娟.关于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17):13-14.
  [3]张颖佳,周德英,梁智清,黄桂芳,陶慧琴. 崇左红色文化资源在中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对策及研究[J]. 教育教学,2020,2(10):
  • 【发布时间】2022/1/11 22:22:04
  • 【点击频次】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