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姑丽司坦·西尔买提

【机构】 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江巴孜乡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物理是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学科,物理的理论知识需要在实验中验证,而由于教学资源限制,实验教学在物理学习中被弱化,而微课通过录制视频、在线播放等功能,通过网络实现了信息共享、知识共享,帮助学生解决物理实验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微课学习,学生不仅进一步掌握物理实验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进行自主探索的兴趣,提高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微课;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应用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已成为新的教学手段,通过网络呈现在线学习资源,突出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围绕关键教学环节与概念;微课已成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辅助工具,也指导了学生的课内外学习。初中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微课的多样性、专业性、易获取性满足了教学的实践要求。而且微课通过短小精致的视频讲解,能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讲解深刻,学生可以灵活地选择时间、区域进行自主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与学习的效率。
  1.通过精心设计充实微课内容
  微课的高效运用离不开教师对微课内容的精心设计,初中物理实验是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更适合运用微课来充分课堂内容。首先,教师要结合物理实验要求精心选择微课知识点,要突出物理实验的重点与难点,充分运用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将物理实验讲清楚。接着,教师要结合物理知识点确定微课的制作思路,包括分为哪几个部门、采用什么样的形式等;微课的导入是关键,开始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物理实验微课的形式可以采用教师边实验边介绍,或者通过他人实验操作教师录制旁白进行介绍的方式展开。编写微课脚本是整个微课能否成功录制的关键,教师需确定微课的名称、时长、知识点、教学对象、设计思路等,并将视频录制过程中需要说的每句话、需要展示的每个镜头详细地写成教案,这样录制的时候就不会有遗漏,也不会因为紧张或忘词而需反复录制,提高微课录制的效率。最后,教师选择适合的软件进行视频录制,并通过后期的视频编辑增加相应的文字解释、形状线条标识等,结合教师的实验展示与讲解,增加微课的指导作用。例如,在学习“光”的相关物理知识时,光的反射是学习的重点,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录制“光的反射”物理实验,分为实验前准备、实验操作、实验总结三个部分展开,主要采用教师一边实验演示一边讲解关键知识点的方式,由自然界中的光的反射现象进行微课导入,实验的步骤包括激光笔照射平面镜观察纸板上光的反射现象、变换纸板的方向反复观察、画出光的路径用两角器进行测量,教师提前写好相应的旁白解释,录制的时候边实验边解释;或者可以先单独录好视频与音频,后期再通过软件进行合成。
  2.丰富微课教学形式激发实验兴趣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可能结合物理实验的特征开发不同形式的教学微课,分为讲授形式、演示形式、自主学习形式。讲授形式的微课主要以教师为主体,以口头讲述为主,这也是微课中常用的形式,时间较短,教师主要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结合必要的辅助工具,录制一段物理实验的介绍视频。例如,在测量水的温度实验中,需要用到温度计,教师可以通过微课也录制一段温度计的介绍视频,具体介绍温度的构成、原理及成分,然后运用录制的放大功能放大温度计上的刻度,讲授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方式,通过讲授形式的微课让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这个物理实验的要点。而演示形式的微课就是将真实的实验场景展现给学生看,教师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将实验的整个过程录制下来,并加上详细的旁白解释,让学生通过演示视频直观详细地了解实验的过程。例如,还以测水的温度这个实验为例,整个实验需要准备好温度计、烧杯、热水、冷水,并分别测量热水、冷水、热水与冷水混合的水的温度,并且还需正确记录温度计的读数,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可能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教师通过演示微课将整个“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进行详细录制,让学生在反复观察中掌握实验的关键步骤,再进行实际动手操作,将大大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而自主学习形式的微课则是对物理实验课堂的拓展,教师在微课中结合新学习的物理实验知识,抛出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实践,通过自己创新物理实验方法找到问题的答案,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3.微课教学贯穿物理实验全过程
  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中占据重要位置,物理实验过程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实验前的认知与思考,激发学生进行探索的兴趣,二是进行实验操作,分为演示操作与学生自主操作,这是物理实验的关键环节,三是对实验结果的整理分析总结,从而牢牢记住实验证明的物理理论或物理现象。微课教学应贯穿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在引入新的物理概念前,对相关知识进行背景介绍,通过自制或网络资源,将自然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过微课的形式在课堂导入环节播放视频或演示文稿,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愿望;也可以边播放视频,教师进行简单的日常物理现象展示。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时,教师可以选取中自然界中海市蜃楼的微课视频进行课前导入,并且教师设置问题“光一般是直线传播,什么情况会发生折射”引发学生思考,同时,教师还可以边播放微课,边将一根木棍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中,让学生透过杯子观察筷子弯折现象。实际动手实验中,传统的由教师在讲台上进行演示操作的教学方式,不仅由于学生人数多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到,而且即使看到教师演示的学生也不能一遍就掌握实验的方法与步骤,尤其是实验的关键要点通过看教师演示一遍很难掌握,而如果教师重复实验则会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率。而此时,通过微课提前录制好实验教学视频,可以运用录制的放大或放慢功能,重点讲述实验的关键步骤;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个性问题,分别录制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让学生针对自己在实验中碰到的个性问题在微课中寻找答案。实验结束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实验成果,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实验感悟也录制一个小视频上传至互联网,供大家分享讨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微课的有效应用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创新微课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在物理实验中的探索热情,在物理实验的全过程教学中充分运用微课的教学形式,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黄海华. 探究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应用和效果[J].  2021.
  [2] 朱萍. 运用微课打造初中物理实验教学[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21(12):0093-0093.
  • 【发布时间】2022/5/19 17:46:26
  • 【点击频次】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