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科学课怎样指导学生搞小发明

 

【作者】 李雪梅

【机构】 新疆若羌县第一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科学课作为新课改后被逐渐重视的一门课程,已经成为激发学生创作和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为将来学习打下基础的一门重要小学课程。科学课的教学内容多元化,教学知识丰富并且很好的结合当下社会的发展状况。在课程中指导学生搞一些小发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精神,学生通过奇思妙想,开动脑筋,在课堂中掌握科学方法,更能激发出奇思妙想。
  关键字:小学科学课;指导学生学习;小发明
  在科学课中开展小发明活动存在许多挑战,如何去确定,选择发明内容方向;小发明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升有什么作用等。我们分别从观察,想象,实践三点去指导小学生进行科学小发明。没有观察就无法深入了解那些科学内涵的意义;没有想象联想就无法对于小发明进行创新;没有实践,就无法得出真知,这三者统一我们才能搞出真正的有水平的小发明。也更加能够提升学生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未来所需要的人才。
  1. 观察是学习的源头之水 
  开展小发明的第一步是学会观察,对于小学生来说,观察是最好的老师,从观察中即使没有过人的聪慧,我们也可以去了解那些细微的不同。首先我们要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去观察事物的特征,形态,变化,等。边观察边思考,我看到了什么,为什么是这样。从这些中,我们才能提出疑问并根据问题展开一系列的分析和探究;其次我们要学会认真去观察,小学生在进行这类任务时容易懈怠,我们要提醒学生们在观察时,不仅仅只是观察表面,而要启发学生学会看到事物的内核。从方方面面去看,从局部到整体去看。例如在小学一年级的科学课《各种各样的叶》中,老师先让学生们收集自己家附近各种形态的落叶,带到课堂中大家一起观察,在观察中我们要学会观察叶子的各种形态,颜色,气味,并且鼓励学生们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观察一片叶子,比如使用放大镜看到叶子的纹理,使用显微镜去看到叶子的茎叶组织。同时课堂中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们找一找叶子之间的不同与相同,比较不同形状的叶子,从中让学生们思考,在学生回答后给予鼓励。为了提高课堂趣味性和创造性我们可以分组让学生们去给叶子做成不同形态的标本。最后看看哪一组做的更有新意。学生体验观察的同时也可以看到世界万物的魅力之处。在观察中我们可以发现科学之美,领略到除了自然风光以外,也可以拓宽自身的视野以及其他领域。观察中学生更细心,更耐心,也更喜欢科学,更愿意在科学的世界里畅游。
  2. 想象是发明的助推之器 
  小学生应当积极展开想象空间,无限的想象力可以成就许多发明创造,想象为小发明插上了高飞的翅膀,就像当初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砸到牛顿的头,由此他联想到为什么苹果不是往上飘而是向下落。经过从一步步的思考,联想逐渐接触到引力知识,为今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想象中我们可以推动创新研究,帮助孩子们打开看待世界的角度,从片面的角度转到辩证的多面的角度。例如在小学科学课《它们是用什么做的》中,老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准备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比如不锈钢杯子,瓷杯,钢勺子,漏斗等,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去对准备的材料进行分类,分类之后对于这些物品的常用的用处进行举手回答,当课程进行到这时,老师可以发散的提出这些材质是否可以想到其他特殊用处,学生们积极想象和联想,提出金属还可以做成各种工具比如扳手,不锈钢还可以做成手工制品,石材可以做成石狮子,项链等,从不断地想象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更加可以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更有兴趣去探索,进而培养科学素养,为将来的科学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针对现有的内容,进行发散式的引导,鼓励不走寻常路的思考方式。在此基础上,当老师开展小发明的时候,学生可以根据联想跟想象顺利的进行,不禁锢住想象力。
  3. 实践是发明的必由之路 
  实践是小发明中最重要也是真正可以检验一个发明是否正确的试金石,邓小平爷爷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小发明的出现,必须在实地去可以做到,或者可以开展的基础上,如果一个发明只是停留在天马行空的奇思幻想中,没有脚踏实地的实践是无法成功的。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现实的已有的基础设施,材料条件,同时也要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同时根据自身的能力去进行挑战。在实践中,我们要学会去发现小发明之中之前未曾解决过的问题,学会以创新的角度去看待,同时在实践中去伪存真,既发掘其中的实用之处,又看到创新之处。例如在《学习使用工具》一课中,教师可以先准备一些工具,在课程中展示一些例如矩形,五角星,圆形图案,让学生们根据现有的图形选择合适工具,分为五人一组,一起思考关于这些图形,该用什么工具去剪裁。小组每人都行动起来,在安全的基础上去实用工具,分工去裁剪,一人去设计图形,剩下的负责最后的制作。在合作中学生学会了去动手,在手工劳动之中去感受实践的快乐,同时也增进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于科学的尊崇之心,形成了爱科学,讲科学的良好氛围,学生思维开阔了,也为将来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结束语
  总之,观察,想象,实践三者合为一体,对于科学小发明的实现至关重要,同时我们在衡量一项小发明是否成功时,我们考虑到实用性,创新性,科学性等,其最终目的不是小发明本身,我们注重的是在此背后带给学生们的心智,思维的提升,以及对于今后学习的奠基作用,同时也为培养了孩子们的探索实践能力。针对当今社会中对创新人才的需要,从小学就可以得到发展的能力,也是今后所必须要的,这也是当下很受关注的能力。同时通过小发明我们能锻炼到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在一次次实践中,我们增强了信心,人也变得更加开朗,学生更加有自信去完成更大的挑战,面对未知问题时可以做到沉稳以及从容。
  参考文献:
  [1]魏英.小学科学课怎样指导学生搞小发明[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06):114.
  [2]郭海军.怎样指导学生进行小发明制作[J].考试周刊,2014(90):171.
  • 【发布时间】2022/6/19 17:44:16
  • 【点击频次】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