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高中物理课堂导入艺术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物理课堂上,课前三五分钟的导入环节对于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如今很多教师都开始重视起课前导入环节的设计。在本文中,笔者结合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案例,简单谈了几种物理课堂上常用的导入策略。希望在导入艺术的运用下,物理课堂教学能够朝着更加高效的方向迈进。
关键词:高中物理;导入艺术;学习兴趣
在新课教学中,引入方式是否恰当往往会明显地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导入环节逐渐成为了完整的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在物理课堂上,我们也同样要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良好的导入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快地理解新的物理概念、规律等,同时,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也具有明显的作用。以下就是笔者结合自己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实例总结的几种常见的导入方式:
一、实验演示法
利用小实验的演示来导入新课,是个好方法。只要小实验选取得当、演示巧妙,就可以使学生感到惊奇,产生疑问,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这符合亚里士多德说的“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例如,在讲 “曲线运动”时,可用红色粉笔分别做竖直下抛和平抛的小实验,作为楔子而导入新课。当学生们发现一个作直线运动而另一个作曲线运动时,就会提问:“粉笔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轨迹呢?”这样就自然地导入了曲线运动的讲解。小实验演示,容易做,成功率高。许多教学内容都有多个小实验可做,应该选用那些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便于导入新课的小实验。
二、由生活实例导入
物理作为自然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很多原理都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有很多的例子。在导入过程中教师选取学生熟知的生活例子,激发学生兴趣,然后让学生学习这些实例的原理。这样身边的例子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能够学以致用。例如,在教学“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这一内容时,我以现实生活中的磁悬浮列车为例设计了导入语:“同学都知道我国已生产出磁悬浮列车,这种列车的设计以及运行涉及到高科技,那么磁悬浮列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是采取怎样的方式减少车轮与列车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呢?倘若没有地面的摩擦力,磁悬浮列车又会采取怎样的方式前进呢?大家如果想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这一内容吧!”这一导入语的设计联系了现实生活中的磁悬浮列车,将物理知识与实践有机融为一体,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的实用价值,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三、复习导入法
这是实际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引出新课,具有温故知新、承前启后的作用。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在复习的基础上设置障碍,导入新课。例如,在讲授“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一节时,可提出问题:我们居住的地球质量有多大?人们是怎样知道天体质量的?太阳、行星的的质量不可能按常规直接用天平来称量。解决方案:可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的知识计算出来,从而导入新课。
四、事例引入法
社会发展的步伐是很快的,信息传播的手段更是日新月异。高中生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他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对生活、生产和社会等方面的现象都有某种程度的了解。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因此,根据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具体事例引入新课,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例如:在机械能和能源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各种各样相关相关的事例:随着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操作方便、功能强大的现代化机械设备不断涌现,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利、高效。但各种机器的运传,都是通过能量转化来实现的,它们都要消耗能源;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能源是有限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国要攻打伊拉克?是什么原因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物理与人类生活、生产、社会密不可分。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教师应不断的收集并整理这方面的素材,在教学时派上用场。长此以往,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存在于生活、生关中,从而增强学习物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故事导入法
在物理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充满着各种精彩典故,很多科学家的生平事例不但具有很强的可听性,同时,科学家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还会给学生带来很多正面的教育作用。因此,在物理课堂上,教师也可以经常给学生讲一些物理学家的生平事迹,说一说物理发展史中出现过的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产生一些基本的认识和学习兴趣,从而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放射性物质”时,就在上课之前给学生讲了被称为“镭的母亲”的居里夫人的故事:居里夫人在与她的丈夫一起研究镭的过程中,曾经花了将近四年的时间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的镭元素。由于长期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工作,居里夫人患上了各种疾病,包括白血病、肾病、肺病、眼病等等,然而,居里夫人并没有被病魔吓倒,即使在她人生的最后阶段,依然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继续开展科研工作,直到她为科学事业献出了整个生命!通过对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介绍,学生不仅对放射性物质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同时也被居里夫人顽强不屈的精神所感动。
