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研究

 

【作者】 吾热古丽·阿力木

【机构】 新疆和田市拉斯奎镇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不仅重视学业成绩,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的就是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落实国家的教育政策,学校和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当前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实验教学这个途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质的飞跃提供良好的保障。
  关键词:生物实验;核心素养;策略探讨
  在生物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生物学科的应用价值和主要作用,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学科知识体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实验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初中生的科学意识以及生物实验精神。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生物教学的内容之一,教师要帮助学生用正确的实验手段进行简单的实验,促进学生在实验中的相互合作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1、核心素养下生物实验教学重要性
  生物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生物学习与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态度作风与情感意志。如今我们都知道青霉素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抗菌药物,发现青霉素有抗菌作用的生物学家是弗莱明,他在细菌培养实验中发现青霉素能够有效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与优秀的逻辑推理能力,最终他依靠自身专业知识及认真负责的态度最终得出青霉素具备有效抗菌作用。如果弗莱明没有敏锐的观察力,也没有认真负责的态度,那么他就无法为医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可见这些能力与品质都非常可贵,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也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专业技能及良好态度等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生物教学的开展,能够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其他优秀品质,既有利于学生长期学习和发展,也有利于初中生物教学水平的提升,可见核心素养生物教学的开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2、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优化实践策略探究
  2.1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真正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是比较强的,但是学生才是真正接受知识的主体。所以教师在对生物实验进行教学和改革创新的时候,应该要有明确的教育理念。要真正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内容。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效率的重要性。例如,学习“人体的营养”这一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操作实验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简单的实验材料。比如可以让学生本来一些小的零食,把苹果分成一个大块和一个小块。学生分别咀嚼大块的苹果和小块的苹果,学生在咀嚼大块苹果的时候,发现需要咬很多次才能够咽下去。但是如果是吃小块苹果的时候,只需要几口就可以咽下去
  2.2 基于教材,进行主题探索
  传统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且对学生应用硬性灌输的方法。对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索和思考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可以具备自己的思想和思维,进而也利于树立学生的生命观点。教师要基于教材制订学生喜欢的趣味性问题,利用问题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热情。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进而学生对生命的理解有更多的认识,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也得以提高。
  2.3 利用基础设施,树立实验意识
  为了让信息技术更加全面深入的应用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校同时也引进了大量的实验教学基础设施,使实验教学更加的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从而保证每位学生都可以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机会。当然对于老师来说,大量的实验基础设施引入到生物实验教学中,更加方便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的高效性,在培养学生实验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同时,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比如在学习“被子植物的一生”的时,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实验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种子的成分分析探究实验原理以及操作步骤。在观看完视频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细铁丝、纱布、烧杯、碘液和白纸等材料用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际动手操作。由此可见,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利用基础设施可以更加全面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加熟悉实验操作过程和细节。
  2.4 生物优化教学,引导自主实验
  生物是一门具有科学性、探究性、实践性、趣味性的学科,实验操作在生物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一教学环节,所谓实验实际上就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尝试、探究最终想要的结果,而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正是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成为学生的指挥官与合作者,在积极引导下,让学生们敢于提出质疑和自己的观点,对提出的问题需要通过自主实验去进行验证。教师在教学中还要积极制造“问题环节”、创造质疑的条件,为了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还可以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对实验教学的流程进行全面优化,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动力更加积极和投入,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实验,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5 善用分析讨论,及时反馈评价
  设计好实验方案后,应有序开展相关实验。在完成实验后,教师应立即组织学生分析、总结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科学思维、自主分析和总结能力能够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升,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此后,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分小组分别展示探究成果,分析成败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反馈评价。反馈评价是实现核心素养下生物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反映的问题优化、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紧跟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更具有针对性的实验,不断提升实验教学成效,为顺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助力。
  生物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实验教学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积极做好实验教学工作,在提高初中学生对于初中生物所教学内容理解的同时,提高初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有效的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教学效率。为践行素质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在初中实验教学中不断创新实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探究精神,并通过分层教学和问题驱动,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使其在探究性实验中不断形成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童丽丽.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8):97-99.
  [2]于东帅.核心素养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8):55.
  • 【发布时间】2022/6/19 17:42:03
  • 【点击频次】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