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版画与乡土资源整合发展核心素养

 

【作者】 王 琳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翰笙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乡土资源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它具有历史性、传统性、继承性和地域性。而乡土美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积淀,学生也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让乡土资源走进美术课堂,不仅丰富了美术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五个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我校位于四川省西南边陲被誉为“桑茶之乡”的高县罗场镇,校园紧邻文坛巨匠阳翰笙的故居。文化底蕴浓厚,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有绚烂多姿的茶文化、悠远的古僰文化、历史悠久的蚕桑和竹文化、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等一系列乡土文化资源。而版画集绘画与操作于一体,特别受学生喜欢,运用版画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版画历史传承
  古代版画主要是木刻,也有铜版刻和套色漏印,这只是少数。版画其实是伴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发展的,它历史上经历了由复制到创作两个阶段,我国的版画起源于汉朝,在宋朝时期主要是佛教的版画。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在经卷中出现了山水画;明清两朝是我国版画的高峰时期,在许许多多文人、书商、刻工的共同努力下,版刻出现了各种流派,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版刻创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后来到了20世纪30年代由鲁迅提倡创作版画,才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中国版画历史悠久,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穿梭于历史的长廊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儿童版画早已在世界各国得到美术教育的重视,形式内容丰富多彩。现阶段在我国儿童版画正在不断的完善与发展,渐渐走入课堂步入生活。儿童版画注重孩子们美术基础教育的培养,是其它课程所代替不了的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带给孩子们不同的体验,促进孩子们的成长。
  二、儿童版画的优势
  1. 花样百出的表现形式
  儿童版画种类丰富如:木版画、丝网版画、吹塑纸版画、撕刻版画、综合版画等。儿童版画采用画、剪、刻、印等一系列操作而形成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适合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需要。材料的多样性,制作过程的多变性,印制效果的奇妙性,都迎合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小学生动作灵活,手脑配合的协调性需要不断的锻炼,版画制作的过程包含构思、画稿、制版、印制等多个步驟。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是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儿童版画教学由于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则理所当然的成为新课标的实验田,有广阔的前景。
  2.别出新裁的材料种类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版画制作中,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作画,会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效果。版画材料可以是树叶、瓜果、木板等身边常见的材料。废弃的砖瓦、飘落的树叶、美味的蔬果等,都蕴含着浓浓的乡情,刻印着学生多彩的童年,这些容易获取的材料给予了学生发挥无限创造力的机会。也可以采用各种新型材料如,木板、橡皮章、PVC板、橡胶板等材料,开拓孩子们的创造思维。
  2. 简单易学的制作方法
  版画的主要操作是画、刻(贴)、印等,学生容易上手。因此,结合不同年龄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地开展梯度学习,如实物拓印、漏印、吹塑纸版画、木刻版画等。
  三、版画课程促进乡土资源的传承
  1.探索乡土资源,发现家乡之美
  “翰墨笙歌映松雪,桑竹茶花绽星河。”在四川最南部,乌蒙山脉尾翼,崇山峻岭中间,青草绿树环绕。坐落着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场镇,犹如一颗闪烁的宝珠,熠熠生辉。那就是罗场镇。罗场镇乡土资源异彩纷呈,民间传统活动丰富多彩。要整合乡土资源,就要让学生感受乡土之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当地民俗活动,参观名胜古迹,调查、采访长辈了解当地民间故事等。例如,组织学生到阳翰笙故居研学旅行;组织学生到高州桑海去写生;组织学生到和平看彩色的茶花等。通过耳濡目染、实地参观,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与热爱。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也为以后顺利开展版画教学做准备。
  2.刻画乡土之美,发展核心素养
  通过研学旅行、实地参观、调查采访,学生们对家乡的本土资源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收集了一定的材料。如何把这些乡土资源与版画课程相结合,制作出精美的版画作品呢?我们美术组的四个老师就由浅入深地分年级设计美术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和学生特点等综合分析课程安排如下:一、二年级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进行实物拓印,纸版画拓印等版画基础练习。主要涉及家乡的蚕桑文化,培养了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等核心素养;三、四年级学生通过运用综合性材料,培养学生学会吹塑纸版画、综合版画、丝网版画的制作,主要涉及家乡的茶文化和翰笙精神为木刻版画做准备,培养了学生文化理解和审美判断等核心素养;五、六年级学生通过使用木刻刀在多种不同材质上进行黑白版画和套色版画制作,教会学生自主创新,主要涉及家乡风土人情,自然风光等,培养了学生创意实践、美术表现等核心素养。通过这一系列的课程引导学生结合乡土资源提升了他们的美术素养。
  2.成果展示,传承乡土资源
  无论是课堂上的展示,还是展览活动,都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回忆,能够让乡土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展示版画作品是学生相互学习的好机会,既能让学生取长补短,又能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在校园里展示学生的作品,每学期举行作品展览,这既激发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也潜移默化地传承了乡土文化,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版画课程与乡土文化资源的整合,使农村美术教学课堂充满生机活力,使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结合新课程的要求,探究能够促进农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版画课堂,需要美术教师坚持实践与总结。只有这样,版画教学才会在传承乡土文化和美育教育中绽放灿烂之花。
  • 【发布时间】2022/5/19 17:47:37
  • 【点击频次】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