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针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的问题,笔者开展了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开展全方位、多渠道的幼儿园、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整体教育,从而使幼儿、教师、家长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方法;教育环境
现在的大部分幼儿,都是独身子女,依赖性强,大都是习惯了在父母家人的照顾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少自己动手做事情,同样父母也是很少放手让孩子帮助自己做事,都是给孩子包办代替了,因此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我认为现在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下面我就如何对幼儿进行自理生活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增强幼儿的自理意识
家长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要喝水了,父母会端水来;要起床了,父母会给穿衣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首先,我们创设了相应的环境,激发孩子生活自理的愿望。对新入园的幼儿我们从精神和心理上入手,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气氛,产生生活自理的愿望。例如:开学初邀请哥哥、姐姐给弟弟妹妹表演穿衣服、穿鞋子、叠被子等生活技能,然后鼓励幼儿“看谁能像哥哥姐姐一样能干”,从而使幼儿产生“要学习”的心理。
其次,我们对幼儿进行了正面教育,以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如通过谈话“我长大了”、“我会……”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通过听故事,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在练习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以提高他的动手能力和意识。再通过分辨不同行为,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因材施教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层次的幼儿来说,要求就有所区别。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如在教幼儿学习如何系鞋带时,我们可以结合歌曲《系鞋带》来进行: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钻进大洞口,用力拉耳朵,变成蝴蝶走。让幼儿在歌曲的愉悦里,轻松自主地学习系鞋带的方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不可强求,更不可鄙视,须因材施教。如在指导穿衣的过程中,小班幼儿中只要求会解散钮扣,脱下衣服,并在成人的帮助下穿好衣服;大班幼儿不仅要正确区分正反面,还要求正确系好钮扣。再如个别幼儿自理能力较差的应该个别指导。同时,老师的讲解示范也非常重要,如我教孩子学穿外套的步骤:一、拎(拎衣领)二、甩(向后甩)。三、拉(向前拉)四、伸(伸衣袖)。裤子、鞋子用看一看、找一找的游戏方法分清前后、左右。再学习穿的方法。 这样孩子们就会很快掌握穿外套的方法。
三、树立榜样,让幼儿从榜样身上学会处理事情
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都习惯以“你不做……”“你一定要……”“你必须要……”这种命令式的口吻对孩子说话,让幼儿做一些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要树立榜样,让他们看到其他人以正确的方式来处理生活上的事情所带来的好处,他们就很容易向榜样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有些幼儿喜欢挑食,我们可以一边向他讲解各种食品对人体的作用,一边列举身边的真人真事。鹏程小朋友不挑食,身体长得棒棒的,从不生病,个子长得也高。通过这样的比较,让幼儿心服口服,慢慢地就会改变坏习惯。
四、培养、教育贵在坚持,重在鼓励
自理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我们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平时对孩子应耐心细致,还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孩子特别好模仿,有时你在擦桌子时,孩子会有兴趣地尝试一下,这时,你可以让孩子试一下,别担心孩子干不好,或添麻烦、帮倒忙。再一方面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在操作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不小心弄湿衣裤,把桌子的脏东西抹到地下弄脏地面等,这时,我们应多鼓励,少指责埋怨,以保护孩子做事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五、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家园一致教育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仅在幼儿园还不够,需要家园一致教育,为此,我们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孩子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希望家长在家中为幼儿创设自己动手的条件,让孩子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传授给家长们一些教学技巧。在家园联系栏里,我们定期向家长宣传生活活动指导要点,还向家长介绍一些有关的常识,如“怎么教幼儿自己穿脱衣”等。我们还把每月的培养目标,写在家园联系栏里,交待内容,让家长了解。同时请家长为孩子提供方便,衣装轻便,便于孩子操作,并要求家长在家里进行同步培养。家长明确了活动意义,在家里不仅督促幼儿,还教会幼儿一些掌握技能的窍门,并时常和教师商讨教育的方法,谈一谈自己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使我们的教育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家长都说:“孩子这学期,独立意识强了,许多事情都愿意自己动手做了。”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书本是死书本。”可见生活教育有多么重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有效的,这是个漫长的过程。让我们放开关爱的双手,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相信孩子,经过锻炼他们一定会像初升的太阳绽放耀眼的光芒!
