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新教材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指导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根据有关调查,有超过一大半的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因为语文作业而感到十分的焦虑不安,有30%的学生希望语文老师不要布置作业或者少布置一些语文作业,平时也能够相应地减少作文的写作量。所以,我们教师应该从自身出发,设计一些有趣的作业形式,提升课堂的学习氛围,同时布置一些有趣的课后作业。对此,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对此方面进行了探索,积极学习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在形式上做到多元化,内容上做到个性化、有趣化,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接受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自主创新;个性化;方法
语文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创造力的学科,目前老师们已经充分地注意到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作业设计方式单一。其实,作业不是一项枯燥无味的任务,而是富有乐趣、充满感情色彩的、多元化的复合体。设计有效的作业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的作业设计不但能巩固课堂的教学内容,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各项才能。
一、要突出实效性
1、紧扣目标,让作业有实效。语文课堂作业单的设计要紧扣年段目标、单元目标以及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使作业成为教学目标的实施和检验途径,有效穿插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在备课活动中,要立足年段、单元目标,细化教学目标,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认真梳理语文知识点,精选精编各个环节的作业题。
2、把握本体,让作业有语文味。我们的语文课堂,必须矢志不渝地姓“语”。我们要用学科本体的视角看问题,要树立更多的语文本位意识,不要陷入“泛语文”、“非语文”。课堂作业单也要“质朴天然,回归本色”,这是练习立足的“本”和练习着力的“根”。我们在设计课堂作业单时,要把握语文的主体,努力体现语文意识,关注语言现象,关注语言文字,拒绝非语文的练习冲击语文课堂。
二、要突出趣味性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完成作业。例如,在学习《桥》这个单元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本堂课的知识,老师可以布置“画图”的作业,让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以及自己对课文的认识、理解画出各种桥,看哪位同学画得又美观又形象。这样的作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还在绘画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了各种各样的桥的特点,冲击了传统的作业模式,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众所周知,抄写与朗读是语文学习中一种很好的巩固方法,同时也是学好语文所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笔者对作业进行了改进,每当课堂内字词教完之后,有时笔者会对学生说,今天文中的字词较容易,我就不布置抄写内容了,但明天会请你们默写,全对的同学可以免抄两遍。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来了,他们会为了免抄而想尽办法积极识字;有时为了巩固较難的生字,笔者会请孩子们做生字卡片,第二天进行交流。学生一听不要抄写,只要做卡片,自然而然就愿意接受,而且在制作卡片的过程中也能主动识字,这等同于让学生把今天所学的难字抄写了一遍。再例如,布置读书的作业时,笔者会请学生回家“有感情地将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这跟“回家读五遍课文”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
有时为了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班级还开展诵读高手大赛,只要你课文读得有声有色,就能评奖并获得奖章。这样布置的朗读作业,不仅使学生熟悉了课文的内容,同时又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可谓是一举两得。尤其是在一次语文“比武课”中,学生津津有味地朗读还得到了教学专家的一致好评。
虽然都是抄抄写写的作业,换一种形式,换一种说法,就可以给学生带来完全不同的感觉,就能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去完成,所以,我们在布置抄写、诵读作业的时候,也要用上心思,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要突出多样性
如何使学生们的智力与能力在轻松愉快的作业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呢?笔者结合语文学科曾经做过一些尝试,重点设计和布置了学生感兴趣的且乐于完成的作业。
挑战类作业 学生都有好胜心,如果老师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作业,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因。二年级时,我们改变了学习拼音的方法,即抄写拼音、默写拼音的作业,开展了“超级拼音王大赛”。比赛规则:①本次大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轮;②比赛内容有认读、拼读、读儿歌三种;③初赛由五年级同学做考官进行选拔,复赛由本班同学和班主任推荐,决赛由全年级同学和老师考评评定;④复赛获胜者荣获“拼音王”称号,决赛获胜者荣获“超级拼音王”称号。
当时比赛的气氛十分浓烈,小选手们个个憋足劲,人人大显身手。可见,同学们在平时都准备得十分充分,积极参与本次挑战类作业。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慎重评分,我们二年级14位“拼音王”、4位“超级拼音王”产生了,他们分别获得了奖状和奖品,其他同学荣获一份小礼品。
