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精心准备促合作,创新模式谋发展

 

【作者】 吴 宾

【机构】 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让家长会独具特色

  摘 要:家长会是家校合作的必不可缺的方式,也是教师与家长深入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形式,如何让家长会变得不再枯燥、单一,使沟通更有活力和动力?本文主要从家长会的精心准备进行分析,从中探索出独具特色的家长会模式。
  关键词:家校;准备;模式;特色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1。这说明教育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只有形成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合力,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家长会作为家校合作的方式之一,是学校和家长沟通的重要平台,理应精心准备,创新模式。
  一、特色家长会从精心准备开始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由于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长期以来学校开展家长会的形式过于单一,所以探索特色家长会任重道远。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实现有效的家校沟通,我们要做好精心的准备,使家长能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用心,那么如何精心准备,营造家长会的节日盛宴呢?
  (一)发放请柬——表诚心
  为了方便,大部分的家长会都是以电话或微信的形式通知家长,由于有的家长不够重视,不配合工作,遇到问题就回避,甚至以工作忙为由拒绝参加等等,这就影响家校合作的实效性。还有的老师为了方便通过微信、QQ等线上形式开展家长会,没有面对面的交流和深谈,家长也随便应付,孩子实质性的问题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了解和解决。因此,为了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我采用了发请柬的形式邀请家长,展示出我们的重视和诚意。试问:平时接到宴会的请柬要求,我们好意思拒绝吗?
  (二)精心布置——染氛围
  家长会的精心准备离不开教室坏境的布置,精心的布置给家长们带来温馨、温暖的氛围。首先,我会在前黑板上提前写上一些感谢家长的话,如“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因为有你,所以幸福”等等,在后黑板上出一期感恩为主题的黑板报,让家长一进教师就倍感温暖;其次,在座位的布置上,我把座位布置成圆形、方形“U”形等形式,让家长感觉像茶话会,轻松入座,另外,在桌子上放着孩子给家长提前写好的颁奖词或奖状,使家长在孩子的评价中获得幸福感;最后,墙壁也要利用起来,设计荣誉墙和生活墙,荣誉墙上贴着学生的奖状或者书画、三笔字等获奖作品,在生活墙上展示学生在校参加的活动相片、读书相片等等,烘托浓浓的文化氛围。
  (三)重视接待——送热情
  家长到来时,要让家长感到我们的热情,因此我特别重视家长会的接待工作,事先分配好学生任务,如家长到来时,引领员负责在校门口给家长们指引方向,碰到家长时要问候:“叔叔阿姨好,您是来开家长会的吗?请往这边走!”;后勤员负责安排家长座位,并发放茶水;资料员负责发放资料,如学生成绩表、家长建议和意见表等等;让每个同学几乎担当颁奖员和陪伴员,让他们给自己的家长颁发“辛苦奖”,并和家长说“您辛苦了!”,时刻陪伴在家长身边。通过分工接待,让家长感受到我们的热情。
  (四)制作视频——引共鸣
  相比于静态的图片和文字,视频的动态性特征更容易传递情感,引起共鸣,为此,我提前制作了不同内容的视频,以此提升家长会的效果。首先,我制作学生的生活视频,将他们的学习情景、比赛、爱心实践的画面呈现出来,让家长看的到孩子在校的生活状况;其次,我制作了老师敬业的视频,内容是老师辅导学生、与学生谈心、师生参加各种活动、学生感激老师的话语等等,观看完之后,相信家长们会对老师产生更加信任的情感;最后,我制作了家长与孩子的视频,提前让孩子将自己和家长生活中拍的相片带来学校,制成视频,在视频里配上《父亲》、《烛光里的妈妈》或者《时间都去哪儿了》等感人的音乐,将孩子与家长带入回忆,为了体现孩子队家长的感恩之情,我还把学生想对家长说的话录制进来,以此引起家长和学生的共鸣。
  二、探索家长会特色模式
  一直以来,传统家长会只局限于教师单方面介绍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在校表现,缺少与家长的互动交流,导致家长会千篇一律,家长的参与性也比较差,因此,有必要探索家长会特色模式,提高家校合作实效性。
  (一)感恩型家长会
  感恩,是家长会必不可少的主题,感恩型家长会是让孩子感恩家长,在感恩中加深亲子情感,拉近家长和孩子的距离。这一模式的家长会我主要分四个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酝酿感动。我通过多媒体分别投放两组相片进行对比,第一组是学生幼时到现在的相片,第二组是家长年轻时到现在的相片,配上音乐《时间都去哪儿了》加以渲染,酝酿感动氛围。
  第二阶段:传递感动。看完相片后,我选取了个别家长与孩子写给对方的信念了出来,有家长写道:“宝贝,爸妈希望你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爸妈希望你健康成长,你的健康快乐就是爸妈最大的幸福;学习的路上充满艰辛,但你要做到无所畏惧,那么你就是最优秀的,不要让成绩成为你的负担,踏踏实实地学习,做一个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自己,并创造出属于你的精彩未来。”有孩子写道:“亲爱的爸爸妈妈,我要感谢你们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心,你们总是那么和蔼、亲切,就像两位天使般的守护者,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温暖与幸福,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我爱你们!”双方的书信中无时无刻都在传递着感动。
