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策略

 

【作者】 萨拉麦提罕·亚力坤

【机构】 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普恰克其乡中学

【摘要】 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化。老师要顺应时代的变化,优化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抓住当下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初中数学教师应当主动革新思想和观念,结合现实学情来推进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创新,以实现合作教学模式的运用,最终才能实现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实施。

【关键词】 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策略探讨;
【正文】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十分受教师和学生青睐的一种教学和学习方式,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初中生的能力水平,指导初中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习,才可以使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合作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民族进步的关键,也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保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可以有效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也可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都是以自己为中心,一定程度上缺乏与他人沟通交流、彼此分享的能力。通过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在彼此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加强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同时通过与组内成员的合作增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对彼此的一种信任关系,能够在不断磨合当中增强彼此间的默契与配合,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促进班级的和谐进步。另一方面,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跳出了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顺应了大背景之下的政策要求,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争合作,通过小组之间的良性竞争,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心理与竞争欲望,更加愿意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同时培养学生形成团队意识,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主要面临着三方面的问题。首先,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缺少探究的问题,以致在合作学习中的行为不够有效,甚至会出现“跑偏”的学习问题,使他们合作学习的效果不理想。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学生没有明确本次学习的主要目的。其次,学生在面对复杂知识或者题目的过程中,存在逃避的现象。对于教师给出的假设,不少学生都只能进行浅层次的分析,这对于学生正确解题方法的得出十分不利。同时,学生长期停留在浅显分析层面,学生的思维也会受到限制。最后,教师设置的问题不够合理,有时设置的探究内容难度过大,学生无法在探究中找到正确的思路,最终会影响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只有一一分析与解决,才可以在有效的数学课堂中,促进学生的共同 进步。

三、数学小组合作的策略

(一)优化小组构建,提高合作热情

良好的学习热情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我们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我们首先要做好小组的构建工作,比如说那几个学生组成一组,我们老师必须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通常小组的人数在五六个人,太多了或者太少都不合适,多了会让组内成员得不到发言的机会,少了又没有讨论的氛围。小组构建既不能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名而扎堆玩耍,也不能胡乱编排几个人为一组而没有任何效果,我们在小组构建的时候,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合作的热情,注意学习态度好的和学习态度差的做好搭配,以求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探究。

(二)明确合作目标,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应根据学生小组的分布,选择和设定与追求相同学习目标的学生的合作目标,团结整个小组,提高他们的理解和合作能力。初中生表现出相对叛逆的行为,如果在合作中没有得到老师的指导,很可能会进行改写,课堂谈心等工作,影响团队的联合教学效果,违背团队的宗旨。教师应深入学生小组,与学生建立合作互助关系,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数学,如在"立体图形的视图"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简要讲解理论部分的内容,完成理论讲解后,在黑板或电子板上画出一些常用的立体图形,如圆桌、沙漏、水杯、长盒子等,然后将任务分成小组,每组进行图形协作研究和教学,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学习知识,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给予指导和跟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表达自己的知识。经过学生的合作,教师应积极与学生沟通,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成就和经验教训。在代表学生发言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并通过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向其他学生寻求帮助,确保学习成功,提高学习质量。

(三)锻炼数学思维,强化小组合作学习

良好的数学思维引导,是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小组合作效率的关键举措,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锻炼,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法激励初中生大胆发散自身的思维,完成对知识点多维度、多层次、多方位地学习探究。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细致全面地思考,并且鼓励小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相应的难题,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发展初中生的思维,避免初中生出现思维固化的现象。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强化数学思维训练,让初中生在小组探讨交流学习过程中大胆质疑,并且让小组成员从不同角度去探讨解决问题,引导初中生解决问题、验证问题,查阅资料完成对相关知识点更加体系化、高效化、精细化地学习,消除学习困惑,并且验证自身的猜想。教师在该环节需要做好教学辅导的角色形象,并且为每一位小组成员分配特定的探讨学习任务。

(四)布置恰当任务,组织学生合作实践

实践作为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也是良好的锻炼机会,能让学生运用能力得到强化,教师应更加重视。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若想落实好实践,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布置恰当任务,组织初中生进行小组合作实践。在这过程中,初中生会积极交流、探讨与分享,在全员思路汇集下,通过合作探究共同完成任务。既能让初中生运用与掌握好数学知识,还能提高其多项能力,让初中生可实现学习进步与全面发展。

数学是初中教育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影响比较深远的,目前的教学方式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是不符合学生发展和学习的要求的,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不断地革新教学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从而推动初中数学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海平.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J].现代中学生(初中版),2020(22):5-6.

[2]骆雄军.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初探[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2):154+156.

  • 【发布时间】2022/9/15 23:28:39
  • 【点击频次】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