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漫议对小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方法

 

【作者】 石 进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新州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教师要将感恩教育作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围绕“感恩”这一主题思想,展开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让学生怀揣一颗感恩之心,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小学生感恩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学校、家长以及教师通力合作,用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正确开展家庭教育和课堂教育,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感恩、理解感恩,学会感恩。本文对如何有效开展小学生感恩教育进行有效分析。
  关键词:小学德育;感恩教育;实施途径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学。会“感恩”,对于孩子来说尤其重要。感恩教育的开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成长,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开展感恩教育时,家长与教师不能过于急躁,要通过长时间的教育和思想影响来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锻炼学生的感恩能力。要使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将感恩作为重要的事情去主动完成。   
  一、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    
  应先具有良好的校园文化,因为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校园文化建设是以学生为主体,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在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校园文化一般取自该学校的精神文化的含义。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与家庭教育当中进行努力,同时还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环境氛围对学生的内心进行影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形成正确的意识,做出正确的行为。校园文化便是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对小学生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当重视相关校园文化的建设。通过和谐的校园文化气息,影响并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感恩意识,提高学生的感恩情怀。同时,感恩校园文化的建设,也是对教学资源的一种有效应用形式,也是对感恩教育的一种完善,更是感恩教育平台的搭建过程。通过校园文化,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恩教育。    
  主题教育是非常有效地感恩教育方法,而课外活动则是开展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校园文化的创设使学生在感恩的文化氛围当中,实现感恩之心的唤醒。利用课外活动,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感恩。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开展感恩启蒙教育,开展与感恩教育相关的各类活动或者庆典,将教育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如:要重视对升旗仪式、校园广播以及各类展窗和板报的应用,重视手抄报等小活动的开展,对感恩活动进行大力宣传;要在班级当中举办各类与感恩教育相关的活动;要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加以培养,可以让学生写日记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使校园文化当中增添感恩的元素,使校园文化能够在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当中发挥出更为有效的作用。    
  二、感恩教育要具备良好的家庭环境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家,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感恩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对学生影响最为深远的教育内容。因此,在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必须要尽可能为学生因造出一种和谐的家庭文化环境,每一个家庭成员都要彼此友好,都要对彼此进行尊重并给予体谅。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家庭生活当中感受到一种和谐与美好,使学生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进行成长。
  其次,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必须要建立一种民主的教育环境,要让学生能够在家庭生活当中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够对自己的一些事情做出自己的决定。同时,家长不能对孩子给予过分的宠溺,更加不能使用暴力的教育方式。要在给予孩子关爱的同时,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进行约束,使孩子能够学会自尊、自爱,能够学会去关爱他人。
  第三,家长应当在工作之余给予孩子更多的时间,陪伴在孩子的身边与其进行交流。家长可以带领孩子进入到大自然当中,使自己在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这一过程中家长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大自然的知识,使孩子丰富自身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与家长形成更为亲密的关系,是孩子能够感恩家长、感恩自然。
  第四,家长必须要在家庭生活当中发挥出良好的榜样作用。言传始终不如身教,家长应当通过自己的行为对孩子进行积极地影响,帮助孩子学会感恩。    
  三、各科教学中挖掘感恩教育素材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教育工作当中的主阵地。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深远,而课堂教学则能够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道理。因此,在小学生的感恩教育当中,必须要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的应用,要在课堂教学当中不断地进行感恩教育的渗透,要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当中学习到更多的关于感恩的知识,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为什么要感恩,为什么感恩之情是人们社会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情怀和能力,了解到从古至今的社会生活当中,感恩之情一直都是人们所重视的一种情感和正确的行为。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地引用一些小故事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感恩體验;可以开展辨析式教学模式,开展辩论和讨论的活动,对学生的感恩意识加强培养,同时也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身在感恩意识当中所存在的错误认知,使学生能够消除消极思想,不断实现自我升华,形成正确的感恩意识;可以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感恩父母、感恩祖国、感恩大自然,要让学生去探究父母、祖国和大自然都为自己提供了什么样的帮助,在这种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更好地形成感恩思想。
  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活动开展需要多方努力,需要长时间开展,需要以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感恩教育的开展需要良好的环境,需要良好的榜样。环境与榜样的共同作用才能够使缺少社会经验、认知能力较弱的小学生更好地形成感恩意识,并理解为什么要感恩以及如何去感恩。
  参考文献:
  [1]黄秋霞.实施小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方法[J].幸福家庭,2021(21):85-86.
  [2]凌怡.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分析[J].小学生(中旬刊),2021(01):122.
  [3]周春涛.浅谈有效开展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策略——点亮孩子感恩的心灯[J].科幻画报,2020(08):219.
  [4]张艳存.中小学感恩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5.   
  [5]李艳茹.小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感恩教育途径研究[J].好家长,2015(21):26-26.
  • 【发布时间】2022/5/19 18:00:32
  • 【点击频次】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