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论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提高化学这门学科教学性有效性以帮助学生在中考中脱颖而出是我们化学教师的重要责任。本文针对化学中后期如何教学以提高有效性展开了探讨,重点从抓好新课教学、夯实实验开展和做好毕业复习三个方面阐述了实践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提高;实践方法
随着“双减”工作推进,“提效提质”的要求变成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实践追求。初中化学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也应去探索新策略以实现这个要求,达成促进学生科学素养进行落实的教学目标。在化学教学中,我发现上册重兴趣、重基础,下册重理解、重应用,难度较上册更大,学生更吃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习得化学知识发展化学实践能力,我把努力的重心更倾向于下册中后期的教学创新,力图使其教学有效性在更大幅度上有所提高。在这儿,我把这部分教学在探寻有效性提高的实践探索中获得的一些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抓好新课教学是夯基之本
要提高有效性,必须对最基本的内容教学抓好。分析中后期教材,可以看到后面的内容大多是酸碱盐,涉及的概念多、物质性质多、谈用途的页面比较多。因此,在这儿要抓好概念教学和物质性质、用途的教学。
(一)概念教学需多种方法进行。在概念教学实践中应做到抓关键字词、强化理解、朗读记忆、适当拓展。例如,对于教材上关于中和反应这个概念的论述,该定义中①关键字词:酸、碱、盐、水。②强化理解:强调酸碱做反应物,盐和水做生成物:如让学生辨析酸碱只要反应就一定是中和反应,但生成了盐和水的反应却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我们也要联系前面学习的化合反应 (A+B→C)、分解反应(AB→A+B)、置换反应(AB+C→A+BC),对比其异同找出特征发现规律。需要指出的是中和反应不是基本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特殊情况。③朗读记忆,青少年阶段学生记忆力好,因此,讲解后我常常要求他们一两分钟朗读争取熟读成诵,也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叙述一遍、理解一次,力争达到理解巩固记忆的目的:④适当拓展。教材中编者有意识地淡化了酸碱盐的概念教学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而实际上这些概念在后续课的教学中以及练习题中常出理,因此,教师要做适当的补充,让学生能够辨认出常见的酸碱盐,以使同学们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以及减少学习中的障碍问题。
(二)物质性质用途的教学。对于本部分物质,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氨水(NH3 H2O);盐有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等等。教学中能演示的要实物直观化的,要尽量让同学们有机会亲自观察、亲自动手、亲自感受;让他们结合老师的讲解对物质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熟悉性质联想到用途。当然在酸碱盐这部分,它们之间的反应也比较多。教学中我发现同学们很难完整地书写出这些化学方程式。因此我狠狠地花大力气讲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发生条件,并依此为突破口帮助同学们熟练掌握有关此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记忆问题。
二、抓实实验开展教与练
由于初三毕业班后期教学时间紧张,而中考必考实验操作,因此教师必用一定教学时间进行实验开展的教与练,针对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应使用如下方法来实施。
(一)实验的模拟化。首先,让同学们在生活中找出适当的器物模拟常用仪器,如用钢笔的各部分替代试管、滴管、烧杯等:用它们在实验课后、家中模拟常用仪器的使用,从而达到更熟悉的目的。其次,也让爱实验操作的同学做小组长,让他们先接受老师的培训再让他们代替老师纠正其他同学的操作,收发实验器材。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又减少了老师一定的工作量。
当然啦,如果实验训练结束了我们老师也要在实验室中组织学生们模拟实验操作考试现场,让他们身临其境在一个较真实的“考场”环境中有所适应、有所体会。
(二)实验的微型化。把实验操作考试中的内容进一步分解,把考试操作题分解成几种常见仪器的操作(即微型化),分开演示教学分开训练,充分利用零散时间(如课间、课后服务平台)使用常规器物模拟仪器的操作。同时让实验小组长们收集相关操作情况向老师反映。这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弄清某同学的操作问题所在,进而有针对性的辅导。
(三)实验的想象化。在实验室完成一个实验的操作练习后,布置这样的一个课后作业:请回忆这个实验的每一个操作步骤、有何规范要求以及你是如何完成的,甚至有时间的话可叙述一下可以动手比划模拟操作一次。通过实验的想象化练习,可以让同学们很快熟悉实验的操作规范、步骤、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
三、夯实毕业前期复习
本阶段大约在最后一个月,即我通常给学生所说通往中考的最后一公里发起冲刺。教学中通常要抓好单元专项复习(如概念、计算、实验、物质性质用途)与综合复习,做好查缺补漏,培优补差,共同提高(这个方面不赘述,不同的老师针对不同的学情可能有不同的复习实践方法)。当然,由于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学生们的成绩参差不齐,复习时也要与学生及时沟通疏导、加强辅导,注意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
总之,在初三毕业后期的化学教学中要提高有效性就必须把重拳放在酸碱盐的新授教学、专项实验(模拟化、想象化、微型化)训练、复习(专项与综合)教学这三个着力点上,只要师生“齐抓共管、共同进步”就能提效提质,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来帮助学生考出优异的化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廖旺辉,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中小学教育,2020年。
