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群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新课改推进路上的一大新生课型。作为新课标践行的补充,我们应加强“教什么”和“怎么教”两方面设计,使之更有效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服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有效策略
重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走出“应试”,由“教学”向“教育”转变的实质体现。新课标要求让学生获得最好的语文教育,而非语文教学。同时,也要求一线实践教师,要提供更多的语文材料,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与语文材料接触。而这些要求,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而在践行新课标的当下,我们就必须为他们创设语文实践的资源、环境、平台和机会,通过反复的实践活动让他们从中习得并形成。担负这样的教育任务,仅靠“一课一教”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达成,其可能是比较小的,效果也会不会尽人所愿。而在探索中,我发现,采用群文阅读教学,则可以在目标达成上又前进一大步。
所谓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内,引领学生阅读一组意义相关联的文章的阅读教学方式。采用这种方式教学,其目的在于通过一组课文的学习,在探究群文主题的实践中获得阅读学习的基本方法,在比较共性中找到个性化的写作技巧或主题意义,以帮助学生发展语文素养。下面,我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一、寻找共性,巧组群文,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群文阅读教学,首要解决问题就是“教什么”的问题。面对众多文章,我们如何选择,组织材料,确定教学内容,是我们实施群文阅读教学应着力思考的事。这也是我们群文阅读教学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现目前,群文阅读教学给了我们教师太多自主权,有较大择材料、组合材料的空间,但为了提高群文阅读教学实效,我们还是应在这一步做到精心选择,科学设计。
那如何组织材料,确定“教什么”呢?我认为,首要根据就是新课标,新课标是我们教学指南,是教师选择“教什么”和“怎么教”的行为依据。其次是结合学生实情。现有语文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是学生“最近发展区”中两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核心元素。因此,群文阅读教学必须基于这一点进行选材和设计,才有可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三是结合教育热点、时政话题进行设计。这是让阅读教学生活化,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增强语文学习实用性的有效做法。正是基于上述三个原因,我们在组织材料时综合考虑,以相同主题即为共性去寻找相关文章组成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主题为“我心中的英雄”群文前,在选择文章设计教学内容时,我们文章思想价值为共性要求,围绕“认识英雄,形成新时期正确的英雄观”主题进行选材:选择了《武松》《灯光》《真正的英雄》《颁奖词三则》四篇文章。四篇文章在主题上是一致的,但作者和写作时间不同,有不同的文化特点;语言差异也较大,有我国古代、现代和外国文学语言等特点;在表现手法上,有写人记事类、有演讲辞、有议论之别。我认为,这样的选择组织,能从最大程度上让学生认清,不同时代、地域,人们对英雄的看法,了解表现英雄的多种手法,从而达成既拓展见识,又丰富教学内容的课前目标。
二、灵活教法,注重阅读,提高“怎么教”实效性
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效果,除了在下力气解决“教什么”问题的基础上,那就是创新策略,灵活教学方法,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落实到实践中,我们如何提高“怎么教”实效性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大量探究。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群文阅读教学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大量阅读,这本身就是一件伤心费力之事。如果没有强烈兴趣和积极情感作支撑,学生注意力就很维持到活动中来。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可忽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激励,多发现学生的进步,多用情境策略施教,多用启发性问题诱思,这些方法都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中来。
(二)使用多媒体助教。随着多媒体与语文学科教学融合越来越有深度,多媒体教学常态化已成为趋势。而群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应得到与多媒体融合的机会。实践证明,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助教,不仅可使呈现内容更直观、更形象,助于学生多种感官调动,还可快速达到效果,减少抄写和理解时间,便于学生有更多学习时间去进行另外的语文实践。
(三)用好互为促进的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的共识,读写虽是两种不同的语文实践方式,分别由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来支撑,但他们以发展上却是相通的,可以互相促进。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搭建读写结合平台,将读、写有机的结合起来,让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过程中,对文章的主题、体裁、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多方面的学习和探究,进行实际的运用,将阅读的感受和体验写下来,有效地促进学生读、写结合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要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作摘录,主动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等,模仿文章的结构和主体进行仿写,续写等,在增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提高其教学效果。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正确认识群文阅读教学与一般阅读教学的本质区别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针对不同的群文文本,不同阶段的学生,科学地采取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实现原生态、多层次、全方位的语文教育,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小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6年。
