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论语文中低学段的识字教学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培养中低学段学生的识字能力需要我们从其识字兴趣培养着手,提高识字主体性,授予识字策略,丰富识字方法。本文探讨了培养学生识字主体性、教会学生识字方法和鼓励引导学生随时随地自主识字等三个方面的识字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低学段;识字教学;主体性;识字方法
识字教学,既是小学中低学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引领学生走进语文世界、获得语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在小学1-3年级,识字量多,而且有的生字又特别抽象,这就让中低学段学生学习、记忆有了一定的难度,从而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生成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就产生了抑制作用。因此,激发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使其产生主动识字的求知愿望并让他们轻松愉快的学习汉字,就成为我们识字教学课落实“优教优学”课改理念的重要追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拓宽他们的思路,教给他们识字策略方法,增强他们自主识字求知欲。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枯燥的识字教学产生兴趣并积极学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利用游戏调动学生识字主体性
学生是识字主体。喜欢游戏是他们天性,喜欢模仿、喜欢表现、喜欢表扬也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天性。抓住这些特征,采取针对性激趣策略,既可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成为主体,又可对提高师生互动和识字教学有效性有很大帮助。
一是采取“找朋友”游戏助力识字教学。譬如在教学语文第3册《小雨点》这一课汉字的巩固阶段,我出示了“讠、氵、虫、口、厂、讠、王”和“犬、主、力、今、午、炎、圭”等偏旁部首,要求同桌两个同学利用“找朋友”的方式组新字。其具体操作就是让同桌的两个小朋友象做剪刀石头布一样出示偏旁部首,比方说:“你出‘厂’,我出‘犬’合在一起就是‘厌’,讨厌的‘厌’。”如果说得好,就让全班同学给以热烈的掌声。利用这样的形式实施识字教学,不仅助力学生汉字重组练习,提高学生识学兴趣,还能增强识字效果和培养思维灵活。
二是采取“有趣的加减”助力识字教学。利用汉字形声字规律,开展“有趣的加减”游戏助力识字教学也是行之有效的做法。譬如:学习了汉字“青”之后,我让学生加偏旁组新字,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我来加个‘目’变成‘睛’,眼睛的睛,然后让下一个学生接着说。“做减法”识字就更多了,方法也很简单,这儿不再说。在这样的加减游戏中,学生特别活跃,特别兴奋。
二、教会识字方法让学生学会学
教给识字策略方法是中低学段语文识字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另一个重点。在学生在有强烈识字兴趣的基础上以“法”入手,让他们拥有识字策略习得识字方法。
(1)教给归类识字法。从汉字造字角度来看,虽然有象形、会意、形声、指事等类型之分但主要还是形声字占了多数。我们知道,形声字在学习理解上是最为简单的,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规律,所以在教学中能将这些字进行归类,就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譬如:在学《十二生肖歌》时,有两个“猪”“猴”生字,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这两个字的异同,当学生说出都有“犭”时,教师就给学生说明含“犭”的字都与动物有关,再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字还含有“犭”这个偏旁。学生说出有“狗”“猫”“狼”等。这个过程不但让学生认识本课的生字还巩固了以前学过的字,其意义是多样的。
(2)教给图字结合法。现行中低学段的语文教材,很多地方都是图字结合的。因此,在实践中就可教给学生以图识字策略,让学生看图识字。除了看教材上的“图”之外,还有教师根据所识之字的特点而绘制的简笔画。简笔画在教学中就可以将事物形象化、生动化、让人有极大的想象力,特别适合低年级儿童。譬如教学象形字“日、月、水、火、山、石”等字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一边看黑板上的图一边记忆生字,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愉快。对于指事字也可采取这种方法进行教与学,如“休”的教学我们就在分析字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帮助学生把一个人靠在树旁作休息之状这样抽象化的事物变得具体直观,同样可以牢牢加深学生记忆。
(3)教给字谜识字法。猜字谜不仅有益智性还有趣味性。利用字谜识字法,不仅能帮助学生识字、训练思维还能培养学生创新理解汉字的能力。教学中,针对那些难以记忆掌握的汉字我们就可鼓励学生编字谜,如“十八口——杏、三人同行——众、日月同辉——明”等等都是学生在汉字学习时所编出来的字谜。这样学生识记生字时不枯燥、不机械,是学得轻松又记得深刻的有效做法,值得长期使用。
三、鼓励引导学生随时随地自主识字
生活处处有汉字,随处可见的包装,街上到处是广告牌,在商店里处处有满目琳琅商品名称,电视节目不仅有名称还有字幕,广告、新闻、动画片等都是汉字“出没”的地方,利用这些平台和机会,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有随时随地识字的准备和需求。除了在生活中识字外还可以阅读一些产品说明和工程介绍,同样可以识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培养学生这种随时随地识字的兴趣,鼓励他们课外生活中去识字。
总而言之,识字是小学中低学段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对象。加强识字教与学的策略创新对于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多年实践证明,孤立的教识字不可取的,采取固定模式施教也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在“优教优学”的今天,创新策略成为课堂提效的主旋律时,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应遵循教学规律、凸显学生主体,采取多样化策略增强识字教学趣味性和实效性,才能让识字过程充满活力盈满趣味,从而帮助学生轻松越过识字关。
参考文献:
