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创新教学初探

 

【作者】 陈 洪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巡场镇鞍子村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进行教学改革成为教学的必然。在追求高效教学的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融入了创新元素,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在探究中进行思考,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的数学思维获得深入发展,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创新教学;小学数学;数学思维;主动探究
  21世纪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新能力,可以说,没有创新能力在现代便无法生存,没有创新精神就不会享受现代文明。因此,创新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创新教学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基本价值取向来组织教学。它是富有创造力的教师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与资源中,以活动化的课程与教材为依托,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促进每个学生创新学习,培养其创新态度、思维习惯和品质的教学实践。接下来我谈一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关于创新教学的一点体会。
  一、调控好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课堂参与积极性高。因此,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是学生主动创新的前提。
  1、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敢于创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是为每一个学生创设形形色色的舞台,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和谐、平等、民主交往的良好数学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肯想、敢想的情感。对学生中具有独特创新想法要特别呵护、启发、引导,不轻易否定,切实保护学生“想”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为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创设情境,萌发创新
  小学生的求知欲的形成要经历过好奇——求知——探索三个阶段。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世界上许多重大发明和新技术的发现往往从好奇开始。牛顿的万有引力的发现离不开对苹果自由落地的好奇。陈景润的歌德巴赫猜想离不开1+2等于3的好奇。好奇心使人富有追根求源的精神。乐于深索事物的奥妙,发现其中的奇异。课堂上因此要引导学生勇于提出好奇问题。例如:在教学圆锥体体积公式时,学生在看完书后,往往对“等底等高”这个条件不太注意。这时我巧设陷阱设置悬念。学生进行倒水实验:用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倒入圆柱体容器。过了一会,一个小组倒了水,还没灌满;而另一小组的同学却大叫:“水溢出来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学生们议论纷纷。
  3、提供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创新。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占有足够的自学时间,享有广阔的联想空间。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我提出在长6米、宽4米的房间里铺地毯,商店有宽1米、2米、4米三种型号让学生自由选择。有的说“买1米拿起来方便”;有的说“买4米的铺起来美观大方没有接口”;还有的说“选择2米,这样又方便又省钱,床底下可以不用铺”。课堂上学生质疑问难,创新意识的苞芽得到了保护,将逐步形成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二、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加强能力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综合起来。能培养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一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二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三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更重要的是,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些,都是21世纪拔尖人才所必须的素质,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
  学科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内容及方式,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在实践和探索中我们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应在知识应用中强调灵活应用的意识;不仅要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还要让学生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不仅要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更要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感悟学习思想和方法。
  三、善于交流,在多向互动中激活创新思维
  培养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是现代社会所必须的,也是数学学习过程应当提倡的组织方式。运用多向交流策略,首先要求创设师生互爱、人格平等、教学民主、师生和谐的情感交融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话能说”。如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时,首行用电脑显示“小熊买东西”的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列出算式65-23,然后同桌合作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有的学生想出65-3=62,62-20=42;有的学生用5-3=2,60-20=40,40+2=42;还有的学生大胆尝试用竖式计算……学生在求异探索、同思共想、动手操作、互悦互议的过程中更多地获得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体现了教师注重培养和创新人格通过相互交流,能够互相影响,互相激励。
  总之,我们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材施教,要用教师的一颗爱心去打开学生的心扉,让他们抬起头来去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发挥自身的才能。
  • 【发布时间】2022/5/19 18:05:57
  • 【点击频次】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