[2]蒋军晶,关于单篇到“群文”进行教学的新思考[J].教育探索,2019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有效策略
重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教育走出“应试”,由“教学”向“教育”转变的实质体现。新课标要求让学生获得最好的语文教育,而非语文教学。同时,也要求一线实践教师,要提供更多的语文材料,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与语文材料接触。而这些要求,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是难以实现的。而在践行新课标的当下,我们就必须为他们创设语文实践的资源、环境、平台和机会,通过反复的实践活动让他们从中习得并形成。担负这样的教育任务,仅靠“一课一教”的课堂教学模式来达成,其可能是比较小的,效果也会不会尽人所愿。而在探索中,我发现,采用群文阅读教学,则可以在目标达成上又前进一大步。
所谓群文阅读教学,就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内,引领学生阅读一组意义相关联的文章的阅读教学方式。采用这种方式教学,其目的在于通过一组课文的学习,在探究群文主题的实践中获得阅读学习的基本方法,在比较共性中找到个性化的写作技巧或主题意义,以帮助学生发展语文素养。下面,我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一、寻找共性,巧组群文,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群文阅读教学,首要解决问题就是“教什么”的问题。面对众多文章,我们如何选择,组织材料,确定教学内容,是我们实施群文阅读教学应着力思考的事。这也是我们群文阅读教学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现目前,群文阅读教学给了我们教师太多自主权,有较大择材料、组合材料的空间,但为了提高群文阅读教学实效,我们还是应在这一步做到精心选择,科学设计。
那如何组织材料,确定“教什么”呢?我认为,首要根据就是新课标,新课标是我们教学指南,是教师选择“教什么”和“怎么教”的行为依据。其次是结合学生实情。现有语文知识基础和学习习惯,是学生“最近发展区”中两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核心元素。因此,群文阅读教学必须基于这一点进行选材和设计,才有可能取得良好教学效果。三是结合教育热点、时政话题进行设计。这是让阅读教学生活化,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增强语文学习实用性的有效做法。正是基于上述三个原因,我们在组织材料时综合考虑,以相同主题即为共性去寻找相关文章组成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主题为“我心中的英雄”群文前,在选择文章设计教学内容时,我们文章思想价值为共性要求,围绕“认识英雄,形成新时期正确的英雄观”主题进行选材:选择了《武松》《灯光》《真正的英雄》《颁奖词三则》四篇文章。四篇文章在主题上是一致的,但作者和写作时间不同,有不同的文化特点;语言差异也较大,有我国古代、现代和外国文学语言等特点;在表现手法上,有写人记事类、有演讲辞、有议论之别。我认为,这样的选择组织,能从最大程度上让学生认清,不同时代、地域,人们对英雄的看法,了解表现英雄的多种手法,从而达成既拓展见识,又丰富教学内容的课前目标。
二、灵活教法,注重阅读,提高“怎么教”实效性
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效果,除了在下力气解决“教什么”问题的基础上,那就是创新策略,灵活教学方法,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落实到实践中,我们如何提高“怎么教”实效性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大量探究。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群文阅读教学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大量阅读,这本身就是一件伤心费力之事。如果没有强烈兴趣和积极情感作支撑,学生注意力就很维持到活动中来。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可忽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激励,多发现学生的进步,多用情境策略施教,多用启发性问题诱思,这些方法都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活动中来。
(二)使用多媒体助教。随着多媒体与语文学科教学融合越来越有深度,多媒体教学常态化已成为趋势。而群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应得到与多媒体融合的机会。实践证明,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助教,不仅可使呈现内容更直观、更形象,助于学生多种感官调动,还可快速达到效果,减少抄写和理解时间,便于学生有更多学习时间去进行另外的语文实践。
(三)用好互为促进的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是我们一线语文教师的共识,读写虽是两种不同的语文实践方式,分别由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来支撑,但他们以发展上却是相通的,可以互相促进。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搭建读写结合平台,将读、写有机的结合起来,让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过程中,对文章的主题、体裁、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多方面的学习和探究,进行实际的运用,将阅读的感受和体验写下来,有效地促进学生读、写结合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要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主动作摘录,主动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等,模仿文章的结构和主体进行仿写,续写等,在增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想方设法提高其教学效果。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要正确认识群文阅读教学与一般阅读教学的本质区别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针对不同的群文文本,不同阶段的学生,科学地采取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实现原生态、多层次、全方位的语文教育,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小义,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6年。
[2]蒋军晶,关于单篇到“群文”进行教学的新思考[J].教育探索,2019年。
- 【发布时间】2022/4/8 20:07:00
- 【点击频次】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