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高效体育教学需从优化各环节教学方式出发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高效体育课堂教学需从优化各环节教学方式出发而做到精心设计实施。本文探讨了开课氛围营造、热身游戏融入、主授丰富教法和竞赛走向课结等四个方面在优化相应环节教学方式中的实践做法。
关键词:小学体育;高效教学;教学方式;各环节;优化
课堂教学讲究浑然一体。但对于实施者,却在细节上抓落实。只有步步到位,方能提效提质。而传统体育教学,其“慢、差、费、低”教学效果的产生我们在分析其原因的过程中发现教师只注重了课堂整个框架架构而未注重各环节的细节处理,导致“毁于蚁穴”。传统体育课堂,一直采用四个阶段,即开始阶段、准备阶段、主授阶段和结尾阶段。随着认识提高,很多教改者又采用三阶段的方式进行,包括开头和准备、主授和结尾,这种简单的改变其实就是说法上的改变,无实质性课改之意。体育作为人的放松活动如果只是授课位置的改变而无学科特色,仍然按一般学科授课,那如何才能实现学生认知、兴趣情感和行为技能等大的改变呢?多年实践让我认识到,唯有从优化各环节教学方式出发才能与预期越走越近,实现高效教学和技能培养。下面,我以课堂四部分分享我的体会。
一、开课教学要注重氛围营造
从室内走到操场,位置改变带来的新颖性往往会让学生兴奋好一阵子。但如果我们开课不但不注重氛围还让学生面临师道尊严,那教学氛围是消极的,不能让人产生心理安全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要注重氛围营造了。即使是体育教学也应如此。学生来到操场,他们是要让自己学习的脑子和手脚都得到放松。但此时的教师还是板着脸,氛围严肃,所教方式还是那些枯燥的、程式化的做法。这样的课堂对于小学生来说又怎么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呢?因此,在开课这个环节,我的优化做法就是注重氛围营造,通过一种灵活多变、趣味盎然的实践方式,如表扬上节课学得积极的学生、这节课来得早的学生以及集合时学生的静、快、齐等,都可以在表扬中点燃他们乐学兴趣。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从教师和蔼的表情中感受到氛围的轻松愉悦,从而主动参与,积极对话。
二、热身环节采取游戏式融入
热身环节是体育课堂又特别是体能训练课堂的必备环节,加强这一环节教学方式的优化实施,能实现氛围营造以及新授教学相关技能培养的目的。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抓住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征而将游戏式做法融入其中,指导学生在游戏参与中实现这一环节应有的教学目的。因为我发现我所教的同学们都是活跃的、爱好丰富的,特别是体育活动方面,所以运用有趣、竞赛的方式来安排课堂的热身活动环节,从而为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和发挥主体作用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上课一开头的两三分钟内,同学们很容易因为兴奋而走神。而我们采取有趣的游戏来吸引他们注意力,就可牢牢“拴住”学生的心。实践中,我们可利用多种小型的游戏来进行训练落实,不但能改变枯燥的常态做法如定位徒手操,还能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兴趣和增强注意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走向高涨,逐步让他们的肢体各部分得到兴奋而进入到适应环节中。
三、主授阶段要丰富教法
主授环节作为课堂重点渲染之处,单一的方法难以实现高效预期。作为教师,大力气下在此处就应做到教法丰富多样化。
(一)实施趣味教学。运用各种形式和内容进行教育,尽可能地充分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他们的能动性和主体性,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堂走向高效。例如,在教师动作示范中要采用种富有趣味性的教学语言,生动的比喻和诙谐的幽默,新颖美观的场地布置,经常变换示范位置,采用集体教学、个别辅导、小组练习、甚至师生同练等方式来增强课堂趣味性,甚至还可以配合一些美妙的音乐来“暖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增强学习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总能一直处于高昂的状态而学有动力。
(二)队形训练采用“玩中学”实施方法。“玩中学”是学生最乐意接受的学习方式。队形训练作为主授阶段的常践方式,其展开就可以采取靠近儿童“玩中学”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但可以使他们的注意力和兴奋度得到很好提升,而学生集合站队更主动更积极。所以,当有必要进行队形训练演示时,我们就要采取“玩中学”实施方法,让同学们像往常那样“玩”,很自然地围绕着主题而活动,静静地聆听着教师示范时做出的解释、演示和布置。这种方法彻底地打破了以往的单一的集合方式,既能让学生们注意力更加集中,也能让他们集中精力听指挥,也能避免因为集合而过渡消耗时间。
四、巩固阶段以竞赛方式走向课结
爱竞赛也是小学生的天性。竞赛法在体育课堂上也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在竞赛中小学生具有很明显的主动表现欲望,以及具有强烈的对抗能力。在巩固环节安排这种竞赛方式来走向课结,既是对课堂的升华也是学生技能的综合提升。而且其还能丰富课堂内容实现氛围营造,进一步促使学生掌握、巩固和熟练所学技术,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从而事半功倍,效果显著。为此,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应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进行多种形式、多种目的的活动技能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让他们在竞赛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体验到活动快乐、技能比赛的快乐。
总之,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需要从优化各环节教学方式出发而做到精心用力。作为一线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新课改获得的新理念指导作用,从细节抓实做起,力争使每个环节甚至细节都能充分发挥作用,集“小效”为“大效”,使学生在体验每个环节、细节的过程中获得好的收获,实现技能提升。
参考文献:
