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导入方法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生物课主要研究生物起源、人体构造等内容,对高中生正确认识生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现阶段,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生物课程教学质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无法提高学生生物成绩,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中使用导入方法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对高中生物课堂导入方法展开探究,以期为各位同行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导入方法;实施策略
众所周知,生物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且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生物教师为了快速提高学生成绩,在授课过程中还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等古老的教学方法,使得生物课堂教学氛围下降,难以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对高中生物课堂使用导入方法的对策进行探究,以期为高中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生物课程学习质量。
一、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实验情境
生活中孕含着很多生物知识。对生物知识的发现与运用,使得生物学与人的生活结合紧密。因此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可以先从联系生活实际的生物实验情境出发,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导入新课。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到生物学习的现实意义,认识到生物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例如,讲授人体内环境等有关的知识,就可以从实际问题导入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用手摸一摸自己较大血管、淋巴管的位置,提出问题:血管里面的液体,淋巴里面的液体,还有许多其他的在体内的液体我们可统称为体液。因为贴近现实,把书本上抽象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学生感兴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学生迫切想知道原因,形成一个探索问题的情境。从而有效地导入新课,并可以了解生活中的生物学原理。
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实验情境,要把握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尽可能选择身边的事例,学生越熟悉,就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二是在实验情境中提出的问题不能过难或过易,过难会使学生望而却步,过易则缺乏探究性;三是在解答实验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时,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应与目前的中学生物知识结构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相适应。
二、直观生动、“物”“影”导入
在讲授生物新课时,如果能灵活地采用直观教学手段,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使学生对所学课堂内容印象深刻。【案例】在讲授《DNA的分子结构》时,通过展示和介绍DNA模型,一开始就能给学生一个富有吸引力的直观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学习兴趣,从而引起学生认真思考,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导入新课。学生对直观教具非常感兴趣,一个模型、一个挂图、一张投影片都能引起学生的惊叹,对标本、实物更是情有独钟。又如,观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视频模拟动画,可以把学生轻松引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相关内容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对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使教学活动充满了魅力。
三、通过比较分析导入
一是图片的比较,如基因突变实例“正常红细胞和镰刀型红细胞”比较,染色体数目的变异采用“染色体数目加倍后的草莓和野生状态下的草莓”比较。二是列表比较,如讲基因文库时列表比较基因组文库与CDNA文库的异同等。新课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如复习、提问、讨论、游戏、作业等导入,无论哪种导入都应根据课题内容需要来运用。
四、历史故事导入
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典型故事,引入课题。案例1:必修1第5章第2 细胞中的能量通货-ATP 一节,可以引入“车胤囊萤”的故事:相传,我国晋朝时有个青年叫车胤,他酷爱学习,但由于家贫买不起蜡烛,不能读书,于是就捉了很多萤火虫,装在薄薄的布袋子里。四五十只萤火虫发出的光真能抵得上一支点燃的蜡烛呢!他就借着萤火虫的光刻苦学习,后来成为一位有大学问的人。让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发光的物体例如电灯,荧光棒,讲述它们的发光原理:电灯是电能转化为光能,荧光棒是过氧化物和酯类化合物发生反应,将反应后的能量传递给荧光染料,再由染料发出荧光。总结出萤火虫发光需要能量。让学生思考生物体内主要能源物质、主要储能物质、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的物质分别是什么?学生答:糖类、脂肪、ATP,这样就可以导入ATP了。
五、教学试验操作导入
部分高中生物知识具有一定抽象性,使得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吃力”的情况,造成高中生学习兴趣无法提升。针对此种情况,高中生物教师要想保证教学质量,就需要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导入实验操作课,让高中生对所学的生物知识亲自动手实验,通过实验了解生物知识点,掌握学习重点,提高学习质量。例如,高中生物教师在讲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节课程时,就需要在课堂上导入生物实验,组织学生开展渗透作用的经典实验,让高中生在实验过程中准确了解细胞为什么会发生渗透作用,细胞渗透作用的要素等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节课程的学习质量,实现高中生物课程的高质量教学目标。
六、通过“资料分析”导入
如高中生物“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就是通过资料分析导入的。通过资料中图形曲线的分析来找出艾滋病死因与免疫系统受损之间的关联。通过资料“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的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到现今器官移植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资料分析,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和社会责任感。
