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美术课堂导入方法初探
【关键词】 ;
【正文】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各种新颖的形式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上得是否成功,导入新课效果如何是关键。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导入新课也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好的导入方法有着其他环节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导入新课的方法标新立异而又不失自然,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美术课的导入设计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我在美术课中常用的导入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调动多感官迁移导入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在学习中包含着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这五种感觉,在新授课的美术课堂教学上,运用这五种迁移方法的导入,综合考虑学生的情况,让学生积极学习活动。比如,在课的一开始,教师环顾教室的四周,问学生:“大家看看我们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学生很好奇教师问出这样的问题,教师再追问:“还不全,再看看,再想想,再试试?”学生更好奇了。“教师,我知道!”一位小男孩高高地举起了手:“老师,空气算不算?”“非常棒!那你说一说空气有什么特点?”“没有味道!”“没有颜色。”我很自然地在教室里喷洒了一些空气清新剂,然后再问:“大家闻一闻,香不香?说一说是什么味道?”“茉莉花味。”“那么,在你心里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清新的。”“很舒服的!”“那么,你能不能把你心中的感觉用一种色彩或者用一种别样的方式表达出来?”“老师,我想到了茉莉花,绿绿的、白白的、香香的。”老师用这样 的方法导入,把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起来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更有兴趣走进美术这门艺术。
二、助歌曲进行导入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还可以借助歌曲进行课堂导入,通过歌曲进行小学美术的课堂导入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更好地激起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譬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播放 一首歌曲,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听到的歌曲来进行美术创作,比如,学生可以将自己所想象的歌曲的画面画下来,每一个学生对于歌曲的认识和理解都不一样,因此每个人脑海中的画面都是不一样的,当学生画完作品后,老师还可以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故此,在小学美术课堂导入教学中,老师还可以借助歌曲来进行课堂导入。
三、设疑激趣法
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与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三年级《吃虫草》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谁见过吃虫草了,长得什么样?它们是怎样捉虫的?找学生回答问题后看师放课件,猪笼草,瓶子草,捕蝇草的吃虫过程.孩子们的目光一下聚焦到课件上了。从而了解体会神秘漂亮的植物吃虫草是怎样捉虫的,因此对吃虫草引发极大的兴趣和创作绘画的热情.为画好吃虫草做好了铺垫,同时热爱大自然,保护原生态的情感也油然而生。
四、多媒体导入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广泛运用,自己制作课件,运用课件中的动画、视频资料来导入教学,效果相当显著。例如,在教学第四册《假如我是巨人》这一课时,笔者在播放动画片《格列佛在小人国》中的一段录像时,问学生:“动画片中的主人公来到了哪里?遇到了哪些奇怪的事情?假如你像他也是一个巨人会怎样?”精彩的动画片一下子将学生带入到了故事的情境中。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的思维迅速发散,给出了各种回答。学生的思路打开后,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对后面开展绘画创作也很有帮助。
值得提醒的是,在播放视频时,要尽量选择播放合适的音乐。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曲调,能使学生在音乐声波刺激下的思维活动处于敏捷和活跃状态。例如,在教学第二册的《春天的色彩》这一课时,课前笔者准备了《春天在哪里》这首歌。上课时,笔者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看见红的花呀看见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学生听着听着,也不自觉地跟着唱起来。唱着唱着,各种色彩画面就会自然地呈现在他们的脑海里。
五、观察导入法
视觉能营造身临其境的环境,丰富同学们感官,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人的智力活动的门户是观察。人的大脑所获得的信息,百分之八九十是通过视觉、听觉得到的。没有良好的观察,智力是不会提高的,美术课更需要学生观察。
如小学美术课本《精彩的足球赛》(记忆画)一课的导入可以这样来设计:先让学生看一段世界杯足球赛的录像或有关的资料图片。并认真观察运动员的表情和动作,重新体验一下赛场上的气氛。这种导入,把同学们注意力一下就吸引到录像中去,唤起他们对生活的回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再把当时的情景画出来。
又如:课本中《近大远小的现象》一课,为了让学生对近大远小现象理解得更充分,我把学生们带到操场上,让同学们分别站在操场远近不同的位置上,教同学们伸出一个指头作比例来观察我的身高,这时有趣的现象发生了,离我近的同学说:老师我们用一个手指头比不下你的身高,离我远的同学笑着说:老师平时看你那么高,今天你只有我的一个手指那么高了。以此类推,高墙、房屋、树木、地面的方砖等等都成为学生观察的实物。回到教室,学生根据各自的观察体验就总结出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在美术教学中,导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即使教学内容相同,不同的教师或面对的学生不同,所用的导入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我们要坚持以生为本,认真学习和把握新课标,用自己准确而富有特色的导语去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规划学生们的表现方向,用新课程理念来武装自己,在“导”字上狠下功夫,研究“导课”的艺术,激活小学美术教学,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效,让美术教学真正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上得是否成功,导入新课效果如何是关键。