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探讨

 

【作者】 唐 莎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很大程度上处于“权威者”的地位,使得学生陷入被动的学习状态,很难调动起参与英语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使得其产生对英语学科的抵触与畏难情绪。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小学英语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革除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弊端,推动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当前我国很多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都是按照单词记忆、知识点讲解和课文朗读的方式进行教学,整个教学过程按部就班,而且教师十分重视学生的单词背诵,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背诵单词和记语法,在整个课堂教学的时间之内,教师都是整个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则处于被动听讲和记忆的状态,教师既没有为学生营造出语言学习的环境,也没有注意学生的发音规范性,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死记硬背单词的发音,却没有对英语知识进行完全理解和贯通,这对于学生后续的英语学习十分不利。
  2.缺乏师生互动
  正如上面所说的,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将自身作为教学的主体,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主动性,在课堂上,教师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師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更是少之甚少,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知识掌握情况了解不到位,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
  二、小学英语互动教学模式构建的策略
  1、 以合理的课堂提问实现问答互动
  在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提问均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设置问题并组织学生回答的根本目的在于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并依照课堂提问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课堂节奏与后续安排。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模式中,提问教学的实效性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一方面,在知识传授为主的观念指引下,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往往是更加关注课堂内容的安排,很少对提问进行提前预演,使得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或是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或是不能与课堂节奏的推进有效配合;另一方面,部分教师在提问环节,往往会优先选择在学习中表现良好、能力突出的同时,以得到合适的答案,这种倾向也会使得提问脱离其设置初衷,既不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状况,使得后续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偏差,也背离了素质教育“有教无类”的基本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加强对提问环节的重视,在课前准备阶段就充分依照教学内容,统筹考虑整体的课堂节奏,对提问进行预演,保证提问内容的合理性。
  例如,在“Chinese New Year”的教学中,这一单元的重点在于关于节日的英文表达及相关文化的了解,教师可以在课堂伊始,围绕该单元的内容,设置一个开放性较强的引导问题,如“How many festivals do you know?”,这一问题与该单元的内容联系较为紧密,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基础,对其所了解的不同节日的情况进行表达,而由于题目的开放性,且生活化气息较为浓厚,因此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也可以在同教师的问答互动中“有话可说”。当然,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无论是何种问题,在学生回答后教师都应当给予一定的正向激励,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起主动同教师互动的意识与勇气。
  2、 利用角色扮演,开展互动教学
  英语学科属于语言学科的范畴,而交往是语言的主要功能,新课程改革对英语学科“听说读写”4项能力的培养,也是实现交往功能的必要手段。但是在小学教学中,由于小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如果直接引入过于复杂的语言教学,很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教师陷入“自说自话”的情况,这显然背离了英语学科的本质。因此,教师应当在互动教学模式的框架下,巧妙地利用角色扮演这一趣味性、灵活性较强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模拟真实的交往情境,让其在交往中锻炼自身的英语表达能力。在实践中,教师应当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选择其中适宜开展角色扮演的板块,编排出情景剧,让学生成为“小演员”,在浸入式的体验中实现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
  例如,在“Do you like coffee or tea?”的教学中,教学的知识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句型及基础的表达方式,核心素养目标在于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化交流的内容。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做好提前预习工作,并提前告知情景剧的主题,在讲解好重点单词、句型的基础上,选取适当材料将教室布置成“饮品店”,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顾客”的角色,重点开展“Can I help you?”“Do you like coffee or tea?”的句型练习,在学生开展良性互动的同时,教师也要重视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重点就学生的句型表达、表情姿势进行解读,最大程度地营造出“原汁原味”的交流氛围。
  3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互动频率
  互动教学模式是基于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创新探索,所謂的“互动”,既指教师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重视新型师生关系与良好课堂氛围的创设;也强调生生互动,要求引导学生在积极交流的氛围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与问答互动相比,小组合作学习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空间得到拓展,与师生互动形成了良好补充;与角色扮演相比,小组互动的组织方式更加灵活,可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常态化应用,合理的应用可以与专题性的角色扮演共同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在小组教学中,教师要重点把握如下要点,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能得到有效激发:首先,应当采用恰当的小组划分方法,落实“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在依照学生英语学习成绩、日常表现的基础上,将学生划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为能力突出、基础扎实的学生;第二层为能力与基础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第三层为基础相对薄弱、学习态度有待提升的学生,每一组要保证3层次学生的均匀性,从而在小组合作的互动中,达到“高带低,中冲高,低提升”的效果。其次,教师要设置清晰的小组合作目标,让学生在明确的任务导向下有的放矢,避免小组合作出现无序化、混乱化的情况,保证互动学习的有效性。再以“Chinese New Year”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将活动主题设置为关于家乡过年风俗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及语法要点,畅所欲言,实现组内的积极互动,最后每小组选派代表,在班级同学面前进行发言总结,实现组间的良好交流。最后,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自主讨论环节时,要以流动观察的形式,以倾听者的身份为学生提供适当建议,确保其自主讨论始终处于主题的框架内。在学生总结之后,教师也应当就学生的活动过程、总结结果进行整体评价,为后续的小组合作提供建议,实现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的有效配合。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创新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基础。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需要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入互动教学的方法,以积极的互动交流带动课堂活力的提升,为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提升英语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
  • 【发布时间】2022/4/8 9:23:06
  • 【点击频次】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