  第三阶段:引爆感动。在前两个阶段的铺垫下,家长和孩子心中已经涌现出深深的感动之情,为了彻底引爆感动,我让全班孩子给全部家长行感恩之礼,如行鞠躬之礼、跪拜之礼,并拥抱家长,深情地喊出:“爸妈,你们辛苦了!”此刻,家长和孩子相拥而泣,静享温情。
  第四阶段:延伸感动。在孩子表达了对家长的感恩之情后,我接着问:“认为老师辛苦的,请举起你们的手”,大手拉小手纷纷举了起来,并喊着:“老师,你们也辛苦了!”此刻,感动真正延伸着。
  (二)颁奖型家长会
  传统的家长会都有学生上台领奖的环节,大部分都是针对学习成绩方面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而我在开家长会的时候进行了一种新的尝试,把“领奖”转化为“颁奖”,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老师给学生颁奖。颁奖的对象不仅仅是成绩方面表现优越的学生,还可以其他方面表现优越的学生,如“作业认真奖”、“字迹工整奖”、“助人为乐奖”、“最佳管理奖”等等,以此来鼓励学生,家长看到孩子获奖也会更加欣慰。
  第二阶段:学生给家长颁奖。让孩子给家长颁奖,孩子自制奖状,如“最佳奉献奖”、“最佳陪伴奖”、“最佳榜样奖”等等,同时还让学生自写颁奖词并大声朗读,家长们在孩子的肯定中绽放欣慰的笑容。
  第三阶段——获奖感言。在学生给家长颁奖完后,我让获奖家长发表获奖感言,同时让孩子担任“小记者”进行提问,如“孩子那么优秀,你的秘诀是?”“一个优秀的父母要具备什么品质?”等等,在孩子的提问下,家长瞬间变成“明星”,无限自豪感油然而生。
  第四阶段——合影。家长既然充当“明星”,肯定离不开相机的镜头,在这个环节,我让全部学生与自己家长进行颁奖后合影,合影时用各自的方式共同展示奖状,之后所有的相片制成电子相册发到家长群,展现“明星”风采,还要把这些相片洗出来,贴在班级“亲子栏”,在激励家长的同时也激励孩子。
  (三)自主型家长会
  为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家长会亦可以以学生自主主持的模式呈现,学生充当“老师”负责组织,老师充当“家长”负责旁听,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同时也让家长们看到孩子“不一样”的一面。我将此模式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物色“小老师”。提前物色学生充当“班主任”和科任的“老师”,学生可能会有顾虑,这时候我还要鼓励他们:“没有尝试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不要怕,有老师充当你的助手,你一定可以的!”学生迟疑片刻之后总有开口说:“老师,我上!”
  第二阶段:指导“小老师”。学生毕竟能力有限,在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上还有所欠缺,所以还要对“小老师”进行指导,还要提示他们进行思考,比如“家长会的流程有哪些?”“开家长会的目的是什么?”“要给家长重点交流什么内容?”“该用什么方式传达”等等。指导片刻之后,接下来就交给自主组织了。
  第三阶段:幕后协助。为了支持“小老师”的工作,我和他们的家长商量,让他们的担任后勤,以支持鼓励他们的工作。家长们也纷纷表示赞同,有拍照录像的,有记录的、也有充当“资料员”的,孩子们在自己家长的支持下,更有自信地开展家长会。
  (四)竞赛型家长会
  为了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家长会模式,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和孩子体会到家长会的乐趣,从而不排斥开家长会,我开展了一次竞赛型家长会,将其分为四个环节,孩子和家长可自愿参加,没参加的家长担任评委。
  第一环节:“你比我猜”。为了提高孩子和家长的默契度,我展示了动物、水果、蔬菜、生活用品的图片或文字,让孩子比画,家长竞猜,游戏时间为一分钟,在“你比我猜”中将家长会的气氛带到了高潮。
  第二环节:“比付出”。游戏提高氛围的同时,也让家长更加放开和放松,在此环境下,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比付出”,让家长叙述自己的付出、孩子叙述家长的陪伴,评委进行打分。在叙述的过程中,家长们不知不觉地介绍了教育和陪伴孩子的方法,使很多家长随之陷入沉思。
  第三环节:“展表现”。孩子的表现也是竞赛的一项内容,先由孩子展示自己平时在校的表现,家长在谈谈孩子在家的表现,然后在请现场同学助力,也谈谈他们平时生活中的表现,评委进行打分。孩子在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同学评价的过程中更加充分地认识自己,家长也更进一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
  第四环节:“颁奖”。评委算出亲子总分,并担任颁奖嘉宾进行现场颁奖,无形中塑造了和谐的亲子氛围,让家长心中留下欢乐的同时也陷入思索。
  总而言之,开展家长会的模式没有现成的,也不是固定的,开展的效果也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基本原则是促进家校互通,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我们要把家长会当做一门艺术,精心准备,创新模式,让其特色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吴小霞.班主任微创意——59招让班级管理脑洞大开[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丁莉,李俊生,张忠福.创新家长会模式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10):73-75.
  [4]谢希红.创新家长会形式可以提升家校教育合力[J].中国教育学刊,2016(6):101-102.
  注释: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 【发布时间】2022/5/19 17:48:00
  • 【点击频次】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