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导入新课也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好的导入方法有着其他环节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导入新课的方法标新立异而又不失自然,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美术课的导入设计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我在美术课中常用的导入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调动多感官迁移导入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在学习中包含着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这五种感觉,在新授课的美术课堂教学上,运用这五种迁移方法的导入,综合考虑学生的情况,让学生积极学习活动。比如,在课的一开始,教师环顾教室的四周,问学生:“大家看看我们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学生很好奇教师问出这样的问题,教师再追问:“还不全,再看看,再想想,再试试?”学生更好奇了。“教师,我知道!”一位小男孩高高地举起了手:“老师,空气算不算?”“非常棒!那你说一说空气有什么特点?”“没有味道!”“没有颜色。”我很自然地在教室里喷洒了一些空气清新剂,然后再问:“大家闻一闻,香不香?说一说是什么味道?”“茉莉花味。”“那么,在你心里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清新的。”“很舒服的!”“那么,你能不能把你心中的感觉用一种色彩或者用一种别样的方式表达出来?”“老师,我想到了茉莉花,绿绿的、白白的、香香的。”老师用这样 的方法导入,把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起来了,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更有兴趣走进美术这门艺术。
二、助歌曲进行导入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还可以借助歌曲进行课堂导入,通过歌曲进行小学美术的课堂导入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更好地激起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譬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播放 一首歌曲,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听到的歌曲来进行美术创作,比如,学生可以将自己所想象的歌曲的画面画下来,每一个学生对于歌曲的认识和理解都不一样,因此每个人脑海中的画面都是不一样的,当学生画完作品后,老师还可以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故此,在小学美术课堂导入教学中,老师还可以借助歌曲来进行课堂导入。
三、设疑激趣法
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与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三年级《吃虫草》一课我是这样导入的,谁见过吃虫草了,长得什么样?它们是怎样捉虫的?找学生回答问题后看师放课件,猪笼草,瓶子草,捕蝇草的吃虫过程.孩子们的目光一下聚焦到课件上了。从而了解体会神秘漂亮的植物吃虫草是怎样捉虫的,因此对吃虫草引发极大的兴趣和创作绘画的热情.为画好吃虫草做好了铺垫,同时热爱大自然,保护原生态的情感也油然而生。
四、多媒体导入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广泛运用,自己制作课件,运用课件中的动画、视频资料来导入教学,效果相当显著。例如,在教学第四册《假如我是巨人》这一课时,笔者在播放动画片《格列佛在小人国》中的一段录像时,问学生:“动画片中的主人公来到了哪里?遇到了哪些奇怪的事情?假如你像他也是一个巨人会怎样?”精彩的动画片一下子将学生带入到了故事的情境中。经过热烈的讨论,学生的思维迅速发散,给出了各种回答。学生的思路打开后,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对后面开展绘画创作也很有帮助。
值得提醒的是,在播放视频时,要尽量选择播放合适的音乐。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动听的曲调,能使学生在音乐声波刺激下的思维活动处于敏捷和活跃状态。例如,在教学第二册的《春天的色彩》这一课时,课前笔者准备了《春天在哪里》这首歌。上课时,笔者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看见红的花呀看见绿的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学生听着听着,也不自觉地跟着唱起来。唱着唱着,各种色彩画面就会自然地呈现在他们的脑海里。
五、观察导入法
视觉能营造身临其境的环境,丰富同学们感官,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人的智力活动的门户是观察。人的大脑所获得的信息,百分之八九十是通过视觉、听觉得到的。没有良好的观察,智力是不会提高的,美术课更需要学生观察。
如小学美术课本《精彩的足球赛》(记忆画)一课的导入可以这样来设计:先让学生看一段世界杯足球赛的录像或有关的资料图片。并认真观察运动员的表情和动作,重新体验一下赛场上的气氛。这种导入,把同学们注意力一下就吸引到录像中去,唤起他们对生活的回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再把当时的情景画出来。
又如:课本中《近大远小的现象》一课,为了让学生对近大远小现象理解得更充分,我把学生们带到操场上,让同学们分别站在操场远近不同的位置上,教同学们伸出一个指头作比例来观察我的身高,这时有趣的现象发生了,离我近的同学说:老师我们用一个手指头比不下你的身高,离我远的同学笑着说:老师平时看你那么高,今天你只有我的一个手指那么高了。以此类推,高墙、房屋、树木、地面的方砖等等都成为学生观察的实物。回到教室,学生根据各自的观察体验就总结出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在美术教学中,导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即使教学内容相同,不同的教师或面对的学生不同,所用的导入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我们要坚持以生为本,认真学习和把握新课标,用自己准确而富有特色的导语去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规划学生们的表现方向,用新课程理念来武装自己,在“导”字上狠下功夫,研究“导课”的艺术,激活小学美术教学,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质效,让美术教学真正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
- 【发布时间】2022/4/8 9:25:50
- 【点击频次】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