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分层教学,培优辅差
——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分层设置的必要性和途径
摘 要:目前小学生数学学习表现的“两极分化”现象较为常见,其成因有多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一致,但是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对“新”学习模式的认识和贯彻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新知识的教学之中,而对“新课”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对新作业布置模式的重视程度,因此,要改变这种不均衡、不和谐的发展趋势,就必须实行“分层”的数学作业设计。
关键词: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分层设置
如果每个学生的任务内容都是数学书的练习题,即每个学生的任务内容都是一样的。单靠这种形式的作业并不能激发学生的作业积极性,他们仅仅是照搬范例和机械的做功课。从长期来看,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和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都有很大的影响。大部分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做同样的事情,忽视个人的不同,希望每个人都能学到自己所学的东西。成绩好的同学完成的作业内容简单、有意义,但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他们会感到作业很难,很容易犯错误。此外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也谈不上。设计分层作业对于所有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业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点出发:
1. 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每日作业内容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量身定制,做到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学生有着个体差异,所以他们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也不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布置作业。所谓分层作业,就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作业。这让各类学生都能有效地完成数学作业,并通过不同程度的练习达到出色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在设计作业前,要认真研读当天的教学内容,充分了解教学内容,根据知识点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可以根据所学内容设置必做题与选做题,尽量考虑到每个阶段水平的学生,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减少组织作业的盲目性。
其次,老师要认真研究学生在教室里各个同学的学习能力。班级里有几个学优生,有几个是中等水平的,有几个是学困生。因此,在学生的基础、能力、发展趋势等方面,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布置方式进行及时的总结。
例如:对成绩有明显提高的学生给予更高的评价,针对成绩不佳的同学,和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完成层次分明的任务,并且持续地激发各个层次的同学的学习兴趣及潜力。学生能全面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为自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尊重学生,共同进步
首先是内容有针对性,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即优等生的优势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学困生却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客观性”的原则,比如: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设计出不同的作业。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老师对每个班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了解,可以根据教学进度与学生反馈分层次分阶段布置家庭作业,这样可以更精确的掌握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方便老师进行教学。很多老师在课结束前随机打印一些练习册并分发给学生,作业量非常大。他们没有认真地思考怎样才能在数学课上利用分层的作业来提升效率。分层作业是为了保证学生们不会对他们的作业产生排斥心理。所以,在进行分层教学时,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细致的设计,并对作业数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在传统的家庭作业中,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利,而分层作业则是要认识到学生的不同,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自己选择。教师在挑选任务时,不能明确地问出哪一位同学做了什么。否则,很可能会伤害到那些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在安排作业的时候,请同学们自行挑选。最后,不管学生的能力有多强,老师都要在完成作业之后,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采取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评估后进学生的作业时,应以表扬为主,对优秀学生要鼓励他们攀登更高的目标。
3. 注重强化和培优
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性是一种资源,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设计出不同水平的作业,使不同水平的学习者能够通过自己喜爱的作业来获得快乐。加强学生的数学技能。层次作业布置方式把以前的一项工作分解成三种类型:基础作业、提高作业和延伸作业。基础练习,在设计上,严格按照教材主旨,注重双基训练。练习简单,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轻松完成,学习困难的学生获得成功。它激发了学习的乐趣和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练习使学生在基础知识获得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进步。这样的设计可以鼓励学生继续学习。驱动力是释放他们的学习潜能,延伸练习以掌握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基础,注重知识的深化和拓展,增加作业设计要求学生不仅要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要横向连接到这个知识点,这样他们才能挑战自己,并为自己的成功感到满足。
例如:在教授“长方体和立方体”之后,我们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了基础作业、提高作业和延伸作业。让他们去自主选择,基本问题涉及到一些简单的知识,只要掌握了矩形物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就能很容易地得到解答。后两个题目比较困难,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所学的知识来了解所解决的各种情况。所以,不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完成的,但是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做。分层教学的内容从基础到灵活,逐渐地提高了学生的提问能力,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作业对自己的评价和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学生在完成了分层作业后,对当日的知识进行了总结,并对自己的解法进行了简单的评价,并对其进行了积累,并对解决方案进行了优化。适当有效的分层训练能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帮助他们实现教育目标,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更高层次的任务,感谢他们所有的大胆尝试,鼓励他们树立“我能做到”的信心。
结束语
总之,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遵循逐步的原则。不过,在分层次的作业中,千万别有歧视性。在课堂上,不管学生的学习成绩怎么样,都要坚持“人人平等”。另外,学生们也不能因有层次的作业而自卑或骄傲。在进行分层作业时,老师要注重语言的艺术,使他们感到大家都是平等的,而做的功课也不同,只不过是为了学习。而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更多的耐心、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投入。
参考文献:
[1]占小芳.实施小学数学高年级分层作业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2(03):147-148.
[2]梁富安.小学数学分层作业实施策略[J].天津教育,2021(11):119-120+123.
- 【发布时间】2022/6/19 17:27:42
- 【点击频次】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