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把民族文化融入到幼儿教学活动中

 

【作者】 梁贞元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县直机关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隆林各族自治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较多的县,也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全县聚居着苗、彝、仡佬、壮、等四个少数民族和汉族,具有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古朴奇特、浓郁的民族风情,被称为“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如何将这么多民族文化融入到幼儿教育教学的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民族文化渗透,将民族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去呢?现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让民族文化进入主题教学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在园的孩子大多都是少数民族,但是他们很多都不知道自己是少数民族,什么民族,更别说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有哪些风俗习惯了。因此,为了将这多民族的文化传承下去,将围绕着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节日等,在教学中开展各种民族的主题活动,例如:三月三、尝新节、跳坡节等。由园制定大主题,在大主题的引领下开展多种小主题的教育活动,依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在同主题中分别设置不同的活动,让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游戏中去,如小班,主要以认知为主,让孩子知道自己是什么民族,穿的服饰是什么民族的,有什么样的节日;中班孩子可以开展一些民族展示活动,如民族服饰走秀;学习简单民族语言;少数民族体育竟技活动,如:抢头巾、抛秀球、抹黑脸等。大班可以开展简单的少数民族风俗活动,如:三月三对山歌、制作五色糯米饭、打磨揪、亲子共同制作三角粽等。
  在环境创设中,可以借助少数民族的各种活动,通过图片,影视,实物展示让幼儿了解活动的意义方法,在园中建造一些适合幼儿活动的体育游戏活动,如:打磨秋,丢秀球、抹黑脸、等等,并可在早操活动、户外活动和体育游戏活动融入一些少数民族游戏在其中,如:彝族的火把节的大型舞蹈,壮族的抛绣球等。在园内开设五个民族特色区域,展示出不同民族的特色。每周开展一次民族文化活动,如:让孩子们穿上民族服装,大家互相认识是什么民族,请会唱山歌的家长到园教孩子们唱山歌,讲解各种民族的文化历史、风俗等。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感受不同的民族特色,不仅提高幼儿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还能让幼儿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二、民族文化的教育借助于家长与社会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家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和孩子交流互动,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幼儿从民族服饰、居住环境、饮食文化、风俗活动等去感受少数民族的文化风情,有的家长本身就是少数民族,会说少数民族的语言,可以教会幼儿一些简单的口语,在每年县举办的的少数民族活动中,能带幼儿去观看活动,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活动,更能让幼儿身心体验民族文化。在活动引导幼儿将所获得的民族知识迁移到有趣的游戏活动,例如:可以把有趣的彝族火把节的音乐、唱歌、跳舞、融入音乐游戏活动之中;壮族蜡染融入美术活动中;富有特色的隆林黑粽子可融入手工活动中等。在丰富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们渐渐了解、喜爱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风情。他们在与同伴、老师、家长的交流互动中,不断获取新的经验和感受,并将自己对民族文化的感受和理解大胆地表现出来。相互学习交流,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经验,促进了幼儿的多方面发展。
  我们县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金色的茶油、茂密的甘蔗林、金黄色的油菜花、黑山羊等。这些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幼儿教学区域活动与游戏活动的内容。我县还是个多民族的地区,民族文化活动多,如跳坡节、火把节、尝新节、三月三等。我们可以多角度地发掘本土资源的教育功能,设计、创编有园本特色的活动方案,让孩子走向自然,走向社会,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获得有效的发展。有效促进孩子的多智能发展。合力打造亲近幼儿的特色活动,开拓孩子们的眼界,让他们在自然、快乐的气氛中学习。
  三、民族文化的环境创设
  在民族文化环境创设中让幼儿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民族的元数,如:楼道设计上,有师生共同创作的蜡染、刺绣、不同民族的服饰图片、工艺作品,还有幼儿穿着各民族服装的照片,供孩子们观察欣赏。学校创设一个民族街,开设五个民族区域,每个区域布置出民族风情特色,可以每个星期开展一次民族活动。各班的环境创设中,我们充分利用墙壁、区角及其他空间,围绕幼儿探索过程,如三月三,我们要做什么?尝新节,我们要做什么?跳坡节,我们要做什么?火把节我们要做什么?等等,孩子们通过墙示看到自己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我们每天的早操中,可以利用民族音乐渗透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在户外活动的器械中,可以加入一些民族体育器材。同时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如:三月三对山歌比赛、五月五制作五色糯饭、包粽子等,让幼儿直观感受少数民族的节日气氛,在生活中加深体验。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带孩子参观少数民族博物馆,欣赏我县各种少数民族的建筑及风土人情。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引导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少数民族的礼貌用语,还可以请一些德高望重的少数民族老干部到园为幼儿讲一些少数民族英雄故事等。让民族文化渗处幼儿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让孩子们在浓浓的民族的气氛中学习、成长。这些与民族文化教育相适应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看看、讲讲、玩玩的过程中,对少数民族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最后,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学校要多组织教师围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展开讨论,能对活动中不足点加以修改与调整,对实施的活动不断提升,并整理成园本教研活动。
  通过对幼儿园空间的布置、环境的创设、幼儿的活动材料的投放等等无处不体现出民族文化的特色,走进幼儿园就能感受到我园浓浓的民族气息。
  • 【发布时间】2022/6/19 17:35:13
  • 【点击频次】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