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幼儿绘本阅读小组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 ;
【正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中,小组活动就能为幼儿创设这样一种环境。
幼儿园的各类型的语言活动有很多,其中绘本阅读是一种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选择了绘本阅读小组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作为研究方向,总结出了如下一些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小组绘本阅读,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策略。
一、绘本内容选择的策略
1.图多字少
学龄前儿童阅读,这一时期的孩子语言能力还不完善,而且对汉字的认识也比较少,主要是通过图画内容来进行理解和想象的。所以选择绘本的时候,要选择图画多、文字少,主要通过图画来传递信息的书籍,这样不仅能够有助于孩子理解书中的内容,也能够降低孩子的阅读难度,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2.长度适中
年龄越小,注意力集中时间越短,如果绘本的篇幅过长,则很容易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失去耐心,变得不耐烦,不想再继续阅读。而且,孩子的记忆力也是相对较弱的,绘本内容过长,也不利于孩子完整地阅读和理解故事,给阅读增加了难度。
3. 贴近生活
孩子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都很有限,所以在选择绘本的时候,要尽量选择贴近生活的内容,更易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也更有助于理解绘本内容。
4.故事性较强
小孩子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是非观念也不强,选择一些情节清晰、故事性比较强的绘本,能够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随着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来认识是非对错,理解诚实、勇敢、有爱心等优秀品质的含义。所以,在选择绘本的时候,应该倾向于一些乐观、正直、积极向上等正能量的内容,这样才能够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绘本阅读小组活动组织与指导策略
1.培养阅读兴趣的策略。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幼儿对阅读发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不会觉得枯燥乏味。但是幼儿的阅读兴趣的产生、发展是与我们的引导、培养分不开。因此我们主要采用以下策略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1)经验法
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是阅读活动的起点,在引导幼儿阅读前我们需要着重了解判断:幼儿是否对绘本的内容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哪些是熟悉的?哪些是不熟悉的?从而从幼儿熟悉的或者喜欢的事物着手导入。如:在大班幼儿阅读绘本《我喜欢》时,我们就从幼儿喜欢的小动物入手,让幼儿说说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喜好。这样的导入因为幼儿有丰富的经验,自然有话可说,并自然地联系到绘本的内容。
(2)制造悬念法
幼儿园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在小班的时候,通常都是老师讲述给他们听,而到了中班以后,老师有时候就会只讲一半,或者只讲故事的前半截,然后请幼儿去看绘本,看看自己能不能从绘本中猜测出故事的后半截内容,然后在孩子们翻看绘本之后,老师在引导他们完整的看绘本、听故事。这样让孩子对故事极具渴望的推动下,让他们乐意去阅读绘本。
(3)游戏法
有时候为了发展幼儿的观察的敏锐力,我们会用绘本来和幼儿做游戏。比如接触绘本初期,让孩子在同一本书上,几个人一组,比赛看谁最先找出书中究竟有多少种动物?或者多少个人物?谁最先出场?谁最后出场?这些游戏不仅发展了孩子的观察力,还提高了她们的记忆力。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乐意去看,乐意去听,乐意去说。
(4)激励法
正确把握好激励方式,能使幼儿阅读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采用语言激励:如“你真聪明”“你真棒”;采用了动作激励,如伸出大拇指,鼓鼓掌;还采用了物质激励等方法,充分激发幼儿阅读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在阅读中体验成功,产生自信,从“要我读”→“我要读”。
2.培养绘本阅读习惯的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人小,可塑性很大,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共同来完成。
(1)家园协作保障阅读的时间。
阅读环境非常重要,它是阅读活动开始的基础。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欲望。幼儿园和家庭应该要共同的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应该为幼儿提供丰富、自由、适合年龄特点的物质环境。给幼儿提供充足的、适合年龄特点的书籍、图画书,并适时的进行调整和更换。在家中为幼儿提供一个专门放书的地方,如设立图书架等,专门存放幼儿的书籍,以便幼儿随时翻阅。在幼儿园则要创设一些阅读区、故事沙龙等,让孩子有地方可看书、可阅读。还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适时地更新图书。
(2)制定规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规则制定是防止幼儿在早期阅读中出现不良行为的事前措施。有良好规则意识的幼儿阅读质量也会更高。如为了使幼儿能安静地听,在听之前提出要求后,开展“小兔子竖起来”的活动。在阅读前,先让幼儿观看书架上摆好的图书,教师再做如何从书架上取放书的示范,然后请幼儿模仿练习取放书,开展“送书宝宝回家”的活动,每次阅读活动都要求他们这样去做。良好阅读规则的制定,能使幼儿在早期阅读中养成爱护各种阅读素材的习惯,为良好阅读气氛的形成造就了条件。
(3)个别指导,强化阅读习惯。
幼儿看书的特点是速度快,往往只浏览一下画面,一本书不到两分钟从头翻到尾,就说看完了,马上又想去书架上换。此时,教师及早介入,指导幼儿如何看好一本书。教师要在幼儿阅读过程中进行不断地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
在绘本阅读小组活动中,通过选择合理的绘本以及教师的指导,不仅让每个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让不敢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进行表达的幼儿也能大胆表达,同时还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和阅读习惯,学会轮流、等待等社会交往技能,实现教育的整合。
