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论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好习惯往往是人成才的必备条件。小学英语作为奠基教育平台加强学生英语素养提升的学习习惯培养,使之良好习惯进而促使其形成内驱,能把学习当成一种自觉。这对于学生将来更好地学习就会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习惯;培养;有效策略
习惯成就人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使学生把自觉学习作为生活常态的情感内驱。实践也证明,一个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人不仅能科学安排自我学习时间,随时获取新知识,还能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这个奠基平台上作为一线教学者应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使之爱上英语,乐于英语学习。并通过于此带动其他学科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英语教学谈谈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学生热爱课堂认真听讲的习惯
课堂是知识获得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能力发展、习得养成的场所平台。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实现主阵地作用,还能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进行情感交流。我们知道,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加之“好动”,听知觉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这些因素决定了他们认真听课的持久度不可能太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加强学生听课习惯培养,使之产生一种内驱力,能促使自觉。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就应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听讲习惯。为实现这个效果,可在学生学习时提出可操作的具体要求,让他们明确该怎么听讲,该如何去做好这一行为。毕竟是小学生,很多习惯都还处于形成期。课堂听讲看似简单易操作,但需要毅力执行一个认真听讲孩子的好做法,教师必须在英语教学中将如何才算认真听讲的具体操作方法告诉学生,如要积极观察教师动作、心思集中在课堂、同学发言不不插嘴、听到重要的还要动笔在书上记一记等。这些习惯培养是持久的,不是一天两天就实现了。作为教师,既要强化习惯,更要创新教学方法,让课堂新颖生动,能吸引学生参与,能把学生持久地卷入到活动中来,如教学身体各部位单词时,采取游戏式教学,就能更好地把学生卷入到课堂中来。既培养了他们爱好,又促进了学生习惯培养。
二、培养学生乐于利用英语进行表达的习惯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的目的就是要能说。为了实现这个效果,除了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和胆量外还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表达的习惯:在一定场合能大胆利用英语开口说,做到声音大小适度、有礼貌。实现这种效果需要落实到实践中加以培养,我们可从两方面去践行于此。
首先,要注重氛围营造。古人说得好,没有“亲其师”这样的基础条件哪里有“信其道”的可能,更不会有“乐其学”的主动。爱屋及乌是我们小学教师深谙的道理,实现这个的前提要求就是要用自身“师爱”去打得学生的“心”,赢得他们信任后的亲近,使学生产生乐于向教师接近的感情,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师生关系好并由此产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情感,形成轻松、愉悦的求知心理和敢于表达开口的信心。
其次,要搭建英语说的平台。乐于英语口头表达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有说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地培养如果没有长时间的机会训练也是不可能形成的。因此,作为教学者应从课内主阵地到课外大舞台尽可能地为他们能进行口头英语表达创造实践机会。通过英语游戏、竞赛的组织增强学生表达兴趣,通过开辟英语角、开展英语悦读会、举办英语兴趣小组、排演英语课本剧、收看英语文娱电视节目等方式丰富学生英语词汇和增加句型表达。在这些活动平台的应用中作为组织者应适时作为过程督促,特别是及时送表扬,给他们鼓励,必要时还可以采取送“小红花”“小奖章”“小红星”等等奖励的方式来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愉悦感。这些方法都可促进学生开口说英语并形成习惯。
三、培养学生乐于英语朗读的习惯
英语和语文一样,是读的学科。学习这种语言学科更需要以读为径,不论是增强语感的读还是熟悉内容的读都需要在数量上达到量的要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把读的机会和空间还给主体者,让他们真正有开口朗读英语的机会。现实中我们看到一些教师为了教学进度很少搭建朗读平台。这样缺少读的机会的学习自然就不会提高朗读能力也不会形成朗读习惯。因此,我认为作为教学实践者应摈弃求任务完成这种思想,还课堂于主体,多开展能培养学生朗读习惯的活动,如用好早读课、用好主阵地课堂、用好英语朗读会、用好课后延时服务平台等,都可以组织英语朗读活动。只有机会增多,引领得当,学生朗读习惯就会从兴趣中转化而成。但值得注意的是,朗读习惯的形成还需要教师授予方法,让学生带着要求去实现正确拼读、声音响亮、能流利的朗读效果。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朗读示范,成为学生朗读模仿对象。同时也可以利用录音机放磁带的方式让学生跟读,鼓励学生从中模仿朗读的语调、节奏,感受升调、降调、重读等朗读技巧实践。除了这两种朗读平台实践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师徒互帮互助、竞争性朗读等方式来助力学生朗读兴趣和习惯的形成。
习惯,虽是一种非智力因素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不亚于兴趣和情感的作用。因此,作为奠基的小学英语教学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个追求,作为教学者就必须在注重知识技能目标达成的同时也应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使之形成一种自觉。为此,作为教学实践者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分阶段、有步骤、严格地加以针对性训练,通过系列化的措施和创新教学举措,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朱流兵,探究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9年。
