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班级德育实施中应注重四个环节

 

【作者】 宋 佳

【机构】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加强德育实施注重精神育人,是学校另一种形式的管理。本文探讨了班级德育实施过程中应注重的群体育人、以情感人、个体育人和活动育人四种途径。
  关键词:班级德育;实施;四个环节;注重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主要是通过班级的整体教育和学校德育两条路来实现的,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同于以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企业或产业的管理,因此,班级管理除了对学生进行制度约束之外,就应充分发挥德育这条路径的作用来实施。落实到实践中应注重以下四个环节。
  一、注重师德师范,群体育人
  在纪律、工作、学习、生活方面,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正面要求,是班主任的基本工作职责,但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老师来说,体会最深的恐怕还是师德师范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苦练内功,使自己具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时时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知识广博,为人正直,一言一行与社会的进步、时代的文明相吻合,给学生一个实实在在的仿效模范,令他们服你敬你。第二,事必躬亲,在日常生活和重大活动中起好带头作用,对学生的行为潜移默化,此所谓身教重于言教。第三,深入学生,从其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中洞察学生的喜怒哀乐,探究其思想行为脉络及其表现的内在根源,从而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解疑释难,进行个别指导教育,设计正确的成长道路和发展方向。
  二、注重感情投入,以情感人
  人的感情是形成一个群体的纽带,《诗经》中“投桃报李”的民风,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感情的公平投报,孟子“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又从治国方略上为国君,包括各阶层管理者提出了从感情上(当然不排除衣食住行)进行管理的有效途径。班主任在管理中,应该对身心和知识成长发育过程中的管理对象,投入全部的爱心,对他们的爱要象对待自己子女的爱一样,既要有父亲般的严格和深沉,又要有慈母般的呵护与教导,再加上班主任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化作一种浓厚的爱,并把它全部倾注在所有学生的身上,或明示暗示,或晓以利弊,或现身说法。总之。要以灵活的方式和途径向学生传递这种爱护、关怀和企望的信息,而且要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是真实的、诚挚的和平等的。这样,全班学生心中自然就有了“班主任”,并为了回报班主任的真情,产生一种学习的动力和行动上的自觉性,而且时刻提醒自己不轻率、少急躁,形成自我控制的好习惯。这一工作的难度较大,必须做到底子清,思路清;细心观察,仔细了解;勤动脑分析,勤动手记载,勤动口做工作;全面照顾学生的思想感情和学习生活,不疏忽任何一位学生。归结起来,就是工作要做到“清、细、勤、全”。
  三、注重转化工作,个体育人
  俗话说“成材的树不用科”。但在“树人”的工程中,教师面对的不仅仅是成材的树,恐怕有相当一部分是病树、虫树、先天不足后天不良之树和弯弯树,这些形形色色的“树”,就是教师最感头痛的,思想行为和学习成绩后进的那部分学生,习惯上称其为“双差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也使后进生的思想行为烙上了时代的印痕。特别是近年来,文化市场不健康的书刊小报、音像制品,社会上一些丑陋现象和某些人低级庸俗的生活追求,对独生子女的娇骄放纵、夫妇离异,经济活动中的欺瞒哄骗,网络中非知识和非智力开发方面的内容……等,都使后进生的数量与日俱增。这无疑给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级德育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促成“双差生”的转化,除了上述“清、细、勤、全”之外,还要注重尊重这些后进生的人格,对他们不歧视、不揭短,更不能放任,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并为其尽量创造一些能够“出彩”的机会,因势利导,从而让他们获得“我在这方面比别人强”的自信心和做人的勇气。并在良性循环的心态下自觉克服缺点,改正错误,迎头赶上。而对于难以改正恶习的学生要通过具体的正、反面事实进行耐心说服教育和具体帮助,让他们辨识兰香鲍臭,逐渐地爬出泥沼,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无论是思想行为还是学习成绩方面的后进生,对待他们切忌当众挖苦和羞辱,也不能急躁地强迫他们“非这么做”不可,必须有爱心,有耐心,有信心和恒心。同时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社会的联系,形成协作配合,齐抓共管的育人环境,这也是转化后进生的有效途径。
  四、注重爱好特长,活动育人
  人们常说“强按牛头不喝水”。这是针对“需要”和爱好而言的。学生由于受自己生活圈的影响或固有心理的支配,总是对某些事物和集体的活动,有自己的凉热好恶。因此,在管理和教育过程中切忌千篇一律“一刀切”的要求,而要让学生依照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做出选择。这就是说,班主任要给学生创造尽可能有选择的机会和参与的条件。在课堂教学之外,组织其参加学科兴趣小组和其它活动小组,如英语会话、文艺、体育、数学、书画、电脑、小发明制作和青少年志愿者、社会调查等。通过这些活动,使有某些特长和爱好的学生得以发展和提高,形成“交叉感染”,使少数“什么都不爱好”的学生在其他学生的乐趣和成绩的吸引下,逐渐达到心动、身动的效果,形成活动中的教育和自我教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述四个环节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实践告诉我们,在班级管理中,除了必要的规矩约束,若能坚持做到上述这四个环节,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满良,德育环境化:学校德育的新模式[J].新课程学习,2009年。
  [2]施振生,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与虑[J].文教资料,2006年。
  • 【发布时间】2022/6/19 17:40:34
  • 【点击频次】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