幼儿园的各类型的语言活动有很多,其中绘本阅读是一种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选择了绘本阅读小组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作为研究方向,总结出了如下一些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小组绘本阅读,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策略。
一、绘本内容选择的策略
1.图多字少
学龄前儿童阅读,这一时期的孩子语言能力还不完善,而且对汉字的认识也比较少,主要是通过图画内容来进行理解和想象的。所以选择绘本的时候,要选择图画多、文字少,主要通过图画来传递信息的书籍,这样不仅能够有助于孩子理解书中的内容,也能够降低孩子的阅读难度,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2.长度适中
年龄越小,注意力集中时间越短,如果绘本的篇幅过长,则很容易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失去耐心,变得不耐烦,不想再继续阅读。而且,孩子的记忆力也是相对较弱的,绘本内容过长,也不利于孩子完整地阅读和理解故事,给阅读增加了难度。
3. 贴近生活
孩子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都很有限,所以在选择绘本的时候,要尽量选择贴近生活的内容,更易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也更有助于理解绘本内容。
4.故事性较强
小孩子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价值观,是非观念也不强,选择一些情节清晰、故事性比较强的绘本,能够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随着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来认识是非对错,理解诚实、勇敢、有爱心等优秀品质的含义。所以,在选择绘本的时候,应该倾向于一些乐观、正直、积极向上等正能量的内容,这样才能够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绘本阅读小组活动组织与指导策略
1.培养阅读兴趣的策略。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幼儿对阅读发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不会觉得枯燥乏味。但是幼儿的阅读兴趣的产生、发展是与我们的引导、培养分不开。因此我们主要采用以下策略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1)经验法
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是阅读活动的起点,在引导幼儿阅读前我们需要着重了解判断:幼儿是否对绘本的内容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哪些是熟悉的?哪些是不熟悉的?从而从幼儿熟悉的或者喜欢的事物着手导入。如:在大班幼儿阅读绘本《我喜欢》时,我们就从幼儿喜欢的小动物入手,让幼儿说说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喜好。这样的导入因为幼儿有丰富的经验,自然有话可说,并自然地联系到绘本的内容。
(2)制造悬念法
幼儿园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在小班的时候,通常都是老师讲述给他们听,而到了中班以后,老师有时候就会只讲一半,或者只讲故事的前半截,然后请幼儿去看绘本,看看自己能不能从绘本中猜测出故事的后半截内容,然后在孩子们翻看绘本之后,老师在引导他们完整的看绘本、听故事。这样让孩子对故事极具渴望的推动下,让他们乐意去阅读绘本。
(3)游戏法
有时候为了发展幼儿的观察的敏锐力,我们会用绘本来和幼儿做游戏。比如接触绘本初期,让孩子在同一本书上,几个人一组,比赛看谁最先找出书中究竟有多少种动物?或者多少个人物?谁最先出场?谁最后出场?这些游戏不仅发展了孩子的观察力,还提高了她们的记忆力。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乐意去看,乐意去听,乐意去说。
(4)激励法
正确把握好激励方式,能使幼儿阅读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采用语言激励:如“你真聪明”“你真棒”;采用了动作激励,如伸出大拇指,鼓鼓掌;还采用了物质激励等方法,充分激发幼儿阅读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在阅读中体验成功,产生自信,从“要我读”→“我要读”。
2.培养绘本阅读习惯的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人小,可塑性很大,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共同来完成。
(1)家园协作保障阅读的时间。
阅读环境非常重要,它是阅读活动开始的基础。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和欲望。幼儿园和家庭应该要共同的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应该为幼儿提供丰富、自由、适合年龄特点的物质环境。给幼儿提供充足的、适合年龄特点的书籍、图画书,并适时的进行调整和更换。在家中为幼儿提供一个专门放书的地方,如设立图书架等,专门存放幼儿的书籍,以便幼儿随时翻阅。在幼儿园则要创设一些阅读区、故事沙龙等,让孩子有地方可看书、可阅读。还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适时地更新图书。
(2)制定规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规则制定是防止幼儿在早期阅读中出现不良行为的事前措施。有良好规则意识的幼儿阅读质量也会更高。如为了使幼儿能安静地听,在听之前提出要求后,开展“小兔子竖起来”的活动。在阅读前,先让幼儿观看书架上摆好的图书,教师再做如何从书架上取放书的示范,然后请幼儿模仿练习取放书,开展“送书宝宝回家”的活动,每次阅读活动都要求他们这样去做。良好阅读规则的制定,能使幼儿在早期阅读中养成爱护各种阅读素材的习惯,为良好阅读气氛的形成造就了条件。
(3)个别指导,强化阅读习惯。
幼儿看书的特点是速度快,往往只浏览一下画面,一本书不到两分钟从头翻到尾,就说看完了,马上又想去书架上换。此时,教师及早介入,指导幼儿如何看好一本书。教师要在幼儿阅读过程中进行不断地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
在绘本阅读小组活动中,通过选择合理的绘本以及教师的指导,不仅让每个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让不敢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进行表达的幼儿也能大胆表达,同时还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和阅读习惯,学会轮流、等待等社会交往技能,实现教育的整合。
- 【发布时间】2022/4/8 9:17:52
- 【点击频次】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