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有效的语文教学可以这样来实施

 

【作者】 王 凤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飞龙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有效的语文教学我们可以从创设导入趣味情境开始,在经历合作探究学习之上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再通过鼓励学生去设计制作单元测试题目,就可起到很好地促进知识整理和复习的效果了。
  关键词:语文教学;有效;实施
  随着2022版语文新课标的问世,人们探究语文有效教学实施的决心也就在其指引下更足了,明确的实施方向让我们一线教师在探索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学路径上更加坚定了信心。“五育合一”为我们扬起改革之帆搭建了平台,而这新课标又为我们有效教学导起了航。为了更好地落实双减提效提质要求,我在语文教改探索中发现了这样一条可使我们语文教学育人更有效果的实践之路。下面,我谈谈其实施。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导入趣味情境
  教学的成功离不开新颖别致有趣的导入。而抓住学生心的远不是一两句导入语就可实现的,要让学生持续投入有专注力就必须连续刺激学生感官。信息技术物化代表的智能教学一体机在促进学生进入“愤悱”状态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比教师富有激情驱动的导入语更能促进学生心往一处想,积极投入到师生互动中来。长期以来,许多语文老师都在尝试着用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创造一个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语文的整个学习中都能在感受一种积极的情绪的基础上持续专注学语文。这几年探索让我深切感受到利用信息技术导入语文新课教学的激趣作用是多么的强烈和有效。而且这一运用既顺应新课标要求又符合信息化时代的强烈倡导,有利于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既获趣的培养又拓展语文视野,丰富的课堂信息又促使学生语文思考更多元,更有综合性。而且,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文文本的认识,还能激发他们的情绪增强他们“我要学”欲望,产生探索动力,从而使他们获得知识与愉悦的双重收获,使课堂的教学质量得到最大限度地提高。这是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导入新颖有趣情境实施才具有的优势。当然,有效教学还可能在化解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情感道德方面进一步使用来助教,在提升语文应用和方法应用的实践让学生增强语文能力。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部好的教育视频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好学情感,这种积极的影响远远大于繁琐的分析,大于你讲我听的“满堂灌”效果。
  二、积极开展合作探究学习
  合作探究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既有助于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又利于发展他们学习能力。在全面践行“优学”的新课改中我们要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尽可能地使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在语文殿堂中遨游。要实现这种效果作为执教者就应搭建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在任务驱动的策略实施中开展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去解决语文问题,去打开思考谜团,从而在感悟、揣摩、理解的语文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和能力。例如,在教学《智子疑邻》这篇课文中我们就可组织学生在问题驱动下去探索其人物心理,去探索寓言寓意,通过三次自读课文让学生合作探究“富人为什么会对儿子和邻人之父有不同的态度”这个重要问题,把这个问题解开学生也就达到了理解寓意的效果了。当然,仅让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还不能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正确的做法还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懂得从哪儿下手突破更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如在《智子疑邻》中我是要求学生抓住“必”“亦”“果”“甚”“疑”五个重要词汇去体会情感,从文本行间去探索富有情绪的变化。这样教学就更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作为一线教师,在全面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课堂中我们不能过多地占用课堂时间,要淡化分析让学生拥有更多空间去接触文本,去朗读去感悟去揣摩去模仿,这样才能真正发展语文能力,提升实践素养。
  三、鼓励学生去设计制作单元测试题目
  这是促进学生去整理复习所学内容的良好方法,而且更利于学生深层思考知识间的逻辑联系,更利于发展语文创新能力。在单元教学完后我们就要组织学生去制作单元测试题目,鼓励他们把本单元的重点知识以题目的方式制作成测试题目,以供同桌使用或小组使用。当然,先要让学生阅读我们测试用过的试卷,让学生读一读找出语文试卷题目应从哪些方面去设计,有哪些题目类型,阅读题目应从哪些方面去思考等。有了这样读题才能模仿试卷题目设计方法,知道从哪儿入手。在单元学习完后我们就可以让同学自己写题目,阅读题目,然后再进行同桌交换做题目,这个实践历程不论是设计还是解答都有利于学生把所学语言知识系统地组织起来,从而有助于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的深化;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多元思考、全面的分析与应用等方面的发展。在题目设计中因为他们是按照自己的知识去寻找、设计、编写题目的,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在同桌间也会互相探讨、方法推荐分享,会思考,会分析,会综合,会比较。总结、搜集、运用所学的内容,对所学的知识自然而然地巩固和强化,记忆更加深入,对所学的理解更加有印象,而且在理解力增强的基础上还会让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强烈,有更多体验学习快乐的经历。这样的学习不仅可以促进他们创造力的发展,还可以起到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实践的良好习惯的形成。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出题,比如题目的格式,题目的数量、类型,基本问题与综合问题的占比等。经过长期训练,学生试卷设计制作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他们语文素养也会有明显的提升。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的语文教学可以这样来实施。作为执教者要积极将新课改中探索到的成果应用到课堂上来,让学生真正以主体身份投入到双边活动中来,从而与教师共同探索高效课堂、探索语文素养发展路径,从而实现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玉真,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课外语文,2019年。
  [2]郑夏梅,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有效方法探究[J].教育前沿,2020年。
  • 【发布时间】2022/11/20 2:43:15
  • 【点击频次】95