[1]邹红静,有效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增质量[J].教育探索,2021年。
[2]郭珍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低学段;识字教学;主体性;识字方法
识字教学,既是小学中低学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引领学生走进语文世界、获得语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在小学1-3年级,识字量多,而且有的生字又特别抽象,这就让中低学段学生学习、记忆有了一定的难度,从而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生成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就产生了抑制作用。因此,激发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使其产生主动识字的求知愿望并让他们轻松愉快的学习汉字,就成为我们识字教学课落实“优教优学”课改理念的重要追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拓宽他们的思路,教给他们识字策略方法,增强他们自主识字求知欲。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枯燥的识字教学产生兴趣并积极学呢?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利用游戏调动学生识字主体性
学生是识字主体。喜欢游戏是他们天性,喜欢模仿、喜欢表现、喜欢表扬也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天性。抓住这些特征,采取针对性激趣策略,既可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成为主体,又可对提高师生互动和识字教学有效性有很大帮助。
一是采取“找朋友”游戏助力识字教学。譬如在教学语文第3册《小雨点》这一课汉字的巩固阶段,我出示了“讠、氵、虫、口、厂、讠、王”和“犬、主、力、今、午、炎、圭”等偏旁部首,要求同桌两个同学利用“找朋友”的方式组新字。其具体操作就是让同桌的两个小朋友象做剪刀石头布一样出示偏旁部首,比方说:“你出‘厂’,我出‘犬’合在一起就是‘厌’,讨厌的‘厌’。”如果说得好,就让全班同学给以热烈的掌声。利用这样的形式实施识字教学,不仅助力学生汉字重组练习,提高学生识学兴趣,还能增强识字效果和培养思维灵活。
二是采取“有趣的加减”助力识字教学。利用汉字形声字规律,开展“有趣的加减”游戏助力识字教学也是行之有效的做法。譬如:学习了汉字“青”之后,我让学生加偏旁组新字,让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说,我来加个‘目’变成‘睛’,眼睛的睛,然后让下一个学生接着说。“做减法”识字就更多了,方法也很简单,这儿不再说。在这样的加减游戏中,学生特别活跃,特别兴奋。
二、教会识字方法让学生学会学
教给识字策略方法是中低学段语文识字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另一个重点。在学生在有强烈识字兴趣的基础上以“法”入手,让他们拥有识字策略习得识字方法。
(1)教给归类识字法。从汉字造字角度来看,虽然有象形、会意、形声、指事等类型之分但主要还是形声字占了多数。我们知道,形声字在学习理解上是最为简单的,因为它们都有一定的规律,所以在教学中能将这些字进行归类,就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譬如:在学《十二生肖歌》时,有两个“猪”“猴”生字,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这两个字的异同,当学生说出都有“犭”时,教师就给学生说明含“犭”的字都与动物有关,再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字还含有“犭”这个偏旁。学生说出有“狗”“猫”“狼”等。这个过程不但让学生认识本课的生字还巩固了以前学过的字,其意义是多样的。
(2)教给图字结合法。现行中低学段的语文教材,很多地方都是图字结合的。因此,在实践中就可教给学生以图识字策略,让学生看图识字。除了看教材上的“图”之外,还有教师根据所识之字的特点而绘制的简笔画。简笔画在教学中就可以将事物形象化、生动化、让人有极大的想象力,特别适合低年级儿童。譬如教学象形字“日、月、水、火、山、石”等字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一边看黑板上的图一边记忆生字,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愉快。对于指事字也可采取这种方法进行教与学,如“休”的教学我们就在分析字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帮助学生把一个人靠在树旁作休息之状这样抽象化的事物变得具体直观,同样可以牢牢加深学生记忆。
(3)教给字谜识字法。猜字谜不仅有益智性还有趣味性。利用字谜识字法,不仅能帮助学生识字、训练思维还能培养学生创新理解汉字的能力。教学中,针对那些难以记忆掌握的汉字我们就可鼓励学生编字谜,如“十八口——杏、三人同行——众、日月同辉——明”等等都是学生在汉字学习时所编出来的字谜。这样学生识记生字时不枯燥、不机械,是学得轻松又记得深刻的有效做法,值得长期使用。
三、鼓励引导学生随时随地自主识字
生活处处有汉字,随处可见的包装,街上到处是广告牌,在商店里处处有满目琳琅商品名称,电视节目不仅有名称还有字幕,广告、新闻、动画片等都是汉字“出没”的地方,利用这些平台和机会,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有随时随地识字的准备和需求。除了在生活中识字外还可以阅读一些产品说明和工程介绍,同样可以识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培养学生这种随时随地识字的兴趣,鼓励他们课外生活中去识字。
总而言之,识字是小学中低学段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对象。加强识字教与学的策略创新对于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多年实践证明,孤立的教识字不可取的,采取固定模式施教也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在“优教优学”的今天,创新策略成为课堂提效的主旋律时,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应遵循教学规律、凸显学生主体,采取多样化策略增强识字教学趣味性和实效性,才能让识字过程充满活力盈满趣味,从而帮助学生轻松越过识字关。
参考文献:
[1]邹红静,有效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增质量[J].教育探索,2021年。
[2]郭珍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年。
- 【发布时间】2022/3/22 20:26:44
- 【点击频次】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