实践类作业 新大纲强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加才干。”结合“三·八”妇女节,笔者给学生们布置了特殊的作业:给妈妈写一份邀请函;朗诵一首赞美妈妈的诗;讲一个与妈妈之间的故事;为妈妈做一件家务;办一份“快乐童年”小报。
尤其是办小报,学生感受颇深。有的说:“为了办好这份报纸,全家总动员,爸爸挑选照片,妈妈剪贴,我画画,一家人其乐融融,增进了亲情。”有的说:“第一次办报很好奇,要尝试,可真的干起来时,困难重重。当我想退缩时,父母在旁边不断地鼓励说,画错了没关系,再添些小花。”孩子们在制作小报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了父爱和母爱。还有的同学说:“办报不仅使自己的画画水平提高了,动手能力提高了,版面设计水平也提高了,而且我在办报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了父母在自己身上所花费的心血。我喜欢这样的作业。”
四、要突出层次性
其实,任何一个班集体当中的学生都是存在着差异性的,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对自己布置的作业进行了改进:
出色生的作业 一个班集体中有这样一部分学生,他们能在课堂中很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所以在课后巩固的基础上,布置一些小练笔、根据课文内容仿写等创造性的作业,可以使这部分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拓展。
中等生的作业 对这类学生布置作业要有弹性,针对所学内容难易程度而定。在巩固课内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地布置一些他们心有余力的拓展型作业。
后进生的作业 以巩固课内基础知识为主,加强课内知识的掌握。做到多读课文,多写生字、词,以课文为中心,同时多增加课外阅读。
从布置作业中进行内容的分层,令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老师不仅在课堂中要尊重学生,而且在作业布置时也要充分爱护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用不同内容的作业来引导他们探究知识、汲取智慧,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获得提升。
总之,作业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合理适量的语文作业将有利于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做好课程之间的衔接,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老师也应该针对目前的语文作业中所存在的问题,改正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语文的教学质量,将作业变得具有差异性、趣味性,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现以往陈旧的作业形式,发挥作业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俞瑞军;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实践探研[J];时代教育;2014年22期
[2]陆静;浅议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J];考试周刊;2011年16期
[3]范伟平;小学语文作业如何更有效地推动语文教学分析[J];课外语文;2013年10期
[4]王凤娟;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4年94期
[5]蒋文庚;浅析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J];课外语文;2015年04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自主创新;个性化;方法
语文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创造力的学科,目前老师们已经充分地注意到创新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作业设计方式单一。其实,作业不是一项枯燥无味的任务,而是富有乐趣、充满感情色彩的、多元化的复合体。设计有效的作业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的作业设计不但能巩固课堂的教学内容,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各项才能。
一、要突出实效性
1、紧扣目标,让作业有实效。语文课堂作业单的设计要紧扣年段目标、单元目标以及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使作业成为教学目标的实施和检验途径,有效穿插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在备课活动中,要立足年段、单元目标,细化教学目标,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认真梳理语文知识点,精选精编各个环节的作业题。
2、把握本体,让作业有语文味。我们的语文课堂,必须矢志不渝地姓“语”。我们要用学科本体的视角看问题,要树立更多的语文本位意识,不要陷入“泛语文”、“非语文”。课堂作业单也要“质朴天然,回归本色”,这是练习立足的“本”和练习着力的“根”。我们在设计课堂作业单时,要把握语文的主体,努力体现语文意识,关注语言现象,关注语言文字,拒绝非语文的练习冲击语文课堂。
二、要突出趣味性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地完成作业。例如,在学习《桥》这个单元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本堂课的知识,老师可以布置“画图”的作业,让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以及自己对课文的认识、理解画出各种桥,看哪位同学画得又美观又形象。这样的作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还在绘画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了各种各样的桥的特点,冲击了传统的作业模式,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众所周知,抄写与朗读是语文学习中一种很好的巩固方法,同时也是学好语文所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笔者对作业进行了改进,每当课堂内字词教完之后,有时笔者会对学生说,今天文中的字词较容易,我就不布置抄写内容了,但明天会请你们默写,全对的同学可以免抄两遍。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来了,他们会为了免抄而想尽办法积极识字;有时为了巩固较難的生字,笔者会请孩子们做生字卡片,第二天进行交流。学生一听不要抄写,只要做卡片,自然而然就愿意接受,而且在制作卡片的过程中也能主动识字,这等同于让学生把今天所学的难字抄写了一遍。再例如,布置读书的作业时,笔者会请学生回家“有感情地将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这跟“回家读五遍课文”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
