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作者】 李文芳

【机构】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永新燕宝回民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提出,社会、学校、家庭对孩子的小学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如何实现高效课堂也成为每位老师思索、探讨的关键。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最完美的达到教学效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致力达到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高效课堂”就是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最完美的达到教学效果。要实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不断去探索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挖掘优化的教育结构,以适应时代需要。
  一、设定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在恰当、适宜的环境中学习时有着非常高的热情,学习的效果和质量也事半功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建一种优美、真实、舒适的场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创设的情景将抽象的学习内容表达的更具体、生动,使学生们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仅便于学生们理解,为学生们扫清了学习障碍,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以及对未知事物探索的兴趣。
  例如:我们在讲比较分数大小这一课时,可以引入一个情境——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一天中午,烈日炎炎,师徒四人口渴难耐,于是让八戒找个西瓜来解解渴,面对八戒抱回来的大西瓜,悟空说:“咱们一人四分之一”,可八戒这时撅起了嘴,“凭什么,西瓜是我找来的,我要五分之一”,这时悟空乐了说“没问题”。八戒看到分到的西瓜说“我的怎么比应得的还少呢?”故事讲完教师说:“你们能解决八戒的疑惑吗?”引入这样的情境学生们不仅学习了新知识,理解了教材,又生动有趣,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过程,这样严重阻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性,使得学生实践能力低下、课堂低效。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他们亲自参与到对知识的探究中去,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获取数学知识,从而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更关注生活中数学的应用,并勇于探索和创造。
  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的时候,我们可以先简单介绍一下圆周率及其研究的历史,然后再让学生去探究圆的周长是不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我会事先选择几个圆形的物体,然后让同学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会通过“滚动法”和“绕线法”得出圆形物体的周长,但是,对于求课本上的圆的周长就困难了,我会进一步引导学生做实验,探究用间接的方法引出圆的周长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牢记了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也从中体验到数学知识源于实践的乐趣,更学会了遇到问题亲自解决问题的方法,让课堂学习变的更加高效。
  三、加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许多学校搞起了“自主、高效”课堂,教室周围墙壁全是黑板,课桌也围成了面对面的会议桌,上课同学们围在一起你说说,我说说,不知道在说什么,有的讨论的热火朝天,有的嘻嘻哈哈。试问,这样的课堂能够高效起来吗?毕竟小学正处于孩子们爱玩的阶段,需要老师的正确指引。因此,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上要给予正确的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将“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在这种目标结构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竞争转化为组间的竞争,小组成员为了集体荣誉感都要朝着一个方向,朝着共同的目标去努力,从而让每一位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们通过组内之间的讨论,各抒己见,让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此基础上,得出小组结论;再通过组与组之间的交锋,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使问题变的更加清晰明朗,最后,综合大家的意见得出较为完善的结论。小组之间的合作不仅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与小组密不可分,团队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人的力量,还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后进生通过小组成员的帮助,也形成了自己的见解,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自信,使得课堂变得更高效。
  四、合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不仅可以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加大课程教学的信息量,还能够有效地启迪学生,帮助他们培养主体意识,学好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利用传统的道具很难解释清楚,这时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将圆进行模拟剪拼,等分成8份、16份、32份等多次进行投映,将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在有限的空间内妥善解决,得到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并将极限思想渗透给学生。这样,讲授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使枯燥、抽象的课堂变的形象、直观。但是,教师一定要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于信息技术教学。
  高效的教学活动并不是一味的模仿与记忆,教师要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实践、交流、合作、探索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奥妙和乐趣。高效的课堂是每一位老师追求的目标,只有真正的实现了,才会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老师的工作压力,学生才能真正受益,才能实现师生双赢,才会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五、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的一部分。”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学生的学习需要活动,小学生本身也喜于活动,他们希望能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形式当中获取知识,实现自主学习的愿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各种新颖有趣、多样的活动形式,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使他们成为快乐学习的主人。诸如情境表演、小组合作、操作实践、比赛闯关等等都是很好的学习活动形式。心理研究表明:大多数儿童对既动脑、又动手的直观形象学习活动有较高的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引导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主动探索、发现和掌握新的知识。
  结语
  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我们一定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主动学习为主线,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
  参考文献:
  [1]马琴.小学数学教学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
  [2]季徐燕.浅谈数学高效课堂中的提问设计[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年第20期
  • 【发布时间】2022/5/19 17:56:19
  • 【点击频次】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