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让班级成为爱的天地

 

【作者】 黄湘梅

【机构】 海南省东方市铁路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初中班主任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的策略分析

  摘 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班主任是和学生接触最多,也是最直接的引导者。班主任的角色既要能授业,还要能传道。一个好的班级,不单单是成绩的提升,更要注意思想、精神上的指引。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就成为班主任工作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班主任;策略分析
  《奥斯特洛夫斯基两卷集》中有言:“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的确,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一个集体,甚至于一个人,没有精神力量是不行的。而集体荣誉感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有了集体荣誉感,整个集体才有凝聚力,才有进取心,才有积极乐观的朝气。当然,一个好的班集体,更需要提升集体的荣誉感。那么,怎样才能提升一个班级的荣誉感呢?
  一、身正为范,教师正面引导
  班主任对于班集体而言,是不能忽视的重要角色。班主任的教育理念,价值观,工作的方式、方法,都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建设收效。陶行知先生就用他的教书生涯践行着他那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好的教师,不单单要会传道受业解惑,更要的是以自己的德去育人,用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一个好的班主任首先得是个好的学习者。班主任要不断丰富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因为学生在初中阶段还没有很完善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还处在模仿阶段,所以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健康的行为方式引导学生,胜过不切实际、多余的心灵鸡汤。
  面对工作和生活,人总有些不如意事,也总有些复杂的情绪。教师也不例外。可是教师面对的是朝气的祖国的花朵。面对他们,教师要抵制住自己消极的情绪,以最饱满的姿态去迎接学生,以微笑为学生驱散阴霾,以朴实的工作态度影响学生,以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赢得学生的尊重。教师要把自己的知识、聪明、温暖、激情都汇聚成对学生的爱,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去感化每一个学生。孩子们在“被爱”中学会“爱”,便会在爱的氛围中奠定责任感的良好基础。这样,班主任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充满正能量,而学生就会沿着你的足迹,不断修正自己,丰富自己,超越自己。
  二、先声夺人制定目标,渗透进工作的点滴
  目标是工作和生活的方向。它就像一颗引导星,为生活和工作引导方向。就像航行中的船,如果没有方向,任何风向都是逆风。人生也一样,如果生活没有目标,去哪个方向都是逆行。班集体建设也是一样,没有共有的目标,没有全体同学的共同付出,也不能称之为优秀的班级。班级的荣誉感,不是一个班成立初期就与生俱来的,它是需要不断地引导,渗透到教育工作的点滴之间。班主任的任务就是在接手班级后,能够用自己的理念和方法把整个班级指引到构建班级荣誉感的方向去。
  班主任可以给班级设置每一阶段的小目标,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参与,讨论自定目标。教师在设置目标时候要针对自己班级的情况制定,要提前想好希望班级成为怎样的班级。整个目标的设置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共有目标确定后,学生就会紧跟着老师的步伐,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而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集体荣誉感和班级使命感就会不断地加强。这样,班级不管是遇到什么问题,班级同学都能群策群力,都能为了班级更好的发展而共同努力。
  三、逆境中更显责任担当
  逆境中容易让人激发斗志。孟子早就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无独有偶,马卡连柯也认为:“遭遇困难才能让人打开通往幸福之路,这一点正是以责任感教育学生的技巧和艺术所在。”一个班级荣誉感的营造,也需要经历困难,付出艰辛。
  班主任工作中遇到过一个案例,班级临时承担学校卫生死角的清理任务。遇到的困难:时间紧,任务重,而且天色渐晚。令人意外的是,学生们的做事态度竟然比平时还要勤快。学生自发地、有序地展开了卫生清理,用了最快的速度完美地结束了任务。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不仅认识到了卫生的重要性,更体味到了在集体的力量下出色完成任务的荣誉感。这个案例说明了每个学生都会存在维护班集体荣誉感的心理,他们只需要一定的契机,就能激发出学生内心的归属感。
  四、一对一帮扶,强化归属感
  每个人一出生本身就是一张白纸,但由于不同的家庭,成长经历的不同,也造就每个人独有的性格。原生家庭的不同,学生的性格倾向也不同。有的学生阳光自信,有的学生腼腆含蓄,有的学生偏激怪戾。除了家庭,学校就是他们成长中的第二大家庭。学习阶段也就是可以再次塑造人格的另一个关键阶段。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可适当引导。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要集思广益,更要博采众长。一对一的帮扶在班主任工作中是不错的管理途径。
  帮扶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在学习方面,也可以是思想道德的培养上。
  班主任可以针对自我行为管理较差的帮扶对象和成绩较弱的帮扶对象,在班级中挑选道德品质优良、成绩较好的学生与帮扶对象结对子,使这些学生和优秀学生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班主任还要对优秀的帮扶小组和进步、改变较大的小组以表扬激励,更要给暂时落后的小组以信心鼓励,最终促进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提高。
  五、增加活动参与,提高集体意识
  墨子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学生一天大半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度过的。所以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个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歌唱比赛、运动会等等。这些活动是班主任营造班级荣誉感的最佳途径。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在学生参与活动时,用一切方法凝聚班级集体荣誉感。比如说,学校举办运动会的时候,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因为有的孩子本身就具备体育优势,但是又碍于面子,徘徊在参加与不参加之间,这时候就是班主任发挥作用的时候。班主任可以从个人和班级的方面鼓励孩子树立自信心,挑战自己,并争取为班级赢得荣誉。
  班主任不仅可以鼓励学生参加运动会的比赛,而且可以动员全班同学为了这次运动会而共同努力。班主任在运动会前期可以做细致准备,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感,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做到人人有事做。比如:一、运动员的赛程安排专门的人负责提醒运动员,及时听学校指挥按时检录;二、专门负责加油的同学负责制作加油的横幅,撰写加油稿上交广播处。三、根据赛程安排分别安排男女生负责照顾刚比赛完身体不适的同学,身体极度不舒服的情况应及时送到校医站。四、后勤部准备能量饮料和小面包。这样让学生在集体的合作中,感受到集体合作的愉快,同时形成良好正能量的班风。活动结束后,班主任一定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细致的评价表扬,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他在集体中的重要性,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继续为班级的荣誉而战。这样的方法,就使整个班级在集体的活动中增加了他们的责任感与参与感。如果学校组织的活动较少,班主任甚至可以为班级量身打造适合的班级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结语
  班主任的工作细致且重要。你的一言一行,你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向都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新时期的班主任更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的集体意识、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上,将德育、教育教学渗透进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让班级的整体班风、学风都能朝着好的方向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黔敏.中学班级中非正式群体与班集体建设关系探析-《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2]毛展煜.向五位大师学做教师:孔子、陶行知、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的为师之道[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9

  • 【发布时间】2022/5/19 17:52:14
  • 【点击频次】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