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导入的策略

 

【作者】 罗 华

【机构】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城西小学新坪分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若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采取有效的导入策略。本文先后介绍了悬念导入法、故事导入法、音乐导入法及多媒体导入法,以期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是小学语文教师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创设一定教学情景,拉开一堂课的序幕的教学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是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第一个闪光点,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小学语文课导入的成败直接影响着整节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态。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讲究它的导入技巧。一个精彩的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地乐于受教,让小学语文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极大限度地提高40分钟的教学质量。
  一、复习导入
  子曰:“温故而知新。”回顾旧知识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在讲授新课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联系学生储备的知识,引“故”而为“新”用。在设计导入时能兼顾前后单元、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出能联系旧知识、挈领新内容地导入,则会抛砖引玉,让学生多方面思考、掌握新旧知识,更好地融会贯通,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教学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一诗,导入我引用了宋朝王安石的《梅花》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让学生找出这两首诗歌中梅具备了什么样的特点。学生很快从“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两句得出梅具备的共同点是“不畏严寒”。之后,我让学生读读《墨梅》试着找找和前两首诗歌的异同点,体会作者不同的思想感情。学生从这种“类比”中快解读了新知,并加深理解了“借物言志”这一方法的使用。几分钟的复习导入让我和学生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怎能不欣喜呢?
  二、质疑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而“好奇之心,人皆有之”。“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教学时,根据课文内容,教师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导入新课,会使学生积极参与“释疑”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如在教学《凡卡》一课时,板书课题后我提出疑问:
  1、凡卡是谁?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凡卡为什么给爷爷写信?
  4、爷爷能收到信吗?
  这些问题紧扣课文中心,直奔主题,正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领着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学习。又如:教学《钓鱼的启示》一文,可以让学生质疑课题:谁去钓鱼?什么时候去钓鱼?通过钓鱼得到了什么启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随机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课文的学习。再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学生质疑课题:谁回忆?回忆了谁?回忆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引起回忆?十六年前是哪一年?等问题,这样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在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课文的主要内容也基本掌握。
  三、使用名言进行导入
  名人名言往往都凝聚了名人们的思想精华,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过时,反而在时间的长河里愈发沉淀和夺目,它们对于学生而言是颇具指导意义的。在课堂 刚刚开始的时候,恰当、合理地使用名人名言进行课堂导入,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当天所学文章里的奥妙所在,明白其所传递的真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储蓄一定的名人名言,不仅对他们以后的语文学习是比较有帮助的,而且句中的思想精华也能够帮助。
  四、影视导入
  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进步,多媒体教学的日趋完善,现代的课堂趋向于“声情并茂”。在课堂导入时教师根据需要结合声、色、图,甚至是影视片段来辅助我们的教学,能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可感性,能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创设一个让学生积极思考的氛围,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达到语言所难以企及的效果。《长征》是毛泽东的一篇不朽的名篇,那磅礴的气势,昂扬的斗志,博大的胸襟,惊险的画面,深刻的内涵,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教学中,首先利用影视课件导入,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把学生引进课文的情景之中,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心中自然激起对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藐视艰难险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崇敬,激发学生学习这首诗的热情。
  五、多媒体导入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日益成熟,且在教育领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多媒体不仅图文并茂,而且声像俱全,同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以及可视性,能够利用丰富的手段来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这是传统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多媒体教学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教授《草原》这篇课文时,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根本没见过草原,对草原比较陌生,仅仅凭借文字无法描绘出草原的辽阔壮美,此时,多媒体便有了用武之地。教师可于课前,围绕草原这个主题,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并融入图片、影像以及声音等诸多元素。在课堂上,将这些多媒体课件播放给学生看和听,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对草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进而对课文内容有一个较好的把握,课堂教学质量自然得以体现。
  课堂教学中,老师通过多种导语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学习体验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学习文本,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 【发布时间】2022/6/19 17:30:02
  • 【点击频次】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