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有效构建“趣味性”数学课堂

 

【作者】 涂友红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仪凤街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阶段学生的性格活泼好动,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激情十分强烈,学习动力也非常充足。但是基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以及古板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阻碍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新课改教学环境下,如何有效构建“趣味性”数学课堂,如何发挥“趣味性”的价值和作用,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关键。
  一、通过游戏教学把数学知识变得简单化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当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模式增强课堂的趣味效果,让学生在边玩边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对知识概念加强理解和掌握。比如教师在讲到和几何图形有关的教学内容时,就可以在进行教学活动以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准备一些教学模型工具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平面图形。鼓励学生利用小木棍摆出各种各样的平面图形,然后教师再把这些小木棍摆出一个具有立体性质的图形,让他们对这个图形进行观察并发挥想象力,再试着摆出不同的几何体。
  二、创建趣味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当中,数学教师为学生创建一个趣味的教学情境,就可以提高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在讲到《两位数乘法》时教师就可以把小学生比较喜欢的《熊出没》当中的故事人物融入到教学内容当中,为学生创建一个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氛围:熊大熊二收蜂蜜,每天收15坛蜂蜜,一共收了5天,他们两个人一共收了多少坛子蜂蜜呢?提出问题以后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语言对这个计算过程进行一个表述,然后让学生跟着自己一起说并一起跟着计算,这样学生既了解了整个运算过程又不会觉得非常复杂,当学生掌握了相关计算规律以后教师就可以让他们拿出练习纸,自己重新把这道题目的过程都计算一遍,这样的一个教学模式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三、营造“趣化”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针对于逻辑性强、理论知识复杂的学科而言,“趣味化”教学情景能够更好地解释说明数学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要点,有利于知识掌握质量的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趣味化”情景的构建,引导学生融入情景氛围之中,让每一位学生深刻体会数学知识的乐趣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工具、数学故事、模拟情景等方式,将数学教学内容和知识展示出来,激发学生探索和学习激情,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状态和心理的转化,更加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数学学习质量自然而然也得到了发展。
  例如,在讲解“面积”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模式和多媒体展示两种方式,为学生构建“面积”情景教学。在正式讲解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些图形,如:红旗、电视、黑板等等,让学生将这些图形进行大小比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会主动发表自己对图形大小的意见,并阐述原因。待学生之间讨论之后,教师便可以开展“面积”知识的讲解和教学,让学生了解面积的计算方法、面积大小的对比方式,促使学生掌握系统性面积的相关知识。最后,教师再借助课堂实物进行实际练习,让学生分组对黑板、电视以及红旗进行大小面积测量和对比,得出最终的答案。通过利用多媒体和情景模拟导入面积情景教学,为学生构建快乐轻松的面积测量活动,引导学生对各种物体的面积大小进行讨论,利用疑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欲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优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质量,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实现学生问题解答能力的提升。
  四、构建探索式教学课堂,锻炼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趣味性知识点,小学数学课本中几乎每一章节都有数学趣味知识拓展,这些知识内容既包含非常多的趣味元素,又是该章节数学知识的拓展,这对构建“趣味化”课堂来讲非常有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奥数知识引入课堂,让学生基于基础数学知识内容,探索奥数类型的拓展题,锻炼学生数学思维逻辑,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取乐趣。
  例如,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基础教学内容上,引入程解答的奧数题,如:三位小朋友分糖果,小明先将自己的糖分给小红和小华,使得小红和小华的糖变为原来的两倍,然后小红再分糖给小华,使得小华堂果数变为原来的两倍,最后小华分糖给小明,使得小明糖果数量是原来的两倍,而三位小朋友一共有64颗糖果,问三位小朋友原来各自有多少颗糖?问题提出之后,学生之间会进行激烈的讨论和分析,甚至会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解答。针对这种典型的逆向思维问题,学生在列方程式分析和解答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数学学科的乐趣,学习兴趣自然也得到提升和发展。
  五、丰富教学方法,构建“趣味化”教学模式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刻板和单一,无法展示数学课堂的价值和魅力,导致学生对数学学科认识存在局限,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为了改善学生对数学的固有认知,教师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利用微课、问题式、专课堂等模式开展数学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和价值。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构建“微课+网课”数学课堂,将数学知识利用多媒体视频、图片以及数学模型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思维,为之后高年级的教学奠定基础。如,在讲解“图形的运动”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视频展示各种图形的运动轨迹,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了解运动中图形的变化和规律。同时,教师可以将视频传送至网络课堂,也可以分享到家长交流群,在课堂上没有学懂的学生,可以在课后反复观看和理解,切实保障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总体来讲,“趣味化”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讲非常重要,是优化教学质量不可低估的方式。在当前教学环境下,将“趣味化”融入小学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活跃学生数学思维,让学生在趣味探讨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实现自身综合性发展。

  • 【发布时间】2022/4/8 20:06:13
  • 【点击频次】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