[2]郑永胜,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探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8年。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习习惯;培养;有效策略
习惯成就人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使学生把自觉学习作为生活常态的情感内驱。实践也证明,一个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人不仅能科学安排自我学习时间,随时获取新知识,还能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这个奠基平台上作为一线教学者应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使之爱上英语,乐于英语学习。并通过于此带动其他学科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英语教学谈谈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学生热爱课堂认真听讲的习惯
课堂是知识获得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能力发展、习得养成的场所平台。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实现主阵地作用,还能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进行情感交流。我们知道,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加之“好动”,听知觉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这些因素决定了他们认真听课的持久度不可能太长。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加强学生听课习惯培养,使之产生一种内驱力,能促使自觉。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就应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听讲习惯。为实现这个效果,可在学生学习时提出可操作的具体要求,让他们明确该怎么听讲,该如何去做好这一行为。毕竟是小学生,很多习惯都还处于形成期。课堂听讲看似简单易操作,但需要毅力执行一个认真听讲孩子的好做法,教师必须在英语教学中将如何才算认真听讲的具体操作方法告诉学生,如要积极观察教师动作、心思集中在课堂、同学发言不不插嘴、听到重要的还要动笔在书上记一记等。这些习惯培养是持久的,不是一天两天就实现了。作为教师,既要强化习惯,更要创新教学方法,让课堂新颖生动,能吸引学生参与,能把学生持久地卷入到活动中来,如教学身体各部位单词时,采取游戏式教学,就能更好地把学生卷入到课堂中来。既培养了他们爱好,又促进了学生习惯培养。
二、培养学生乐于利用英语进行表达的习惯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的目的就是要能说。为了实现这个效果,除了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和胆量外还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表达的习惯:在一定场合能大胆利用英语开口说,做到声音大小适度、有礼貌。实现这种效果需要落实到实践中加以培养,我们可从两方面去践行于此。
首先,要注重氛围营造。古人说得好,没有“亲其师”这样的基础条件哪里有“信其道”的可能,更不会有“乐其学”的主动。爱屋及乌是我们小学教师深谙的道理,实现这个的前提要求就是要用自身“师爱”去打得学生的“心”,赢得他们信任后的亲近,使学生产生乐于向教师接近的感情,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师生关系好并由此产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情感,形成轻松、愉悦的求知心理和敢于表达开口的信心。
其次,要搭建英语说的平台。乐于英语口头表达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有说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地培养如果没有长时间的机会训练也是不可能形成的。因此,作为教学者应从课内主阵地到课外大舞台尽可能地为他们能进行口头英语表达创造实践机会。通过英语游戏、竞赛的组织增强学生表达兴趣,通过开辟英语角、开展英语悦读会、举办英语兴趣小组、排演英语课本剧、收看英语文娱电视节目等方式丰富学生英语词汇和增加句型表达。在这些活动平台的应用中作为组织者应适时作为过程督促,特别是及时送表扬,给他们鼓励,必要时还可以采取送“小红花”“小奖章”“小红星”等等奖励的方式来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愉悦感。这些方法都可促进学生开口说英语并形成习惯。
三、培养学生乐于英语朗读的习惯
英语和语文一样,是读的学科。学习这种语言学科更需要以读为径,不论是增强语感的读还是熟悉内容的读都需要在数量上达到量的要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把读的机会和空间还给主体者,让他们真正有开口朗读英语的机会。现实中我们看到一些教师为了教学进度很少搭建朗读平台。这样缺少读的机会的学习自然就不会提高朗读能力也不会形成朗读习惯。因此,我认为作为教学实践者应摈弃求任务完成这种思想,还课堂于主体,多开展能培养学生朗读习惯的活动,如用好早读课、用好主阵地课堂、用好英语朗读会、用好课后延时服务平台等,都可以组织英语朗读活动。只有机会增多,引领得当,学生朗读习惯就会从兴趣中转化而成。但值得注意的是,朗读习惯的形成还需要教师授予方法,让学生带着要求去实现正确拼读、声音响亮、能流利的朗读效果。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朗读示范,成为学生朗读模仿对象。同时也可以利用录音机放磁带的方式让学生跟读,鼓励学生从中模仿朗读的语调、节奏,感受升调、降调、重读等朗读技巧实践。除了这两种朗读平台实践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师徒互帮互助、竞争性朗读等方式来助力学生朗读兴趣和习惯的形成。
习惯,虽是一种非智力因素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所产生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不亚于兴趣和情感的作用。因此,作为奠基的小学英语教学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个追求,作为教学者就必须在注重知识技能目标达成的同时也应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使之形成一种自觉。为此,作为教学实践者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地、分阶段、有步骤、严格地加以针对性训练,通过系列化的措施和创新教学举措,逐步实现。
参考文献:
[1]朱流兵,探究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9年。
[2]郑永胜,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探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8年。
- 【发布时间】2022/1/11 22:27:08
- 【点击频次】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