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语文课堂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

 

【作者】 余秀芳

【机构】 四川省广安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本文探讨了语文课堂渗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挖掘资源、搭建平台、开展语文实践三种有效路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有效
  作为素质教育重要载体的语文学科教学不仅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还具有文道统一的集具思想性、教育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育人性。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担当其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也应是其应担之责。因此,作为执教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论哪个模块内容的设计、实施等都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作为其目标实施之一。这不仅可以营造学习氛围,增强课堂情感性,还可以此育人,提高语文课堂情趣价值导向性,让学生获得正确的健康的身心健康教育。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语文课堂中心理健康渗透实施的有效路径。
  一、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素材,科学制定渗透目标
  目标是教学努力的方向。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目标内容归位到“情感态度价值观”之列,主要涉及到语言应用、心理素质、审美情趣以及德育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纵观现行教材,具有这方面内容的课文较多,仔细挖掘会发现其中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这些资源都可以作为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教学目标设计中我们就应把此作为内容之一确定下来,再在此基础上设计“怎么教”,完成实施路径选择,从而为课堂上正确育人、科学引导打下坚实基础。比如,以《丑小鸭》这篇课文为例,在制定目标时我们就可将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作出努力列为其中。教学这篇文章快在结束之际就可搭建交流讨论平台,组织学生对文章主题——“丑小鸭为什么会变成白天鹅”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引导,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见解。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学生交流以及思想融汇,学生在发表意见中说出了丑小鸭在变成白天鹅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也作出了很多付出。此时我们再其语句中的主人公换成是我,学生自然就知道梦想实现的过程就是汗水付出的过程,都要作出很大努力的。这样的教学展开,学生自然就受到了要想事成切不可半途而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准确把握实施时机
  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在一篇人文性极强的课文里总是以不明显的方式存在的,需要我们教师通过引导式阅读再进行深入思考之后才会发现其智慧育人之光。但如果多作教学实施总结反思我们又会发现,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上渗透实施又是有径可寻的。一般来讲,有这种情形可是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最佳时机:一是兴趣浓烈时,当学生探究学习兴趣和动机异常强的时候他们正处于“愤悱”状态,此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他们是最乐意接受的二是情感共鸣时,当学生与文本倡导的情感发生共鸣相通时,也往往是情到深处不自已了,很容易就被文中所表达的心理情感所感动;三是思维极度活跃时,在表扬下也是很容易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作为一线教师,在掘出人文育人内容时我们就应想方设法寻找渗透路径和实施方法,思考通过什么样的平台搭建可以让学生达到上述三种状态,再由此实现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这个目标。《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现代诗就是一篇思想性、教育性极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范例,把此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来进行教学实施,是再好不过的了。过程中搭建了有感情朗读这一平台,让学生反复吟诵其中句段,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诗人积极乐观、不惧挫折的人生态度。这样的实施就自然会在学生心理形成只要坚持为梦想而拼搏终会赢得苦尽甘来的奋斗执念。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实施语文实践
  语文实施路径是广泛的,而作为其中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也是多样的。多年实践告诉我,仅在课堂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其效果还是不够的,因为育人之心最好地平台在课外,在活动中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收到更明显的育人效应。所以,我认为语文学科担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助最好坚持大语文观,通过在课文的语文实践去培养,去实现心理健康培养目标。如在教学完《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文章时我们就可将文中倡导的观点——“饮水思源”作为主题,结合感恩节这个特殊日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感恩多自我做齐、从身边做齐。在那天的语文课堂中我设计开展了“课内话感恩,课外见行动”主题的“感恩行”语文实践活动。课堂上,很多学生在我精心设计的导语引导下都唤醒了生活记忆,他们都很乐意地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感恩经历,或是亲自做的,或是亲眼目睹的,或亲耳听到的。这些内容从学生口中说出来,不仅其本人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而且对听者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既培养了学生良好品德又促进了他们感恩意识的形成,起到了很好心理健康教育——助人为乐。语文课本中这样的内容很多,如《游子吟》就是很好地感恩和孝亲尊爱之文,《峨眉道上》《爬天都峰》等都是励志不怕苦的好范文,都是应肩负心理健康教育之责的平台。其实,随着学科融合推进,语文实践活动愈来愈丰富,渗透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路径也会随着平台的增多而变得更有实践性,这些实践有的是主题鲜明地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是借题发挥的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论哪种,都是我们语文实践活动所带来的教育培养,都对学生发展是有益的。
  总之,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下娇生惯养这一代中更具有积极意义,而语文课堂是肩负全面育人的担当就必须果敢扛起来,创新方法和实践路径,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技能的同时还要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心理,为他们乐观向上、积极面对生活助力。
  参考文献:
  [1]张芸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18年。
  [2]任耀春,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华夏教师,2017年。
  • 【发布时间】2022/1/11 22:22:20
  • 【点击频次】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