[2]李明丽,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之方法论[J].才智,2015年。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提高;实践方法
随着“双减”工作推进,“提效提质”的要求变成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实践追求。初中化学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也应去探索新策略以实现这个要求,达成促进学生科学素养进行落实的教学目标。在化学教学中,我发现上册重兴趣、重基础,下册重理解、重应用,难度较上册更大,学生更吃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习得化学知识发展化学实践能力,我把努力的重心更倾向于下册中后期的教学创新,力图使其教学有效性在更大幅度上有所提高。在这儿,我把这部分教学在探寻有效性提高的实践探索中获得的一些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抓好新课教学是夯基之本
要提高有效性,必须对最基本的内容教学抓好。分析中后期教材,可以看到后面的内容大多是酸碱盐,涉及的概念多、物质性质多、谈用途的页面比较多。因此,在这儿要抓好概念教学和物质性质、用途的教学。
(一)概念教学需多种方法进行。在概念教学实践中应做到抓关键字词、强化理解、朗读记忆、适当拓展。例如,对于教材上关于中和反应这个概念的论述,该定义中①关键字词:酸、碱、盐、水。②强化理解:强调酸碱做反应物,盐和水做生成物:如让学生辨析酸碱只要反应就一定是中和反应,但生成了盐和水的反应却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我们也要联系前面学习的化合反应 (A+B→C)、分解反应(AB→A+B)、置换反应(AB+C→A+BC),对比其异同找出特征发现规律。需要指出的是中和反应不是基本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特殊情况。③朗读记忆,青少年阶段学生记忆力好,因此,讲解后我常常要求他们一两分钟朗读争取熟读成诵,也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叙述一遍、理解一次,力争达到理解巩固记忆的目的:④适当拓展。教材中编者有意识地淡化了酸碱盐的概念教学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而实际上这些概念在后续课的教学中以及练习题中常出理,因此,教师要做适当的补充,让学生能够辨认出常见的酸碱盐,以使同学们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以及减少学习中的障碍问题。
(二)物质性质用途的教学。对于本部分物质,酸有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氨水(NH3 H2O);盐有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等等。教学中能演示的要实物直观化的,要尽量让同学们有机会亲自观察、亲自动手、亲自感受;让他们结合老师的讲解对物质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熟悉性质联想到用途。当然在酸碱盐这部分,它们之间的反应也比较多。教学中我发现同学们很难完整地书写出这些化学方程式。因此我狠狠地花大力气讲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发生条件,并依此为突破口帮助同学们熟练掌握有关此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记忆问题。
二、抓实实验开展教与练
由于初三毕业班后期教学时间紧张,而中考必考实验操作,因此教师必用一定教学时间进行实验开展的教与练,针对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应使用如下方法来实施。
(一)实验的模拟化。首先,让同学们在生活中找出适当的器物模拟常用仪器,如用钢笔的各部分替代试管、滴管、烧杯等:用它们在实验课后、家中模拟常用仪器的使用,从而达到更熟悉的目的。其次,也让爱实验操作的同学做小组长,让他们先接受老师的培训再让他们代替老师纠正其他同学的操作,收发实验器材。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又减少了老师一定的工作量。
当然啦,如果实验训练结束了我们老师也要在实验室中组织学生们模拟实验操作考试现场,让他们身临其境在一个较真实的“考场”环境中有所适应、有所体会。
(二)实验的微型化。把实验操作考试中的内容进一步分解,把考试操作题分解成几种常见仪器的操作(即微型化),分开演示教学分开训练,充分利用零散时间(如课间、课后服务平台)使用常规器物模拟仪器的操作。同时让实验小组长们收集相关操作情况向老师反映。这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进一步弄清某同学的操作问题所在,进而有针对性的辅导。
(三)实验的想象化。在实验室完成一个实验的操作练习后,布置这样的一个课后作业:请回忆这个实验的每一个操作步骤、有何规范要求以及你是如何完成的,甚至有时间的话可叙述一下可以动手比划模拟操作一次。通过实验的想象化练习,可以让同学们很快熟悉实验的操作规范、步骤、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
三、夯实毕业前期复习
本阶段大约在最后一个月,即我通常给学生所说通往中考的最后一公里发起冲刺。教学中通常要抓好单元专项复习(如概念、计算、实验、物质性质用途)与综合复习,做好查缺补漏,培优补差,共同提高(这个方面不赘述,不同的老师针对不同的学情可能有不同的复习实践方法)。当然,由于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学生们的成绩参差不齐,复习时也要与学生及时沟通疏导、加强辅导,注意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
总之,在初三毕业后期的化学教学中要提高有效性就必须把重拳放在酸碱盐的新授教学、专项实验(模拟化、想象化、微型化)训练、复习(专项与综合)教学这三个着力点上,只要师生“齐抓共管、共同进步”就能提效提质,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来帮助学生考出优异的化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廖旺辉,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中小学教育,2020年。
[2]李明丽,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之方法论[J].才智,2015年。
- 【发布时间】2022/4/8 9:21:20
- 【点击频次】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