关键词:生活自理能力;教育方法;教育环境
现在的大部分幼儿,都是独身子女,依赖性强,大都是习惯了在父母家人的照顾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少自己动手做事情,同样父母也是很少放手让孩子帮助自己做事,都是给孩子包办代替了,因此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我认为现在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下面我就如何对幼儿进行自理生活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增强幼儿的自理意识
家长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要喝水了,父母会端水来;要起床了,父母会给穿衣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首先,我们创设了相应的环境,激发孩子生活自理的愿望。对新入园的幼儿我们从精神和心理上入手,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气氛,产生生活自理的愿望。例如:开学初邀请哥哥、姐姐给弟弟妹妹表演穿衣服、穿鞋子、叠被子等生活技能,然后鼓励幼儿“看谁能像哥哥姐姐一样能干”,从而使幼儿产生“要学习”的心理。
其次,我们对幼儿进行了正面教育,以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如通过谈话“我长大了”、“我会……”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通过听故事,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在练习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以提高他的动手能力和意识。再通过分辨不同行为,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因材施教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层次的幼儿来说,要求就有所区别。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如在教幼儿学习如何系鞋带时,我们可以结合歌曲《系鞋带》来进行: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钻进大洞口,用力拉耳朵,变成蝴蝶走。让幼儿在歌曲的愉悦里,轻松自主地学习系鞋带的方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不可强求,更不可鄙视,须因材施教。如在指导穿衣的过程中,小班幼儿中只要求会解散钮扣,脱下衣服,并在成人的帮助下穿好衣服;大班幼儿不仅要正确区分正反面,还要求正确系好钮扣。再如个别幼儿自理能力较差的应该个别指导。同时,老师的讲解示范也非常重要,如我教孩子学穿外套的步骤:一、拎(拎衣领)二、甩(向后甩)。三、拉(向前拉)四、伸(伸衣袖)。裤子、鞋子用看一看、找一找的游戏方法分清前后、左右。再学习穿的方法。 这样孩子们就会很快掌握穿外套的方法。
三、树立榜样,让幼儿从榜样身上学会处理事情
在平时的教育中,我们都习惯以“你不做……”“你一定要……”“你必须要……”这种命令式的口吻对孩子说话,让幼儿做一些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要树立榜样,让他们看到其他人以正确的方式来处理生活上的事情所带来的好处,他们就很容易向榜样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有些幼儿喜欢挑食,我们可以一边向他讲解各种食品对人体的作用,一边列举身边的真人真事。鹏程小朋友不挑食,身体长得棒棒的,从不生病,个子长得也高。通过这样的比较,让幼儿心服口服,慢慢地就会改变坏习惯。
四、培养、教育贵在坚持,重在鼓励
自理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我们千万不能操之过急,平时对孩子应耐心细致,还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孩子特别好模仿,有时你在擦桌子时,孩子会有兴趣地尝试一下,这时,你可以让孩子试一下,别担心孩子干不好,或添麻烦、帮倒忙。再一方面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在操作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不小心弄湿衣裤,把桌子的脏东西抹到地下弄脏地面等,这时,我们应多鼓励,少指责埋怨,以保护孩子做事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五、做好家长工作,形成家园一致教育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仅在幼儿园还不够,需要家园一致教育,为此,我们召开了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孩子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希望家长在家中为幼儿创设自己动手的条件,让孩子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并传授给家长们一些教学技巧。在家园联系栏里,我们定期向家长宣传生活活动指导要点,还向家长介绍一些有关的常识,如“怎么教幼儿自己穿脱衣”等。我们还把每月的培养目标,写在家园联系栏里,交待内容,让家长了解。同时请家长为孩子提供方便,衣装轻便,便于孩子操作,并要求家长在家里进行同步培养。家长明确了活动意义,在家里不仅督促幼儿,还教会幼儿一些掌握技能的窍门,并时常和教师商讨教育的方法,谈一谈自己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使我们的教育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许多家长都说:“孩子这学期,独立意识强了,许多事情都愿意自己动手做了。”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书本是死书本。”可见生活教育有多么重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有效的,这是个漫长的过程。让我们放开关爱的双手,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相信孩子,经过锻炼他们一定会像初升的太阳绽放耀眼的光芒!
- 【发布时间】2022/9/13 10:35:58
- 【点击频次】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