[1]覃新明,试论小学体育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0年。
[2]张中华,浅谈体育提效增质的有效方法[J].教学与研究,2019年。
关键词:小学体育;高效教学;教学方式;各环节;优化
课堂教学讲究浑然一体。但对于实施者,却在细节上抓落实。只有步步到位,方能提效提质。而传统体育教学,其“慢、差、费、低”教学效果的产生我们在分析其原因的过程中发现教师只注重了课堂整个框架架构而未注重各环节的细节处理,导致“毁于蚁穴”。传统体育课堂,一直采用四个阶段,即开始阶段、准备阶段、主授阶段和结尾阶段。随着认识提高,很多教改者又采用三阶段的方式进行,包括开头和准备、主授和结尾,这种简单的改变其实就是说法上的改变,无实质性课改之意。体育作为人的放松活动如果只是授课位置的改变而无学科特色,仍然按一般学科授课,那如何才能实现学生认知、兴趣情感和行为技能等大的改变呢?多年实践让我认识到,唯有从优化各环节教学方式出发才能与预期越走越近,实现高效教学和技能培养。下面,我以课堂四部分分享我的体会。
一、开课教学要注重氛围营造
从室内走到操场,位置改变带来的新颖性往往会让学生兴奋好一阵子。但如果我们开课不但不注重氛围还让学生面临师道尊严,那教学氛围是消极的,不能让人产生心理安全感。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一下我们就知道为什么要注重氛围营造了。即使是体育教学也应如此。学生来到操场,他们是要让自己学习的脑子和手脚都得到放松。但此时的教师还是板着脸,氛围严肃,所教方式还是那些枯燥的、程式化的做法。这样的课堂对于小学生来说又怎么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呢?因此,在开课这个环节,我的优化做法就是注重氛围营造,通过一种灵活多变、趣味盎然的实践方式,如表扬上节课学得积极的学生、这节课来得早的学生以及集合时学生的静、快、齐等,都可以在表扬中点燃他们乐学兴趣。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从教师和蔼的表情中感受到氛围的轻松愉悦,从而主动参与,积极对话。
二、热身环节采取游戏式融入
热身环节是体育课堂又特别是体能训练课堂的必备环节,加强这一环节教学方式的优化实施,能实现氛围营造以及新授教学相关技能培养的目的。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可抓住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征而将游戏式做法融入其中,指导学生在游戏参与中实现这一环节应有的教学目的。因为我发现我所教的同学们都是活跃的、爱好丰富的,特别是体育活动方面,所以运用有趣、竞赛的方式来安排课堂的热身活动环节,从而为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和发挥主体作用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上课一开头的两三分钟内,同学们很容易因为兴奋而走神。而我们采取有趣的游戏来吸引他们注意力,就可牢牢“拴住”学生的心。实践中,我们可利用多种小型的游戏来进行训练落实,不但能改变枯燥的常态做法如定位徒手操,还能提高同学们的参与兴趣和增强注意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走向高涨,逐步让他们的肢体各部分得到兴奋而进入到适应环节中。
三、主授阶段要丰富教法
主授环节作为课堂重点渲染之处,单一的方法难以实现高效预期。作为教师,大力气下在此处就应做到教法丰富多样化。
(一)实施趣味教学。运用各种形式和内容进行教育,尽可能地充分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他们的能动性和主体性,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堂走向高效。例如,在教师动作示范中要采用种富有趣味性的教学语言,生动的比喻和诙谐的幽默,新颖美观的场地布置,经常变换示范位置,采用集体教学、个别辅导、小组练习、甚至师生同练等方式来增强课堂趣味性,甚至还可以配合一些美妙的音乐来“暖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增强学习积极性。通过这种方式,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总能一直处于高昂的状态而学有动力。
(二)队形训练采用“玩中学”实施方法。“玩中学”是学生最乐意接受的学习方式。队形训练作为主授阶段的常践方式,其展开就可以采取靠近儿童“玩中学”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但可以使他们的注意力和兴奋度得到很好提升,而学生集合站队更主动更积极。所以,当有必要进行队形训练演示时,我们就要采取“玩中学”实施方法,让同学们像往常那样“玩”,很自然地围绕着主题而活动,静静地聆听着教师示范时做出的解释、演示和布置。这种方法彻底地打破了以往的单一的集合方式,既能让学生们注意力更加集中,也能让他们集中精力听指挥,也能避免因为集合而过渡消耗时间。
四、巩固阶段以竞赛方式走向课结
爱竞赛也是小学生的天性。竞赛法在体育课堂上也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在竞赛中小学生具有很明显的主动表现欲望,以及具有强烈的对抗能力。在巩固环节安排这种竞赛方式来走向课结,既是对课堂的升华也是学生技能的综合提升。而且其还能丰富课堂内容实现氛围营造,进一步促使学生掌握、巩固和熟练所学技术,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从而事半功倍,效果显著。为此,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应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进行多种形式、多种目的的活动技能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让他们在竞赛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体验到活动快乐、技能比赛的快乐。
总之,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学需要从优化各环节教学方式出发而做到精心用力。作为一线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新课改获得的新理念指导作用,从细节抓实做起,力争使每个环节甚至细节都能充分发挥作用,集“小效”为“大效”,使学生在体验每个环节、细节的过程中获得好的收获,实现技能提升。
参考文献:
[1]覃新明,试论小学体育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0年。
[2]张中华,浅谈体育提效增质的有效方法[J].教学与研究,2019年。
- 【发布时间】2022/6/20 9:17:05
- 【点击频次】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