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讨论

 

【作者】 杨 猛

【机构】 贵州省仁怀市第七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数学的学习对初中来讲是非常的重要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把学生给教好,就必须要有合理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好的教学方法,会使枯燥复杂的数学在学生看来也变得生动易懂,数学教学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领悟。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习能力
  数学的教学的主要意义不仅是对知识的传播,更是对我们的思维的一种开发,和对生活中的实物的一种兴趣培养,是为了让学生有对实际中的问题的解决能力,思考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考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所以学习数学首先是要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以来的话,学生就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不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一遇到不会的就去寻求老师的帮助,他们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解决了。老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注重他们的精神方面的培养,不要太过于压抑学生,要懂得让学生在一个欢乐的氛围中成长起来。总之就是培养孩子们的自己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比如老师可以在教学的时候拿来一个实际的数学模型,这样你就可以很好的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你这边来,这样以来学生们的积极性就自然而然的被老师给带动起来了,那么学生就会有一种非常想急切了解怎么回事的这么一种心态,此时此刻学生们就都会参与到学习中去了。
  二、提高学习效率
  除了上面讲到的要提高学生思考能力以外,还有一点非常值得关心的是课堂效率的问题。这个也是好多的老师在探索的一件事。现在的教师不能够按照传统的思想去教育学生了,传统的是只顾教知识,不注意学习的效果如何,而现在的老师其实更关心的是自己所教的学生到底能听进去多少。现在老师的教育中更多的会去考虑学生的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等。让他们对学习新的知识的动力感变得更强。学会让学生也开始跟着老师的节奏互动起来,而不是老师在那里干巴巴的讲,学生死气沉沉的听课。老师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不必要按照课本上面非常繁琐的表达方式给学生讲授,而是根据老师自己的理解,把复杂的话变得简单话,把不必要的给省略掉,用自己的意思理解出来给学生去说,学生也就更好的吸收知识了。这样学生也就会大胆的去思考,遇到不会的也不会因为害怕不敢和老师交流,这样课堂才会变得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乐园。老师除此之外呢还要时时刻刻的在乎学生,时刻关注他们的学习动态,知道他们哪些地方不清楚或者说是不懂,不断得走进学生们的心里面,这样才能达到说让学生彻底学会的境界。
  三、培养数学爱好
  我们教了这么多年学,发现确实有不少的孩子刚开始的时候数学学的都是非常的好的,但是到了后来不知为什么就慢慢的变得懒堕了,看到数学就提不起精神来,这些问题一直也是非常的困扰我们每一位老师和家长的其实。
  数学虽然看起来比较抽选一点,但是不能认为它是一门很不好学的科目。因为老师在教学生的时候要尽力的发现出数学与生活中的实际联系,充分的利用好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的实际实例来例举说明,然后根据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转换成数学的模式,让学生学会去解决,这样就可以使得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变得非常的强烈。教师还可以教书本上面一些很专业的很抽象的东西,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例,用一种通俗以及简单易懂的方式使其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可以瞬间就一听就会了。老师此外还要避免课堂的枯燥乏味,给学生创造出一种很轻松欢快的氛围去学习数学,这样学生就有一种积极以及主动的形态去和老师一同进入课堂了。老师还要想学生们展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之处,在生活中的广泛未来,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种强烈的追求心理。
  四、掌握提问技巧
  问题的提问也是一堂课成很关键的环节,老师们对学生的提问也是对学生学习的一种负责以及鼓励。老师提出的问题主要以这一节所讲授的内容为核心,老师在教学之前要明确哪些问题是很有必要去提问的,哪些问题是对学生无关紧要的。老师在提问题的时候不光只是对优秀的学生提问,而是要顾及所有的学生,让大家都跟着活跃起来。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并且老师在提问的时候要对学生的不停学习情况而定,比如有的学生学习优秀,老师如果提问一些很简单的东西的话对学生来讲也是毫无意义的。相反,如果将一些很难回答的问题提问给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的话,也没有太大的价值,所以老师对学生的提问要看学生的个人能力而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有梯度的问题来。总而言之,就是老师对学生的提问要具有目标下,策略性,层次感以及针对性,合适的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五、重视合作探究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他主学习要不断地转向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是改变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由于合作探究学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倡导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倍受推崇。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固然能起到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良好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的作用。
  六、培养学习习惯
  除此之外呢,我们老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错题的积累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还选择了个错题积累本子,让学生回去练习,每天教这些错题都给反复联系好几遍,然后等他们写完之后,老师又会收起来做给他们做批改以及不懂的地方换回耐心细致的去讲解。在平时遇到不会的问题也要求积累在本子上面,到时候可以问老师,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教不会的问题做出积累说明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认真的思考过,可以看到他们的学习的态度。
  构造一个初中生有效的课堂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进步,老师需要不断的改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学生也要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提出合理的意见,这样老师才能教好每一个学生。
  参考文献:
  [1]娄小卫.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现代交际,2016,(05):153-154. (2016-08-17)[2017-09-22]. 
  [2]郎军. 简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J]. 现代交际(2017-08-03)[2017-09-22].
  [3]丰静林. 探究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0(12):90+104. [2017-09-22].
  • 【发布时间】2022/5/19 17:55:10
  • 【点击频次】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