有时为了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班级还开展诵读高手大赛,只要你课文读得有声有色,就能评奖并获得奖章。这样布置的朗读作业,不仅使学生熟悉了课文的内容,同时又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可谓是一举两得。尤其是在一次语文“比武课”中,学生津津有味地朗读还得到了教学专家的一致好评。
虽然都是抄抄写写的作业,换一种形式,换一种说法,就可以给学生带来完全不同的感觉,就能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去完成,所以,我们在布置抄写、诵读作业的时候,也要用上心思,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要突出多样性
如何使学生们的智力与能力在轻松愉快的作业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呢?笔者结合语文学科曾经做过一些尝试,重点设计和布置了学生感兴趣的且乐于完成的作业。
挑战类作业 学生都有好胜心,如果老师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作业,一定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因。二年级时,我们改变了学习拼音的方法,即抄写拼音、默写拼音的作业,开展了“超级拼音王大赛”。比赛规则:①本次大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轮;②比赛内容有认读、拼读、读儿歌三种;③初赛由五年级同学做考官进行选拔,复赛由本班同学和班主任推荐,决赛由全年级同学和老师考评评定;④复赛获胜者荣获“拼音王”称号,决赛获胜者荣获“超级拼音王”称号。
当时比赛的气氛十分浓烈,小选手们个个憋足劲,人人大显身手。可见,同学们在平时都准备得十分充分,积极参与本次挑战类作业。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慎重评分,我们二年级14位“拼音王”、4位“超级拼音王”产生了,他们分别获得了奖状和奖品,其他同学荣获一份小礼品。
实践类作业 新大纲强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加才干。”结合“三·八”妇女节,笔者给学生们布置了特殊的作业:给妈妈写一份邀请函;朗诵一首赞美妈妈的诗;讲一个与妈妈之间的故事;为妈妈做一件家务;办一份“快乐童年”小报。
尤其是办小报,学生感受颇深。有的说:“为了办好这份报纸,全家总动员,爸爸挑选照片,妈妈剪贴,我画画,一家人其乐融融,增进了亲情。”有的说:“第一次办报很好奇,要尝试,可真的干起来时,困难重重。当我想退缩时,父母在旁边不断地鼓励说,画错了没关系,再添些小花。”孩子们在制作小报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了父爱和母爱。还有的同学说:“办报不仅使自己的画画水平提高了,动手能力提高了,版面设计水平也提高了,而且我在办报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了父母在自己身上所花费的心血。我喜欢这样的作业。”
四、要突出层次性
其实,任何一个班集体当中的学生都是存在着差异性的,为了能够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对自己布置的作业进行了改进:
出色生的作业 一个班集体中有这样一部分学生,他们能在课堂中很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所以在课后巩固的基础上,布置一些小练笔、根据课文内容仿写等创造性的作业,可以使这部分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拓展。
中等生的作业 对这类学生布置作业要有弹性,针对所学内容难易程度而定。在巩固课内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地布置一些他们心有余力的拓展型作业。
后进生的作业 以巩固课内基础知识为主,加强课内知识的掌握。做到多读课文,多写生字、词,以课文为中心,同时多增加课外阅读。
从布置作业中进行内容的分层,令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老师不仅在课堂中要尊重学生,而且在作业布置时也要充分爱护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用不同内容的作业来引导他们探究知识、汲取智慧,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获得提升。
总之,作业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合理适量的语文作业将有利于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做好课程之间的衔接,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老师也应该针对目前的语文作业中所存在的问题,改正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语文的教学质量,将作业变得具有差异性、趣味性,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现以往陈旧的作业形式,发挥作业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俞瑞军;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实践探研[J];时代教育;2014年22期
[2]陆静;浅议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J];考试周刊;2011年16期
[3]范伟平;小学语文作业如何更有效地推动语文教学分析[J];课外语文;2013年10期
[4]王凤娟;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4年94期
[5]蒋文庚;浅析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J];课外语文;2015年04期
- 【发布时间】2022/4/8 9:24:36
- 【点击频次】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