总而言之,高中生物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高中生的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此种情况,生物教师要想保证教学质量,就需要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导入教学法,针对每位高中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展开教学,在课堂上导入悬念、导入生活等,从而保证每位高中生都能对所学的生物知识充分吸收,学以致用,实现高中生物课程的高效率教学。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导入方法;实施策略
众所周知,生物课程本身具有一定的枯燥性,且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生物教师为了快速提高学生成绩,在授课过程中还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等古老的教学方法,使得生物课堂教学氛围下降,难以激发高中生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对高中生物课堂使用导入方法的对策进行探究,以期为高中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生物课程学习质量。
一、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实验情境
生活中孕含着很多生物知识。对生物知识的发现与运用,使得生物学与人的生活结合紧密。因此在讲授新课时,教师可以先从联系生活实际的生物实验情境出发,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导入新课。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到生物学习的现实意义,认识到生物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例如,讲授人体内环境等有关的知识,就可以从实际问题导入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用手摸一摸自己较大血管、淋巴管的位置,提出问题:血管里面的液体,淋巴里面的液体,还有许多其他的在体内的液体我们可统称为体液。因为贴近现实,把书本上抽象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学生感兴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学生迫切想知道原因,形成一个探索问题的情境。从而有效地导入新课,并可以了解生活中的生物学原理。
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实验情境,要把握以下三个原则:一是尽可能选择身边的事例,学生越熟悉,就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二是在实验情境中提出的问题不能过难或过易,过难会使学生望而却步,过易则缺乏探究性;三是在解答实验情境中产生的问题时,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应与目前的中学生物知识结构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相适应。
二、直观生动、“物”“影”导入
在讲授生物新课时,如果能灵活地采用直观教学手段,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使学生对所学课堂内容印象深刻。【案例】在讲授《DNA的分子结构》时,通过展示和介绍DNA模型,一开始就能给学生一个富有吸引力的直观印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学习兴趣,从而引起学生认真思考,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导入新课。学生对直观教具非常感兴趣,一个模型、一个挂图、一张投影片都能引起学生的惊叹,对标本、实物更是情有独钟。又如,观看“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视频模拟动画,可以把学生轻松引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相关内容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对微观事物进行模拟,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使教学活动充满了魅力。
三、通过比较分析导入
一是图片的比较,如基因突变实例“正常红细胞和镰刀型红细胞”比较,染色体数目的变异采用“染色体数目加倍后的草莓和野生状态下的草莓”比较。二是列表比较,如讲基因文库时列表比较基因组文库与CDNA文库的异同等。新课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如复习、提问、讨论、游戏、作业等导入,无论哪种导入都应根据课题内容需要来运用。
四、历史故事导入
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典型故事,引入课题。案例1:必修1第5章第2 细胞中的能量通货-ATP 一节,可以引入“车胤囊萤”的故事:相传,我国晋朝时有个青年叫车胤,他酷爱学习,但由于家贫买不起蜡烛,不能读书,于是就捉了很多萤火虫,装在薄薄的布袋子里。四五十只萤火虫发出的光真能抵得上一支点燃的蜡烛呢!他就借着萤火虫的光刻苦学习,后来成为一位有大学问的人。让学生联想日常生活中发光的物体例如电灯,荧光棒,讲述它们的发光原理:电灯是电能转化为光能,荧光棒是过氧化物和酯类化合物发生反应,将反应后的能量传递给荧光染料,再由染料发出荧光。总结出萤火虫发光需要能量。让学生思考生物体内主要能源物质、主要储能物质、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的物质分别是什么?学生答:糖类、脂肪、ATP,这样就可以导入ATP了。
五、教学试验操作导入
部分高中生物知识具有一定抽象性,使得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吃力”的情况,造成高中生学习兴趣无法提升。针对此种情况,高中生物教师要想保证教学质量,就需要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导入实验操作课,让高中生对所学的生物知识亲自动手实验,通过实验了解生物知识点,掌握学习重点,提高学习质量。例如,高中生物教师在讲解《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节课程时,就需要在课堂上导入生物实验,组织学生开展渗透作用的经典实验,让高中生在实验过程中准确了解细胞为什么会发生渗透作用,细胞渗透作用的要素等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节课程的学习质量,实现高中生物课程的高质量教学目标。
六、通过“资料分析”导入
如高中生物“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就是通过资料分析导入的。通过资料中图形曲线的分析来找出艾滋病死因与免疫系统受损之间的关联。通过资料“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的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到现今器官移植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资料分析,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和社会责任感。
总而言之,高中生物课程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高中生的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此种情况,生物教师要想保证教学质量,就需要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导入教学法,针对每位高中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展开教学,在课堂上导入悬念、导入生活等,从而保证每位高中生都能对所学的生物知识充分吸收,学以致用,实现高中生物课程的高效率教学。
- 【发布时间】2022/10/1 12:17:41
- 【点击频次】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