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一年级珠心算加法教学初探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在小学数学中,计算有着至高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小学数学阶段数学学科的基础。而我们数学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很好的数学思维,数学中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实践,统计与概率都紧紧围绕着培养孩子们的核心素养展开。而珠心算又称“珠算式心算”,“脑珠速算”,让孩子在脑子里打算盘,通过珠算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计算负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般智力的儿童通过科学方法训练都能掌握。珠心算是珠算式心算的简称,是将数字变成算珠符号(珠像)浮现在脑中,并依据珠算原理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一种计算方法。其特点在于将中国传统的珠算方法与形象记忆巧妙的结合起来,通过“脑图像”得出结果。
关键字:珠心算;拨珠;直加直减
“珠心算”强调是脑印象的创建,通过双手拨珠,珠子在脑海中浮现,使孩子能通过拨珠思考和联想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和想象能力。算盘可以使学生直观地认识数,我们现行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认识数采用的是数实物和计数器的教学方法,计数器虽然直观,但它没有算盘认数快捷。例如:计数器上表示79,十位上就有7颗珠子,个位上有9颗珠子,学生要读出或写出79,必须去数珠子,由于珠子太多,难免会数错。算盘就不同了,79在算盘上不用数,就可以直观的读出或写出。因为只要在算盘上定好数位,个位满10向十位进一,也就是十个一是10,十位满10向百位进一,也就是十个10是一百,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也就是10个一百是一千……算盘不但可以表示数,还能清楚表示不同数位的数。利用算盘认识数,很小的孩子就可以认识多位数。
一、初识算盘:创设故事情境,认识算盘的结构,认识算盘中的珠子
低段孩子们感兴趣的熊大熊二的故事,告诉孩子们要认识了算盘的结构和名称,认识算盘里面的珠子代表什么,代表哪些数才能打败光头强。
算盘的四周分为框,由框,梁,档和算珠组成。算盘中间的横条,叫做梁。在算盘从上边贯穿横梁至下边的小棒叫做档,一般是9至10 档,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算盘上的珠子叫算珠,梁上方的算珠,一颗代表数字5,梁下边的算珠有四颗,一颗代表数字1. 过关口诀:一把算盘四边框,框里住着梁珠档。档把珠儿串起来,梁把算珠分下上。下珠代表一个一,上珠一个把五当。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孩子的姿势,打算盘的时候,身体要坐正,腰杆挺直,头微微低,手臂抬起,双脚放平,右手拿笔。
二、学会拨1-9,双手拨珠,拇指拨入,食指拨去
让学生学会双手拇指全盘拨入1,重复3次。双手拇指全盘拨入2,双手拇指全盘拨入3,双手拇指全盘再拨入2。双手食指全盘拨去1......这样的重复训练,让孩子学会拨珠。
三、直加直减,进位加,退位减
低段学生在进入小学一年级时,孩子们对数学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可以从5以内的加减法,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教学,让孩子们每天用半小时的时间进行拨珠练习,让珠算与所学学科内容相结合,让孩子们对珠算感兴趣,进而在脑海里演算拨珠的过程,达到珠算到心算的演变。
四、学会算盘的基本拨珠方法,加深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甚至更大的数字的拨珠教学
低段孩子的珠心算教学,一开始要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对珠算感兴趣,再学会简单的拨珠技巧之后,加以训练,使孩子能拨更大的数字。
珠心算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们在小学数学中的心算能力,进而提高孩子们的笔算能力,达到提高孩子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孩子对数学学科的兴趣。珠算到心算,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要让孩子们学会简单的加法珠算技巧,才能让孩子们在珠心算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初级儿童珠心算——鲍俊著
关键字:珠心算;拨珠;直加直减
“珠心算”强调是脑印象的创建,通过双手拨珠,珠子在脑海中浮现,使孩子能通过拨珠思考和联想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和想象能力。算盘可以使学生直观地认识数,我们现行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认识数采用的是数实物和计数器的教学方法,计数器虽然直观,但它没有算盘认数快捷。例如:计数器上表示79,十位上就有7颗珠子,个位上有9颗珠子,学生要读出或写出79,必须去数珠子,由于珠子太多,难免会数错。算盘就不同了,79在算盘上不用数,就可以直观的读出或写出。因为只要在算盘上定好数位,个位满10向十位进一,也就是十个一是10,十位满10向百位进一,也就是十个10是一百,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也就是10个一百是一千……算盘不但可以表示数,还能清楚表示不同数位的数。利用算盘认识数,很小的孩子就可以认识多位数。
一、初识算盘:创设故事情境,认识算盘的结构,认识算盘中的珠子
低段孩子们感兴趣的熊大熊二的故事,告诉孩子们要认识了算盘的结构和名称,认识算盘里面的珠子代表什么,代表哪些数才能打败光头强。
算盘的四周分为框,由框,梁,档和算珠组成。算盘中间的横条,叫做梁。在算盘从上边贯穿横梁至下边的小棒叫做档,一般是9至10 档,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算盘上的珠子叫算珠,梁上方的算珠,一颗代表数字5,梁下边的算珠有四颗,一颗代表数字1. 过关口诀:一把算盘四边框,框里住着梁珠档。档把珠儿串起来,梁把算珠分下上。下珠代表一个一,上珠一个把五当。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孩子的姿势,打算盘的时候,身体要坐正,腰杆挺直,头微微低,手臂抬起,双脚放平,右手拿笔。
二、学会拨1-9,双手拨珠,拇指拨入,食指拨去
让学生学会双手拇指全盘拨入1,重复3次。双手拇指全盘拨入2,双手拇指全盘拨入3,双手拇指全盘再拨入2。双手食指全盘拨去1......这样的重复训练,让孩子学会拨珠。
三、直加直减,进位加,退位减
低段学生在进入小学一年级时,孩子们对数学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可以从5以内的加减法,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教学,让孩子们每天用半小时的时间进行拨珠练习,让珠算与所学学科内容相结合,让孩子们对珠算感兴趣,进而在脑海里演算拨珠的过程,达到珠算到心算的演变。
四、学会算盘的基本拨珠方法,加深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甚至更大的数字的拨珠教学
低段孩子的珠心算教学,一开始要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对珠算感兴趣,再学会简单的拨珠技巧之后,加以训练,使孩子能拨更大的数字。
珠心算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们在小学数学中的心算能力,进而提高孩子们的笔算能力,达到提高孩子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孩子对数学学科的兴趣。珠算到心算,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要让孩子们学会简单的加法珠算技巧,才能让孩子们在珠心算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初级儿童珠心算——鲍俊著
- 【发布时间】2022/3/22 20:27:14
- 【点击频次】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