总之,课前的导入方法种类繁多,达到的效果各有千秋。导入新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旧知和新知;导入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果教师能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精心设计导入新课这一重要环节,必能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氛围,为学生能牢固地掌握该堂课的内容打下基础。
关键词:高中物理;导入艺术;学习兴趣
在新课教学中,引入方式是否恰当往往会明显地影响到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导入环节逐渐成为了完整的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在物理课堂上,我们也同样要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良好的导入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快地理解新的物理概念、规律等,同时,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也具有明显的作用。以下就是笔者结合自己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实例总结的几种常见的导入方式:
一、实验演示法
利用小实验的演示来导入新课,是个好方法。只要小实验选取得当、演示巧妙,就可以使学生感到惊奇,产生疑问,从而激发学生的思考,这符合亚里士多德说的“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例如,在讲 “曲线运动”时,可用红色粉笔分别做竖直下抛和平抛的小实验,作为楔子而导入新课。当学生们发现一个作直线运动而另一个作曲线运动时,就会提问:“粉笔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轨迹呢?”这样就自然地导入了曲线运动的讲解。小实验演示,容易做,成功率高。许多教学内容都有多个小实验可做,应该选用那些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便于导入新课的小实验。
二、由生活实例导入
物理作为自然科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很多原理都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有很多的例子。在导入过程中教师选取学生熟知的生活例子,激发学生兴趣,然后让学生学习这些实例的原理。这样身边的例子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也能够学以致用。例如,在教学“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这一内容时,我以现实生活中的磁悬浮列车为例设计了导入语:“同学都知道我国已生产出磁悬浮列车,这种列车的设计以及运行涉及到高科技,那么磁悬浮列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是采取怎样的方式减少车轮与列车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呢?倘若没有地面的摩擦力,磁悬浮列车又会采取怎样的方式前进呢?大家如果想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这一内容吧!”这一导入语的设计联系了现实生活中的磁悬浮列车,将物理知识与实践有机融为一体,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的实用价值,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三、复习导入法
这是实际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复习前面学过的内容引出新课,具有温故知新、承前启后的作用。提出问题让学生解答,在复习的基础上设置障碍,导入新课。例如,在讲授“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一节时,可提出问题:我们居住的地球质量有多大?人们是怎样知道天体质量的?太阳、行星的的质量不可能按常规直接用天平来称量。解决方案:可用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的知识计算出来,从而导入新课。
四、事例引入法
社会发展的步伐是很快的,信息传播的手段更是日新月异。高中生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他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宽,对生活、生产和社会等方面的现象都有某种程度的了解。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因此,根据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具体事例引入新课,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例如:在机械能和能源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说出各种各样相关相关的事例:随着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操作方便、功能强大的现代化机械设备不断涌现,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利、高效。但各种机器的运传,都是通过能量转化来实现的,它们都要消耗能源;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能源是有限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国要攻打伊拉克?是什么原因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物理与人类生活、生产、社会密不可分。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教师应不断的收集并整理这方面的素材,在教学时派上用场。长此以往,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存在于生活、生关中,从而增强学习物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五、故事导入法
在物理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充满着各种精彩典故,很多科学家的生平事例不但具有很强的可听性,同时,科学家的道德品质和敬业精神还会给学生带来很多正面的教育作用。因此,在物理课堂上,教师也可以经常给学生讲一些物理学家的生平事迹,说一说物理发展史中出现过的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产生一些基本的认识和学习兴趣,从而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放射性物质”时,就在上课之前给学生讲了被称为“镭的母亲”的居里夫人的故事:居里夫人在与她的丈夫一起研究镭的过程中,曾经花了将近四年的时间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的镭元素。由于长期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工作,居里夫人患上了各种疾病,包括白血病、肾病、肺病、眼病等等,然而,居里夫人并没有被病魔吓倒,即使在她人生的最后阶段,依然忍受着病痛的折磨继续开展科研工作,直到她为科学事业献出了整个生命!通过对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介绍,学生不仅对放射性物质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同时也被居里夫人顽强不屈的精神所感动。
总之,课前的导入方法种类繁多,达到的效果各有千秋。导入新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旧知和新知;导入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果教师能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精心设计导入新课这一重要环节,必能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氛围,为学生能牢固地掌握该堂课的内容打下基础。
- 【发布时间】2022/9/13 10:33:50
- 【点击频次】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