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从“记不住校训”谈学校发展的突破口

 

【作者】 王洪辉

【机构】 福建省宁化县石壁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读《为什么是抚松—中国乡村教育再造》有感

  抚松教育的崛起过程中,为了打造铁军校长,把校长们逼上“梁山”,把习惯了当东奔西跑为学校发展找钱的校长,习惯了当迎来送往、栽花种菜、修路粉墙的校长,习惯了常年不读书、不学习、不进课堂、对外部的教育世界一无所知的校长,推进了研究课堂、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的“新课堂”中,校长们从尴尬、不适应,逐步走向熟练、自信和专业化,使得校长专业化水平得到大面积提高,“杂牌军”终成“正规军”。其间,文中的一个小标题“记不住校训的尴尬”让我着实有了同感,如果有人突然问我,你学校的校训是什么?也许,我也会象文中的张传荣校长一样答不上来。一则,自己不是长时间在这所学校工作,对于学校的发展、校训的由来、学校文化不是根深蒂固的那种理解;二则,现实中,校长工作确实很忙碌,没有过多的时间顾及或者强背下学校固有的相关理念。我想,也许不仅是我,可能存在不少甚至很多的校长都会答不出自己学校的校训。
  究其原因,文中的分析可谓一针见血,其一是此校训不是师生自我认同的校训,没有体现师生的共同价值观;其二是此校训太普通,口号化,标语化,没有个性,没有魅力,更没有生命力。
  冯恩洪校长说得好,“学校发展的本质是文化的发展,而校训,是学校文化的集中体现。”
  就目前而言,很多学校的校训存在不同的弊端,一是机械而设,也就是找找资料,看看形势,虚拟而成;二是没有结合学校的文化发展底蕴,缺乏发展的延伸性;三是没有找到学校的发展的突破口,没有认定一条确实可行的校园文化发展方向,在校园文化发展的进程中飘忽不定。
  发展校园文化,寻找学校发展的突破口,说者容易,实则艰难,绝非易事。是“做中学”还是“做好规划,逐步实现”?古往今来,八仙过海,各有其招,成败皆有之。寻找学校发展的突破口,既是一个研究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笔者认为:
  首先,必须做到“身入其中”。只有亲身深入到校园中,真实地体验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才能感悟到校园的真实文化,才能把握住学校在发展中的优势都有什么,哪些优势是有发展意义的,有生命力的,可以持续带动学校良性发展的;同时,辩证地认识到学校发展的劣势,急需改变的是什么,必须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在此基础上,疏理清楚文化发展的演变过程,理清思路,或许能从优势或劣势中找到适合于学校发展的可行之路。
  其次,寻找学校发展的突破口特别必须重视“用心把握”。学校发展是有机遇的,它不是由来就有,也不是固定在某时出现,是学校发展的进程中既是偶然也是必然的产物,它的产生,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必须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管理者在把握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如果缺乏用心意识,则容易失去千载难逢的机会,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所以作为学校文化发展的领头人,绝不可糊涂度日,必须用心寻找,恰当把握机遇,让学校发展乘势而上,校园文化才能发展得更加灿烂而美妙!
  最后,寻找学校发展的突破口,还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任何事物发展都必须以科学理论为依据,都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因此管理者,把握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牢记与时俱进,当学校发展的方向不适应新的形势时,必须及时调整,重新定位,寻求新的突破口,用新的教育科学理论来武装学校,来指明学校正确的发展方向,让学校文化发展的进程持续而健康,增速而高效。
  总之,及时把握学校发展的突破口,让校园文化持续健康发展是当代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人在推进这一工作过程中常常凝雾重重、深感困惑,虽偶有收获,但更多的是失败和遗憾。我想,正是因为有了失败才得以换取了寻找的真谛,从这个意义讲,一个执着的人,他必定是胜利的!

  • 【发布时间】2022/3/22 20:31:40
  • 【点击频次】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