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优教优学”思想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屈海铮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杨柳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优教优学”思想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其追求的目标就是教学效果最优化。本文探讨了在“优教优学”思想指导下教师在探索效果最大化过程中所实践的利用榜样激励激趣、强化过程引导、灵活教学手段及创新实验教学等优教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物;“优教优学”思想;课堂教学;应用
  “优教优学”思想我市提出的“双主双优”课改主题理念中的核心观点,该思想是确保教育高质量发展愿想得以实现的前提保证。作为一线生物学科教师我们要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上践行这种思想并换来良好效果,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在这几年实践中我加大了探索力度,并在反思中总结了“优教优学”的一些具体做法。下面,我谈谈感受。
  一、利用榜样激励,促进学生在提升兴趣下做到学习自觉
  “优教”的目的是实现“优学”,让学生在更有主体性的基础上自觉学习。而强烈兴趣是自觉学的动力和原因,教师要发挥学生在生物材料接触实践中的主体作用就必须强化兴趣培养,以促进学生在提升兴趣的基础上做到学习自觉。能实现这种效果的路径很多,多媒体教学、情境化教学、扮演式教学等,但我认为最好的路径就是利用榜样激励,让学生为自己理想实现而努力。教学中适时地引入古今生物学家的事迹作为导向标,让学生从榜样中看到成功是无数次失败换来的不气馁。这对于学生意志的自觉性和坚韧性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现行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科学家的故事内容,几乎每个章节都有。作为老师不要错过或轻视这些内容。作为意志培养教材这应该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的最好精神养料。这在激趣和培养学生积极学的意志品质方面都有不可轻视的促进作用。
  二、强化过程引导,促进学生学有方法支撑
  “优教”的最好结果就是化教为导促学生学。而辅助此法实现效果的最便捷途径就是目标教学法,教师“优教”结果就是把教的目标转化成了学的目标,让学生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过程中将教师预定的目标给以实现。传统教育实际上是“填鸭式”,也有人称之为“注入式”,其明显的弊端就是教师“强灌硬塞”,不顾学生实际,简单地“一刀切”,学生只能被动接收。这种教育实施其结果不仅剥夺了学生自主消化和自主建构的权利而且还扼杀了学生个性和创造性。“授人以渔”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重要主张,让学生主动走向知识是授以渔的结果,把知识带给学生就是授人鱼。给学生的知识是死的,让学生发现而建构的知识才具有生命力。因此,带学生走向知识的过程就是导的过程。“什么时候导”和“怎么导”是其关键,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中去创设,以他们的视角面向全体学生,在导情、导思、导行、导练、导创上做文章,导情即导多彩的课堂情境,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对导说过非常精典的话语那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根据教材特点把握住能启动“愤”“悱”课堂情境这一点来启发学生,让学生乐学、爱学。导思即导多元的的思维方式,进学之功,贵在心悟,教师要以仅限于课堂教学的封闭式教学中走出来,给学生搭造能够创新的平台,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施展各自的才智。例如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课的导入教学中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谈谈早餐没吃或没有吃好上午第四节课有什么感受的体验来导思,让学生从自我体验中来开启学习之路。目标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为了实现教的目标——让学生去完成学习目标是我们教师的重要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将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目标是其关键所在。这一点非常重要。
  三、灵活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直观性
  教以直观,是学生最乐意接受的。传统生物教学“纯口讲”,这种方式即使是利用再形象的教学语言也无法让学生直接感知。而利用直观示教,学生一眼便可理解,例如《血流的管道——血管》的教学如何采取实物模拟把身体主要血管注入流动的红墨水,并且血液颜色有深浅不同,这样比我们教师纯口讲解就轻松多了。去年我县举行的生物说课大赛上我就曾看到一位教师把这个直观演示模型形象逼真给示范了一篇,当时在场的教师和学生无不感到这样实施是最优化的教学实施了。除了实物直观灵活教学手段还可以利用简笔画和多媒体来进行,多媒体正如其名能将多种视角媒体、听觉媒体组织集成起来,在调动学生感官上更能起到积极作用。例如,《神经系统的组成》是一篇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但在多媒体的形象演示下学生很快就能将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搞个清楚,起到了“优教优学”目的。
  四、创新实验教学,是实现教学效果优化的保证
  生物既重观察又强调实验,不论是学习知识或培养能力加强实验教学都显得十分重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以及创新设计能力是生物教学目的之一,通过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不仅要增长学生的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在全面推行“双主双优”理念指导课改的今天,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观察分析、思考能力、归纳推理能力、设计动手能力乃至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为适应素教育要求,应探索一条以产验为基础的教学新途径。演示实验可以变为师生共同实验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验证性实验可以变为探索性实验以提高学生认识的主动性。不论哪种性质的实验都在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教师,既要重视策略优化创新又要敢于尝试,不断探索。
  “优教优学”思想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是“双主双优”课改理念与学科教学融合的重要实践,作为生物学科教师,我们要在课改引领下继续加大生物课堂上“优教优学”力度,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获得最好的生物教育。
  参考文献:
  [1]肖越平,论“优教”思想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教育学文摘,2019年。
  • 【发布时间】2022/5/19 17:59:28
  • 【点击频次】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