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 如何利用每课三分钟来实现红色基因的渗透

 

【作者】 阿衣古力·喀德尔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当前社会飞速发展,经济文化水平均居于世界前列,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也要持续抓稳。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时期创造的文化,当下需要将该文化衍生出的红色基因渗透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初中地理课程中有效的融合红色文化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疆土的深厚情感,三分钟的时间不会过多占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精神。本文就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利用每课三分钟来实现红色基因渗透展开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地理;红色基因;课堂教学
  学生是新时代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学习前人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奋斗历史,能够帮助他们形成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和责任感,红色基因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有别于其他任何政党,在思想理论、精神道德、作风实践中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将其渗透到初中地理课堂上主要是在对中国疆土的学习中穿插这片疆域上发生过的人和事,以三分钟的拓展时间为学生营造一个红色历史文化背景,实现红色基因在课堂上的有效渗透。
  1. 创设红色文化校园氛围
  精神的培养一定需要环境的感染,校园是学生每天生活的地方,其环境的创设对学生思想品行方面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红色基因在课堂上的渗透不仅需要学校从环境的设计上加以辅助,初中生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尚不充足,学校中的广告栏、宣传栏上应该多设置一些有关上世纪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的历史以及相应国家红色基因传承号召的一些海报,这种形式的物理环境创设有利于在耳濡目染中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例如:学校可以在校园的门口和每个宣传栏上张贴“红色历史”类的知识普及海报或者宣传语,然后定期安排每个班级出有关红色文化类的黑板报并进行评比,让学生积极参与红色历史的学习同时培养了他们对国家历史的敬畏感和荣誉感。此外,还可以开展“红色文化知识竞赛”这种集体活动,知识竞赛是学生学习中国红色历史的优秀途径,学生通过准备比赛,大量的汲取红色文化,加之环境的渲染下,更有助于他们在思想上的改变,对课堂教学上的渗透工作有百利而无一害。
  2. 导入环节带入红色文化
  从校园的大环境中走到课堂的小环境中,除了环境的渲染,更多的就是需要老师对学生在红色基因文化上的学习引导。初中地理课程是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带领学生对中国及世界各个地区的地势地形以及气候的学习,来提高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而在地理课中进行三分钟的红色基因的渗透,需要教师在导入环节对该内容就有所提及,将其顺利的融入到整节课的教学中,避免课堂教学内容出现主题偏离的情况。
  例如:在学习《从世界看中国》(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时,课堂刚开始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红军长征走了多远的路吗?”以红军长征的历史向同学们展示我们中华大地的幅员辽阔,学生虽然知道红军长征的历史,但对于具体征程是多少并不了解,老师可以借此导入对中国地理的学习,同时普及了我们国家的红色历史。
  3. 明确三分钟内容与课堂主题的联系
  三分钟的红色文化教学是个比较简短的过程,但无数个三分钟便能够对学生的知识面实现有效的扩充,长此以往,不仅有效的利用了课堂教学时间,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精神和社会主义责任感。在这简短的三分钟里,教师需要明确所讲内容与本堂课的主题联系,因为红色文化的传承相比于地理而言,它和历史及政治的联系更为紧密,但是为了实现红色文化的全面贯彻学习。
  例如:在学习《中国的自然环境》(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这一章节时,其课堂上关于红色基因的渗透内容教学就要与紧扣自然环境的主题,老师可以在讲到“地形和地势”的时候提到中国红军穿越雪山,跨过大江大河等历史,向他们展示中国共产党不怕困难的精神面貌下传授了中国地势复杂多变的地理知识,三分钟的讲解内容与本节课的主题紧密相连,不仅能够为学生构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还对他们的爱国情怀进行了熏陶。
  4. 讲解和提问相结合
  虽然只有短暂的三分钟时间用来红色基因的渗透教学,但是也要注重教学的形式.教师单方面的历史阐述无法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可以采用讲解和提问相结合的形式,提问的学生数量也不可过多,把握教学效率,提问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测学生什么知识,而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只有地理知识的地理课有时会令课堂的趣味性降低,而加入了红色文化的讲解和普及环节,能让学生们重新打起精神,提问的方式让他们的积极性更高,对于知识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例如:在学习《北方地区》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会对我们的首都北京的相关地理情况进行教学,而在说到他的发展历史上时,老师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在中国近一百年的浩荡历史中,我们的首都北京都发生过哪些大事吗?”,同学们一定会有人回答说是“开国大典”,提问的方式引起了学生听课积极性,教师就可以趁此对开国大典这段历史性的场面进行讲解,以高昂的语气激起学生们的共鸣,帮助他们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的形成。
  结束语
  红色基因在课堂上的渗透是初中生学习范围的拓展,学科教学不能局限于书本化的知识,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优秀品质,崇高精神,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国家人才,对于我们国家浩荡的红色奋斗史,每个学生都有义务认真学习,深切感悟,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完成这一项意义深远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朱长珍.渗透红色文化,培养中学生红色精神.[J].中国教师.2021,3(9).
  • 【发布时间】2022/6/19 17:26:58
  • 【点击频次】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